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第一次模拟考试精选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第一次模拟考试精选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梦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接线柱接线牢固).(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开关闭合前滑片滑到_____处.(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____(填“a”“b”“e”或“d”).(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测得几组数据如表.实验序号123电压U/V 1.5 2.1 2.8电流I/A 1.100.14电阻R/Ω15.015.0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第3次实验后,算出的电阻值是_____,待测电阻值为_____Ω.(4)实验结束后老师组织大家做延伸实验,他把A组的电流表给了B组,把B组的电压表给了A组,让A、B组利用现有器材完成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如果你在其中一个组,请把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图丙的虚线框内.【答案】断开电阻最大 d 0.18 15.6Ω 15.2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1)连接电路时,为了防止电路元件损坏,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阻值处;(2)由实物图知,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应该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所以错误的是导线d,下端应该连接定值电阻左端的接线柱.(3)如图乙,电流表接在0~0.6A量程上,所以示数为0.18A,此时电压为2.8V,根据欧姆定律可算出此时的电阻为2.815.60.18R=≈Ω,将三次测量数据取平均值可知待测电阻阻值约为15.2Ω;(4) 根据题意可知,A组有两个电压表,B组有两个电流表;要测量电阻R x,要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设计电路A组上图B组下图,则其设计如图:【点睛】伏安法测电阻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实验更具普遍性.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在最后一问的设计中,可以以R为纽带,找到电源电压的表达式.2.方方做了“研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后,欲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

现有电压为9V的电源、规格为“6V 3.6W”的小灯泡、规格为“2A 10Ω”的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

方方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较大,无法探究电压更小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方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继续实验。

(1)当使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2)方方根据电路图乙,连接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

老师说少连了一根导线,请你帮她在图中添上这根导线______;(3)方方按图乙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采集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曲线图,如图丁所示。

①AB段是直线,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电压较小时,______;②BC段明显发生弯曲,是因为______。

【答案】0.5A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灯丝的电阻变大 【解析】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UI R=,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图乙确定图丙的连接。

(3)根据灯丝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详解】(1)[1]由图甲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 滑=U -U 灯=9V-4V=5V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5V0.5A 10ΩU I R ===滑滑 (2)[2]由图乙知,滑动变阻器的左半部分与灯泡并联,所以连接如图所示:(3)①[3]由图象知,AB 段是一段直的线段,可知,在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4]BC 段出现弯曲,是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压较高时,灯丝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因此灯丝的电阻也会增大,从而造成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现象。

【点睛】本题主要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考查了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实验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很具有实用性。

3.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保持不变)、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

他正确串联电路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将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小华观察数据思考后重新连接了电压表,将新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小华通过数据处理求出了待测电阻的阻值,完成实验。

表一表二①获得表一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小华将电压表并联在______的两端; ②实验中小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伏;③根据表一中实验序号1的数据,计算此次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欧;(精确到0.1欧)④根据实验数据, 计算并判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能否为“10欧 2安”。

______(需写出计算过程)【答案】滑动变阻器 4.5 10.6 不能;由实验序号1中数据可得,2.6V14.4 Ω10 Ω 0.18 AU R I ===>滑滑滑 因此,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不能为“10欧 2安"。

【解析】 【分析】【详解】[1]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电流变大时,根据U IR =可知,待测电阻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分压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根据表一中数据可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

[2]由实验序号3可算出待测电阻为333 2.2V =11Ω0.2A U R I ==测 由实验序号2可算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222 2.3V =11.5Ω0.2AU R I ==滑 此时电路总电阻为3211Ω11.5Ω22.5ΩR R R =+=+=测滑总根据欧姆定律U IR =可得电源电压约为20.2A 22.5Ω 4.5V U I R ==⨯=总[3]电源电压为4.5V ,滑动变阻器电压为2.6V ,因此待测电阻电压为=4.5V 2.6V=1.9V U U U =--测滑总待测电阻为1.9V10.6Ω0.18 AU R I ==≈测测测 [4]由实验序号1中数据可得2.6V 14.4 Ω>10 Ω0.18 AU R I ===滑滑滑因此,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不能为“10欧 2安"。

4.小华找到了一张测定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他与同组同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1)把油量信息转化为电信息,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装置中,信息转化的关键环节为:油量变化→杠杆绕O 点转动→电路的______变化→电流变化;(2)若圆弧形电阻丝最大阻值为100Ω,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恒压电源E 1(电压3V)和E 2(电压18V);电流表A 1(量程0~0.6A)和A 2(量程0~0.1A);定值电阻R 1=5Ω、R 2=30Ω和R 3=100Ω。

为了节约能源,并且实现油量最大时,电流表示数最大,器材选择的最佳组合为______; A .E 2、A 2、R 3B .E 1、A 2、R 2C .E 1、A 2、R 1D .E 2、A 1、R 3(3)合理选择器材后,他们通过测量,得到了下表所示的结果(其中V 是油箱的容积,I g 是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依据测量结果,可以将电流表的刻度改为油量体积。

分析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2时,电流表示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 512I ; (4)关于探究过程的反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 .调整圆弧形电阻丝的位置,要让圆心在O 点 B .为保证安全和方便,测量时用水来灌装油箱 C .为节约空间,应该使电路元件尽量靠近油箱 D .该装置还存在一些缺陷,应继续探究并改进 【答案】总电阻 B 小于 C 【解析】 【分析】 【详解】(1)[1]杠杆绕O 点转动,电阻值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电路总电阻变化,电流变化。

