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试方案模板

测试方案模板

No:G1*******测试方案样品名称生产单位委托单位测试类型报告日期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版本修订记录文档使用对象审批人员目录1.文档标识 (3)2.概要 (3)2.1文档用途 (3)2.2测试目的 (3)2.3测试范围 (3)2.3.1用户文档 (4)2.4测试环境描述 (5)2.5参考资料 (6)2.5.1缩写 (6)2.5.2定义 (6)2.5.3文档 (6)3.组织机构 (7)3.1角色与职责 (7)3.2培训 (7)3.2.1与应用相关的方面 (7)3.2.2测试过程培训 (7)3.2.3工具培训 (7)4. 测试进度 (8)5.测试流程 (8)5.1测试类型 (8)5.2测试方法 (9)5.3测试关键过程域 (9)5.3.1测试计划制订(KPA1) (10)5.3.2测试用例开发(KPA2) (10)5.3.3测试环境准备(KPA3) (11)5.3.4测试执行(KPA4) (11)5.3.5测试结果分析(KPA5) (11)5.3.6进行情况汇报(KPA6) (12)5.4验收标准 (12)6. 可交付成果 (13)7. 相关过程 (13)7.1缺陷管理 (13)8. 假设 (14)9. 约束 (14)10. 依赖 (14)11. 风险和问题 (14)No:G1*******第 3 页共 14页1.文档标识本文档包含针对[生产单位]开发的[待测试产品名称 V1.0]的全面的测试方案。

2.概要2.1文档用途本文档是完成[XXX]项目测试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档给出了对测试需求、测试环境、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的总体要求, 这也是本测试项目中其他文档编写及结果评价的基础。

2.2测试目的在此说明本次测试的目的。

[示例:本次测试是针对[xxx]项目进行的确认/鉴定/验收/委托/登记测试,目的是为判定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与性能指标提供客观的依据。

]2.3测试范围参照[项目名称]合同和需求文档,在此说明测试范围,列出要测试种类和测试内容。

No:G1*******第 4 页共 14页[示例:本次测试为软件确认测试,包括软件的用户文档、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易用性、可移植性、效率及中文特性八个方面。

2.3.1用户文档用户文档测试重点包括: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易理解程度和易浏览程度。

1)完整性➢使用手册;➢产品描述中说明的所有功能;➢用户可调用的所有功能描述;➢说明产品的描述中给出的所有边界值;➢安装手册;➢程序维护手册。

2)正确性➢文档中所有信息应正确,不能有歧义和错误的描述。

3)一致性➢文档自身、文档之间或者文档与产品描述之间,不应相互矛盾,且术语一致。

No:G1*******第 5 页共 14页➢文档对正常使用其产品的一般用户应是容易理解的。

5)易浏览程度➢用户文档易于浏览,相互关系明确;➢用户文档应有目录表和索引表。

]2.4测试环境描述针对被测试应用程序的测试环境和配置信息,在此给出一个概要说明。

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No:G1*******第 6 页共 14页2.5参考资料2.5.1缩写在此列写本测试项目所使用的缩略语。

2.5.2定义在此对本项目使用的术语进行定义。

[示例:测试类型定义:T-F:功能性测试T-E:效率测试T-R:可靠性测试T-S:安全性测试T-M:可维护性测试T-U:易用性测试T-P:可移植性测试T-C:标准符合性测试T-UD:用户文档评审T-CC:中文特性测试]2.5.3文档在此列出本项目引用的文档及资料。

No:G1*******第 7 页共 14页3.1角色与职责[项目名称]测试过程参与者的角色,职责及其应具备的技能如下:项目经理评审并批准项目计划及有关报告;组织并确保团队工作;控制项目执行;评估项目绩效;与有关人员进行沟通。

熟悉项目管理知识或有项目管理经验,能进行有效沟通。

测试组长项目计划编制;协调并实施项目计划中确定的活动;识别测试环境需求;负责设计测试用例;为其他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熟悉软件测试方法及其工具,具有一定的领导测试人员开展测试工作的能力。

测试人员执行测试活动;在项目计划制订阶段,识别项目活动估计每项活动所需的时间。

了解测试工作,可根据测试说明执行测试,并可对测试结果进行简单归纳,会使用缺陷跟踪与管理系统。

环境准备人员提供资源保障;建立并维护测试环境。

对测试环境中所涉及的软硬件及其配置熟悉,可迅速排除测试过程中出现的软硬件故障。

质量保证人员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制订并实施质量计划;监督、指导项目活动的执行过程。

熟悉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过程改进理念,了解被测软件的特性及应用场景。

3.2培训在此说明测试组为完成本测试项目所需的培训事宜,包括: 3.2.1与应用相关的方面3.2.2测试过程培训3.2.3工具培训No:G1*******第 8 页共 14页在此给出本测试项目的总体进度。

5.测试流程5.1测试类型在此规定本项目中将使用的测试类型及其描述。

No:G1*******第 9 页共 14页5.2测试方法在此规定本项目中将使用的测试方法。

[示例:功能测试主要采用手动测试方法,对软件产品进行黑盒测试。

效率测试主要采用自动测试方法,使用工具为QALoad 5.0、Application Expert。

]5.3测试关键过程域完成本项目测试的关键过程域(KPA)包括:➢测试计划制订;➢测试用例开发;No:G1*******第 10 页共 14页➢测试执行;➢测试结果分析;➢测试情况汇报。

