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1课时光的折射(1)【基础巩固】1.小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她的想法中错误的是 ( )A.光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线进入水中后,仍按直线传播C.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关于水面对称的D.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可能靠近法线2.下图中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射入_______中的.3.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0°时,折射角_______.4.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为_______,分界面_______侧是玻璃.5.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如图,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拓展提优】1.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MM'处发生折射,如图所示,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面是空气,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2.一束与水面成6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 )A.小于60° B.大于60° C.大于30° D.小于30°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A.逐渐变小 B.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C.不变 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4.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B.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C.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可能等于90°D.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可能等于0°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6.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B.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D.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7.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在长方形玻璃水槽底部放一块(比槽底略小、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然后向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再向水槽底部的镜面上均匀地撒一层砂糖,不搅动,让水槽平静地放置几个小时,待砂糖慢慢地全部溶解,这时用玩具激光器L在水槽侧壁靠近底部的O处(如图所示).向糖液中发射一束激光,可以观察到激光束在糖液中的传播路径好似乒乓球在水平桌面上弹跳着向前的运动轨迹.这个实验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示呢?(1)平静的水槽中的糖液,它的各部分的密度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 )A.各处都是均匀的B.由下往上,密度渐渐变小C.由下往上,密度渐渐变大D.从左到右,O、A、B、C是糖液密度变化的转折点(2)光在糖液中的弧形传播路径,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由于糖的作用,使槽底的平面镜对光有了吸引作用B.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总是向着密度大的方向偏折C.糖液是液体,槽底和平面镜是固体,光在传播时总是向着有固体的方向偏折D.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总是向着密度小的方向偏折(3)下列现象中,与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很类似的是 ( )A.在河岸上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B.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人就能观察到日出C.光透过三棱镜,向三棱镜底边偏折D.阳光透过浓密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出现圆形光斑8.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方向,注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第8题第9题第10题9.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0.如图,一束光射向左右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画出光从玻璃砖左表面射出的光线,并标出该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第5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基础巩固】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 )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当烛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烛焰所成的像 (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有可能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入光具座中进行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情景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承接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选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6.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1)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10 cm.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优】1.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A'B'是完整的,但亮度变暗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4.一种手电筒上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C.凸透镜的焦点处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5.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 cm,在透镜左侧10 cm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 cm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7.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8.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在下图中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