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学号: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文献综述题目仓储温湿度报警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班学号系(部)电气信息工程系指导教师(职称)蒋威(讲师)完成时间 2011年 3 月 1日仓储温湿度报警系统的设计综述摘要:为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仓库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并及时报警提示。
本文根据粮仓环境测试的特点,应用现代检测理论,对温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自动检测,并实现报警功能,首先介绍了粮仓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指出在控制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粮仓、单片机、监测、传感器目前,关于这类监测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多,下面是关于单片机自动监测的一些主要文献:文献[1] 这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精选了国内外最新流行的智能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一些有特色、功能很强的新型集成电路20多类100余种。
内容涉及仪用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隔离放大器,变送器,A/D、 D/A变换器, LED、LCD驱动器,看门狗定时器,UP电源监控器,数字电位器,闪烁存储器,实时时钟等器件。
所优选的每一种器件除阐述其基本功能、电路特点、性能参数和管脚说明之外,更突出器件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电路。
对智能仪器设计、数据采集、自动控制、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接口这部分设计具有很高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文献[2] 这本书是"单片机应用技术丛书"中专门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设计的一本著作。
书中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80C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实践经验,归纳出一整套应用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内容安排上,不仅有实现功能要求的应用程序设计步骤、子程序、监控程序及常用功能模块设计方法,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抗干扰设计和容错设计技术以及程序测试的正确思想方法。
附录中向读者提供了完整的系统程序设计样本和经过多年使用考验的定点运算子程序库与浮点运算子程序库的程序文本、注释及使用方法。
对于本次设计主要参考的是应用程序设计步骤、子程序、监控程序及常用功能模块设计方法这一部分的内容。
文献[3] 提出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构成和设计方法。
详细地阐述了应用系统的前向通道(传感器通道接口)、后向通道(伺服驱动、控制通道接口)、人机对话通道和相互通道(单片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的结构设计、电路配置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典型应用程序实例;介绍微机系统的干扰和抗干扰设计可以保证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文献[4]对疑难问题和疑难程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中实践教程,介绍了DVCC实验系统、SK和MBUG使用方法,选编了各类实验共13个,精心设计了两个模拟应有系统,可作为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项目来选用,并附有参考程序。
文献[5] 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分析了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外围电路及应用电路,讨论了传感器应用的共性技术与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
文献[6] 这篇期刊集中讨论了硬件电路及接口正确的"看门狗"应用电路在CPU发生程序跑飞后不能可靠翻转,从而造成系统"死机"的原因,系统介绍了如何从根本上避免"看门狗"电路非正常失效的(配套)程序设计原理、方法与技巧。
文献[7]这本书介绍了常用半导体传感器的基本应用电路,着重介绍了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执行部件、显示部件等的接口电路,这些接口电路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性能优良,实用性强。
文献[8]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主要讲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运算电路,精密放大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电压比较器,波形发生和变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模拟电子电路的读图。
文献[9]《电子元器件应用手册》是一种新型电子科技工具书,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这本书从浩如烟海的电子元器件中精选出29类上万种电子元器件, 以简明的方式,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它们的理论及实用知识, 提供了内容翔实的技术资料.着重知识性与实用技术资料相兼顾,书中介绍了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 具有实用性,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新颖, 实用信息量大,为读者拓宽电子元器件选择的范围有所帮助。
文献[10]现代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的新技术,以及应用原理与实践方法。
内容包括:通用MOS模拟集成电路,电流模式电路基础,模拟集成乘法器,电流传输器与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集成跨导运算放大器,有源滤波器,开关电容电路,开关电流电路等。
文献[1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本书主要介绍MCS-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的结构、汇编指令、中断、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单片机系统扩展、串行总线设计等。
最后一章以常见的典型消费类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一般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过程,并提供了部分源代码。
文献[12]微型计算机温室环境监控管理系统这是电子期刊,介绍的微型计算机温室环境监控管理系统采用了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以及微机技术实现温室管理自动化和科学化。
文献[13]计算机在现代温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在温室设施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以及温室设计中计算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献[14]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自行研制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测试,如温度、湿度、光照、营养液和二氧化碳等各个环境因子的技术,并明确了各环境参数的合理控制范围。
文献[15]单片机外围器件实用手册:该手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单片机输入通道中的各种器件,重点描述了每个器件的概况、主要性能、引脚图和引脚功能、功能框图、极限参数、推荐工作状态、典型应用、设计和使用中的注意问题等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A/D转换器件、其他物理量转换器件、输入通道辅助转换器件、集成输入通道转换器件,内嵌MCU的转换器件、输入通道中的应用技术及内嵌输入通道微控制器一览。
文献[16]本书系统阐述微机测控技术。
涉及面宽,包括:计算机控制理论,微机测控系统常用元器件(放大器、比较器、多路模拟开关、集成稳压器、光电耦合器、新型传感器、存储器、总线、显示器、键盘、A/D、D/A、可编程 I/O接口芯片、等)应用技术,硬件电路和接口技术,控制其法和程序设计。
并给出很多工程实例,包括硬件和软件,并加以分析。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写成的,有些内容是作者的科研成果。
本书中所用微机包括单片机8051和8098以及IBM-PC机及其兼容机,以8051和8098为主。
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的一些文献资料,发现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参数是粮食的温度和湿度,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关联的。
早期粮情监测主要采用温度计测量法,由于温度计精度、人工读数的人为因素等原因,温度检测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低,抽样不彻底,局部粮温过高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因局部粮食发霉变质引起大面积坏粮的情况时有发生。
采用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测量范围大、便于远距离测量。
缺点是价格贵,温度系数小,受到磁场影响大,在还原介质中易被玷污变脆。
而温度传感器AD590测温范围在-55℃~+150℃之间,而且精度高,和电压输出型相比,它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HOS-201湿敏传感器原是用于开关的传感器,不能在宽频带范围内检测湿度,因此,主要用于判断规定值以上或以下的湿度电平。
然而2Al 3O 型湿度传感器属于电容型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湿敏元件,它的传感功能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在吸湿后而引起介电常数的变化来完成的。
它具有线形度好、滞后性小、响应快以及能在较寒冷的环境中使用等优点,相对湿度在0---100%RH 范围内,误差小且反映时间短,精度是较高的。
因此若实现一种经济实用的粮库粮情温湿度智能检测系统,我选择采用AD590温度传感器以及2Al 3O 型湿度传感器对温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自动检测,并通过单片机实现整个监测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参考文献[1]杨振江等.智能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新器件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2]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8[3]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1[4]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5]刘笃仁、韩保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6] 周杏鹏.“看门狗”电路配套程序设计原理与技巧.电子技术应用,1996.8[7]何希才,刘洪梅.传感器应用接口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黄继昌等.电子元器件应用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10]王卫东.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11]倪云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12]何希才. 微型计算机温室环境监控管理系统.电子技术应用.1996[13]孙中富,陈青云等计算机在现代温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农业工程学报[14]李萍萍,毛罕平,王多辉等.智能温室综合环境因子控制技术效果及合理的环境参数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98[15]纪宗南.单片机外围器件使用手册.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16]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17]高玉良.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18]L. Zhong, M. F. Rahman, W. Y. Hu, K.W.Lim, M.A.Rahman. A Direct Torque Controller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1999, 14(3)[19]Amara, Y.; Vido, L. Gabsi, M.; Hoang, E.; Lecrivain, M.; Chabot, F., "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s: Energy Efficient Solution for Vehicle Propulsion,"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2006. VPPC '06. IEEE , vol., no., pp.1-6, 6-8 Sep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