5.3.1测试计划制订(KPA1)在此规定本项目的测试计划制订的步骤。

[示例:➢根据[项目名称]的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确定测试的具体内容;➢对测试内容进行评审并制订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识别不同的测试过程以及测试条件,针对每个测试过程规定测试数据的数量并对其特征进行规定,即对测试用例进行描述;➢识别项目活动,定义输出成果,估算每项活动所需的时间;➢识别项目风险,并确定应对策略;➢综合有关内容,确定阶段目标,并形成测试计划;➢对测试计划进行评审、修改,直至测试计划获得批准;➢将测试计划分发给有关人员。

]5.3.2测试用例开发(KPA2)在此规定将如何进行测试用例开发。

[示例:➢根据测试计划中测试决策树的规定,按测试意图对每一个测试点分别设计在不同情况下的测试动作、输入和预期的反映;➢形成测试用例列表;➢对测试用例列表的覆盖度进行检查,完善后形成测试用例;➢对于自动测试,还需根据手工测试用例修改成自动测试用例。

]No:G1*******第 11 页共 14页在此规定为确保测试执行得以顺利进行所需的任何有关测试环境方面的准备活动。

[示例:➢准备硬件设备;➢安装软件;➢配置网络环境。

]5.3.4测试执行(KPA4)在此规定测试执行活动。

这些活动将使用根据测试计划制作的测试用例。

[示例:➢根据测试计划中有关测试环境的内容,检查测试环境(包括硬件及软件),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要求;➢对于测试用例的描述信息,按测试意图为每一个测试用例设计其操作流程中重要环节的动作、输入数据和预期的反映(注:此流程可不必详细到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但应确保测试执行人员可以据此信息顺利执行,而不必询问测试用例的开发人员);➢执行测试活动,并记录所使用的机器及执行日期,对于每个测试用例还应记录关键操作步骤、输入数据以及任何与测试人员预期结果不符的系统响应;➢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完毕后,视具体情况对系统进行备份或根据备份数据对系统进行恢复。

]5.3.5测试结果分析(KPA5)在此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将这些结果与验收标准(在测试计划中事先设No:G1*******第 12 页共 14页[在本项目中,测试工作应遵循如下主要步骤:➢对记录的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存在问题的数据,分析判断产生问题的原因;➢由于测试用例开发过程不合理产生的原因,提出测试用例开发过程修订建议,并记录相关数据;➢由于测试执行方面的原因,提出测试用例开发过程修订建议,并记录相关数据;➢由于被测软件的原因,将此情况记录在缺陷跟踪及管理系统中;(该过程域是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软件有问题属于记录缺陷而不是分析缺陷)➢根据测试结果数据计算各种度量值;➢对各种度量值进行说明,给出明确的结果分析意见及有关建议。

]5.3.6进行情况汇报(KPA6)在此规定测试组通过什么形式将测试情况汇报给管理层、应用开发组以及用户。

在该报告中,测试组将给出测试结论及建议。

[示例:每周五给应用开发组反馈一周测试情况和缺陷报告,给管理者提交测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5.4验收标准在此规定用于确定测试任务是否完成的验收标准。

[示例一:测试用例执行率要达到100%,测试用例的通过率要达到80%。

] [示例二: 测试用例的覆盖率达到用户提出的主要功能点的百分率。

][示例三:测试用例执行率要达到100%,再提供一次回归测试。

]No:G1*******第 13 页共 14页在此规定本测试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示例: 测试方案、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缺陷报告。

]7. 相关过程7.1缺陷管理在此规定本测试项目将使用的缺陷跟踪及管理工具,并对在项目完成时所应提交的图表化的报告进行概要说明。

[示例:依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对产品进行测试,将发现的缺陷,包括功能、效率、界面,按照用例中的测试号分别记录,保证各类缺陷记录的维护、分配和修改。

使用Butterfly管理工具对缺陷进行跟踪和管理,项目完成时所提交的报告包括如下内容:➢缺陷ID;➢项目名称;➢样品版本;➢测试平台;➢操作系统;➢功能模块名;➢缺陷优先级;➢可重现性;➢提交人;➢确认人;➢缺陷问题摘要;➢缺陷详细描述。

]No:G1*******第 14 页共 14页在此记录与本测试项目相关的任何假设。

[示例:➢本测试开始前,系统已通过开发单位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9. 约束在此记录与本测试项目相关的任何约束。

[示例:被测样品必须遵循xxx行业的规范标准。

]10. 依赖在此记录与本测试项目相关的任何外部依赖(即,在测试组之外的)。

[示例:➢正式测试开始前需获得被测产品的使用手册;➢必要的测试环境及软件应用的基本培训;➢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得到开发单位的技术支持。

]11. 风险和问题在此记录任何与本测试项目相关的风险和问题。

[例如:风险和问题包括以下几条:➢开发单位是否按时完成既定工作;➢测试计划、测试流程、测试进度的制订不够合理、规范。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其可操作性不强;➢测试所需的资源是否到位。

如:是否有足够的测试组人员,测试人员的培训是否按时进行,并且测试人员的技能是否达到了要求。

测试所需的软、硬件和操作系统等测试环境是否准备完毕;No:G1*******第 15 页共 14页➢项目参加人员对于所使用的测试工具及其系统不熟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测试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