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记录项目名称:某高速公路1标段项目7分部编号:施工单位: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段:1-1(五)、临时用电安全1、一切电气设备在不确定是否带电前均应视为有电。
2、电线断损后应立即使用绝缘胶带包裹,严禁违规使用透明胶带等。
3、配电箱应及时关闭上锁,非电工不得进行接电操作。
4、电工和用电人员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
5、如遇到人员触电或电气火灾的紧急情况,则允许就地、就近迅速切断电源后,方才迅速对触电人员进行施救。
6、施工现场下班停止工作时,必须将班后不用的配电装置分闸断电并上锁。
7、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设备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并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8、配电装置的漏电保护器应于每次使用时用试验按钮试跳一次,只有试跳正常后才可继续使用。
爬梯、盖梁操作平台防护及设置操作人员防护用品佩戴(六)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所有高处作业人员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
高处作业人员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须得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2)根据高空作业内容,有针对性的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警示。
3)高处作业前,由分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需要临时拆除或者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部经理签字审批,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a高处作业材料堆放要平稳,并防止坠落,使用工具需要具有防止坠落伤人的措施。
工具用完随手放入工具袋中,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b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应按照先搭后拆的原则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行将支撑,剪刀撑等拆除,必要时设置临时支撑。
c严禁上下立体交叉作业,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条件的应设安全防护层。
d高空作业,禁止向地面抛掷物品,以防砸伤下面过路行人。
e高空作业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和各种用于高处作业设施。
f高空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体上,严禁在一个物体上栓挂几根安全带,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七)门型钢管外脚手架安装安全技术交底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2. 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戴安全帽、穿工作鞋,高处作业要事故案例2010-06-04 16时,雅安市雨城区观化乡周沙村境内雅西高速公路施工工地发生一起模板掉落砸伤5人(其中3名伤者抢救无效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
梁场施工作业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1、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情况及人员安全权利义务2、路桥施工生产特点及近年安全生产形势3、项目概况及项目安全管理要求4、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5、岗位安全职责及人员安全操作规程6、常用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7、事故现场急救常识一、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情况及人员权利义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人员的劳动安全保障越来越重视,2002年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的专门法律《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随后国家、行业、地方等各级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陆续发布与实行,对于路桥施工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最有代表性法律规范中的两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布对于保障从业人员,尤其是我们一线作业人员的权利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下面,我就讲一下从业人员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请大家相互学习:1、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八大权利⑴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1.3正确佩戴方法:第一步将安全帽戴在头上第二步拧紧帽箍,将其固定第三步拉紧下颚带,调整锁紧卡至合适位置。
第四步佩戴完毕七、事故现场急救常识当伤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对骨折的伤员,应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㈠、伤员窒息急救措施1、开放气道——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
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如患者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转动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转动。
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
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至仰卧位。
躯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或床板上。
注意点:抢救者跪于患者肩颈侧,将患者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
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2、畅通呼吸道——仰头举颏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在畅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注意点: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
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
疑有颈椎损伤者,不能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
3、正压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翼下端)。
抢救开始后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缩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
一次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从鼻孔呼气,此时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
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
注意点:在做口对口呼吸前,应先查明口腔中有无血液、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这些液体,应先尽量清除。
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的织物或专用而罩。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
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
有脉博无呼吸者,每5秒吹气一口(10-12次/min)。
4、正压通气——口对鼻人工呼吸在某些患者口对鼻人工呼吸较口对口人工呼吸更为有效。
口对鼻人工呼吸主要用于不能经患者的口进行通气者。
一手按于前额,使患者头部后仰。
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颌,并使口部闭住。
作一深吸气,抢救者用上下唇包住患者鼻部,并吹气。
停止吹气,让患者被动呼气。
因有时患者在被动呼气时鼻腔闭塞,有时需间歇地放开患者的口部,或用拇指将患者的上下唇分开,以便于患者被动呼气。
5、人工循环——闭式按压术如伤员心脏停止跳动,应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挤压,以恢复其心跳,恢复血液循环。
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快速测定按压部位:1)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中间滑移。
2)在两侧肋弓支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
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
3)然后将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为按压区;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
4)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起法。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
1)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或放松时间稍长于按压时间。
3)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4)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按压频率100次/分。
按压深度成人患者4-5cm。
按压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
判断按压是否有效,如有两名抢救者,则一人按压有效时,另一人应能触及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注意事项: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如现场仅一人抢救,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抢救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终止,运送途中也不能终止抢救。
㈡、伤员外创伤急救措施当遇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行时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来不及抢救。
1、止血急救⑴指压止血法——头颈部出血颞浅动脉:拇指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加压。
面动脉:拇指压迫下颌角处。
颈动脉:在颈根部及气管外侧,拇指摸到搏动的颈动脉向内向后加压,压向第五颈椎横突。
⑵指压止血法——上肢出血锁骨下动脉:锁骨上窝处,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动处加压。
肱动脉: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拇指摸到搏动的肱动脉加压。
肘动脉:肘关节前,拇指摸到搏动的肘动脉处加压。
桡尺动脉:双手拇指分别压住腕关节前面的桡尺侧(桡侧即摸脉搏处)。
⑶指压止血法——下肢出血股动脉:髋关节稍屈曲、外展、外旋,双手拇指向后压搏动的股动脉。
腘动脉:在腘窝处,双手拇指摸住搏动的动脉,向下加压。
胫动脉:一手紧握踝关节,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压迫胫前、胫后动脉。
⑷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已消毒纱布垫、急救包,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清洁的布类、纱布折成比伤口稍大的敷料,覆盖伤口或填塞于伤口内。
再用绷带、三角巾、多头带作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目的即可。
⑸强屈关节止血法在肢体关节弯曲处加垫(纱布卷或棉垫卷),然后用力弯曲关节并用三角巾或绷带环形或8字形扎紧。
⑹止血带止血法在伤口近端,用绷带、带状布条或三角巾叠成带状,勒紧止血。
或用将橡皮止血带适度拉紧、拉长绕肢体2~3周,橡皮带末端紧压在橡皮带的另一端上。
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缠在伤口的近端。
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部。
与皮肤之间应加衬垫。
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远端出血停止、不能摸到动脉搏动为宜。
过松动脉供血未压住,静脉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过紧容易发生组织坏死。
用止血带时间不宜过久,要记录开始时间,一般不超过1~1.5小时放松一次,使血液流通5~10分钟。
2、创伤包扎急救为防止开放性创伤受污染,要及时包扎伤口。
伤口应全部覆盖,尽可能做到无菌操作。
一般可用布条、三角巾、绷带等进行包扎。
绷带包扎时应注意,要从远端缠向近端,绷带头必须压住,即在原处环绕数周,以后每缠一周要盖住前一周的1/3~1/2。
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其现场包扎方法如下:⑴开放性气胸包扎法:用不透气材料(胶布、塑料皮)盖住伤口,再用纱布或毛巾垫盖住,最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