(2)[2]为了节约能源,需要电压较小的,电流较小,则选择电源E 1和电流表A 2,当油量最大时,电流表示数最大,圆弧形电阻丝接入电路阻值为0,则需要定值电阻为3V 300.1AU R I ===Ω 综上,故选B 。

(3)[3]如果液体体积和电流表示数成正比,则当液体体积为V2时,电流表示数等于g 512I ,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可知,电流减小的变化量越来越小,所以当液体体积为V2时,电流表示数小于g 512I 。

(4)[4] A .让圆心在O 点,则两边力臂大小相同,变化量相同,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水不可燃,容易获取,测量时用水来灌装油箱,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电路元件会由于电流热效应,温度较高,油是可燃物,电路元件尽量靠近油箱容易燃烧,故C 错误,不符合题意;D .当油量最小时,电阻丝接入电路最大,电流最小,但是电流表示数不为0,所以需要对电流表的示数最小位置进行标记为油量为0,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5.电流表的内阻很小,通常情况下可忽略不计,小明探究电流表的电阻值时,如图甲所示,他先将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源电压6V (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他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测得电流却是0.29A 。

(1)电流表的内阻为_________Ω.电流表接入电路后,R 两端的电压变化了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字)(2)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_。

【答案】0.69 0.20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UI R=得,接入电流表后,电路的总电阻: 6V 600Ω0.29A 29U R I 总===,则电流表的内阻为:600Ω20Ω0.69Ω29A R R R --≈总==; 第二空.此时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0.29A 20Ω 5.8V R U I R ==⨯=,则R 两端的电压变化了:△U=U-U R =6V-5.8V=0.20V 。

第三空.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电流表内部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即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6.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导线,将图乙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R x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R x=______Ω.(5)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不能够得出定值电阻R x阻值的电路是______.【答案】见解析所示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4 B【解析】【分析】【详解】第一空.由甲图可知电流表与电阻R x串联,由图丙可知电路最大电流为0.6A,因此应选择0~0.6A量程接线柱连接,则实物图如下:;第二空.闭合开关前为保证电路用电器安全应将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端;第三空.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电压表与电源串联,有示数说明a、b之间无故障;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说明a、c段被断路,b、c之间,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不是a、c段断路,因此,故障出现在b、c之间的滑动变阻器上,即滑动变阻器断路;第四空.由图丙可知电压为2V 时,电流为0.5A ,则R x 阻值为:2V =4Ω0.5Ax U R I == ; 第五空.由欧姆定律UR I=知要得到R x 阻值需要知道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A 图R 与R x 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由电流表示数乘以R 阻值,即可得R 两端电压,由串联分压可得,电源电压减R 两端电压,即可得R x 两端电压,R x 两端电压除以电路电流即可得R x 阻值;B 图R 与R x 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R 支路电流,由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等于总电压可得R x 两端电压,但不知道电流,因此不可得R x 阻值;C 图R 与R x 并联,电流表分测R 支路电流和干路电流,由并联分流可知用干路电流减R 支路电流可得R x 支路电流,用R 支路电流乘以R 电阻,即可得R 支路电压,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等于总电压,所以R x 支路电压等于R 支路电压,即可得R x 阻值;D 图滑动变阻器与R x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将变阻器滑片移动到任意位置此时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1,电流表示数为I 1,由串联分压可知:x 1R U U U +=即1x 1I R U U += ①改变变阻器滑片位置,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 2,电流表示数为I 2,由串联分压可知:x'2R U U U +=即2x 2I R U U +=②联立①②两式,即可得R x 阻值.7.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干电池,标有“15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1)小明连接了下面的电路,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有误,请将连接错误的导线打“×”并画出正确连线. (___)(2)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_____(选填a”或“b”)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定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示数为_____A.(3)接下来断开开关,取下5Ω的定值电阻,分别把它换成10Ω、2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123电阻R/Ω51020电流I/A0.20.1(4)由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5)小明想用一块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测未知电阻R x的阻值,于是他和同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闭合S、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②闭合S、断开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③求未知电阻R x的表达式为:R x=_____.(用R0、I、I1表示)【答案】(1)(2)b;0.4;(3)电压表;(4)反比;(5)③()111I I RI-【解析】【分析】(1)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且正进负出;(2)为保护电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大;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计读数;(3)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电压表示数;连接电路过程中,应该断开开关,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4)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5)在没有电压表时,使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根据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的示数计算出电压,然后根据公式URI=计算出其电阻.【详解】(1)如图的电路中,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是错误的,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即电压表的中间接线柱应连接到定值电阻的左端,如图:(2)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根据保户电路的原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b 端,即阻值最大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定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由电路图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指针在第二大格处,所以示数为0.4A .(3)接下来断开开关,取下5Ω的定值电阻,分别把它换成10Ω、2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因为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4)由数据可知,每一次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都相等,即0.4A 5Ω0.2A 10Ω0.1A 20Ω⨯=⨯=⨯;所以可得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①闭合S 、S 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由图知,此电流为干路电流,即干路电流为I ; ②闭合S 、断开S 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即未知电阻的电流为I 1;根据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知,R 0的电流为:1I I -;则电源电压为:()0010U I R I I R ==-;③根据U R I=得未知电阻的表达式为: ()101X X I I R U R I I -== 【点睛】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即分别控制电阻不变和电压不变,据此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调整方向;在没有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时,关键得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的特点设计并联电路.8.小军利用如图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