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冬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洪山村城中村综合改造开发用地K10地块项目冬期施工监理细则编制人:审批人:建设单位:中建工程管理洪山村K10地块项目监理部冬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一、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洪山村城中村综合改建开发用地K10地块2、建设单位:虹丽置业管理3、设计单位:天华建筑设计4、监理单位:中建工程管理5、勘察单位: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6、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7、桩基单位: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8、支护单位:地质勘察基础工程9、政府监督:洪山区建管站10、工程组成及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1124.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0644平方米,停车位1456个,本工程含七栋高层住宅楼(1#楼为31层、2#楼为32层、3#楼为45层、4#楼为45层、5#楼44层、6#楼42层、7#楼1单元40层、二单元33层)、2#、3#、4#、7#楼1-2层为商业及地下室。

地下室局部1层,大部分2层,地下室建筑面积37934㎡,工程开发分为二期,首期为1#、2#、6#、7#楼,二期为3#、4#、5#楼,一期开工时间为2015年1月,二期暂定2015年3月。

二、冬期施工特点1、冬期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尤以砼工程居多。

2、质量事故出现的隐蔽性、滞后性。

即工程是冬天干的,大多数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来,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轻者进行修补,重者返工,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3、冬期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

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

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

三、冬施规定:砌体工程:在预计10天的平均气温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阶段。

砼工程: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降低于0℃或0℃以下时,砼施工进入冬期施工。

抹灰工程:当环境最低气温低于+5℃时即按冬期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进入十一月份后,随时注意收听当地的气象预报,•开始每天测温,并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准备工作。

四、气温特点:根据本地区的气温特点,平均气温低于5°C的起止时间为每年的12月01日至翌年的2月中旬.•五、冬施准备工作1、组织措施①、要求施工单位在入冬前组织专人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冬期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

②、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和火炉管理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围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③、注意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④、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一其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气温,•砂浆、砼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图纸准备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

如与墙体的高厚比,横墙间距有关的结构稳定性,现浇改为预制以及工程结构能否在冷状态下安全过冬等问题,应通过图纸会审解决。

3、现场准备①、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②、搭建加热用的锅炉房、搅拌站,敷设管道,对锅炉进行试火试压,对各种加热的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③、计算变压器容量,接通电源。

④、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及涂料等材料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⑤、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供砼施工配合比.4、安全与防火①、冬期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

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清理积水、积雪、结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条。

②、大雪后必须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

③、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

④、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天然气、煤气时,•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炉、煤炉或天然气、煤气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⑤、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统一布置,加锁保护,•防止乱拉电线,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⑥、冬期施工中,凡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穿胶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坠落。

⑦、施工现场水源及消火栓应设标记六、监理工作依据和验收规定6.1 监理工作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4、《设计图纸》6.2 监理工作流程6.2.1在正常的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容:1、冬期施工前2、冬期施工中↓↓↓↓6.2.2 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合格合格七、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即冬期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冬期结构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在于砼质量的控制,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保温、测温、试验等工作。

须严格按照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冬期砼的质量。

八、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8.1 强夯工程冬期施工保证措施8.1.1、强夯施工,施工技术参数应根据加固要求与地质条件在场地试夯确定,试夯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8.1.2、不应将冻结基土或回填的冻土块夯入基础持力层。

8.1.3、粘性土或粉土的地基上进行强夯,宜在被夯土层表面铺设粗颗粒材料,并应及时清除粘结在锤底的土料。

8.1.4、冬施施工应及时推填夯坑并平整场地,其推填料不得有冰雪及其杂物。

8.2 桩基础工程冬期施工方案8.2.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宜在初冬或春融期施工,泥浆温度不得低于5℃,并不得掺氯盐防冻剂。

8.2.2 砼填入土孔的温度不应低于5℃。

8.2.3 在地基土最大冻深和露出地面部分的桩身砼要覆盖养护。

8.2.4 在冬期处于冻结状态下进行桩基静荷实验时,应将试桩周围的冻土融化或挖除。

在负温下实验时,试桩周围地表土或锚桩横梁支座应做保温防冻措施。

8.3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保证措施8.3.1、本工程采用预拌商业砼,施工浇筑前,混凝土出砼运输车的温度不低于10℃,以保证入模温度大于5℃。

冬期条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

要求按照相应要求添加防冻剂及早强剂。

8.3.2、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1)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

2)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3)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和钢筋的清理情况。

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应清理干净,砼浇筑后应在裸露的砼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进行保温。

3)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

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

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

4)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进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5)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 围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围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6)混凝土采用机械捣固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小于20cm。

8.3.3、冬期施工的砼养护: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做好防风、防水工作,当气温有明显变化时,特别是初冬和冬末期间应注意混凝土反复冻融对混凝土反复冻融对混凝土的伤害,做到及时保温。

8.3.4、混凝土拆模8.3.4.1、冬期混凝土拆模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拆模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拆模强度: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以下要求时方可拆模。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板、拱≤2 50 2—8 75 <8 100梁≤8 75 >8 100悬臂梁(板)≤2 75 >2 1008.3.4.2、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草袋及彩胶布。

8.3.4.3、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得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8.3.5、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混凝土温度的测量:(1)测点布置原则: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梁:测温孔每100m2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孔深约为1/3梁高;柱:在每根柱的1/2高度设测温孔一个,测温孔与柱面成30度角,孔深约为10cm;剪力墙板:墙体横墙每条轴线测一块墙板,纵墙轴线之间采用梅花形布置,孔距地面(或板面)约1/2板高,测温孔与板面成30度角,并距火炉较远处设置,孔深约10cm。

现浇板:每100 m2建筑面积设测温孔一个,孔深约为1/2板厚。

(2)已经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测温法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尚未初凝前,在其上用φ20的钢筋插出小圆孔即测温孔(适用于梁、板等混凝土测温);对于墙板及柱的混凝土测温,可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埋入φ20圆钢,钢筋的一端伸出模板表面约15cm,便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拔除,钢筋拔除后形成的小圆孔即测温孔。

混凝土入模后至其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Mpa)前,每2小时测取混凝土部温度一次。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测温间隔时间改为每6小时测取混凝土部温度一次,所测温度即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3)测温方法:将玻璃液体测温计插入测温孔,并用保温材料(如:棉毡等)将洞口塞住,停留至少3分钟,然后迅速取出,观测其温度,即为混凝土的养护温度。

(4)混凝土入模温度测温法将混凝土测温计直接插入混凝土部约20cm,停留3分钟所测温度即为混凝土入模温度。

(5)大气测温(采用高低温度计测温的方法)在空旷的室外,距建筑物约10m左右处,选择两个大气测温点(要求通风、向阳,测温箱距地约1.5m,其规格不小于300*300*400mm),一点设在主楼附近,一点设在施工单位办公室附近,每24小时读取温度四次,分别记录。

测温时间:每天的02:00,08:00,14:00,20:00共四次。

(6)所有测温点应配置相应的平(立)面布置图,各孔按顺序编好号,经批准后实施。

测温前,专职测温人员与施工负责人联系,按测温点的平(立)面布置图事先在模板上预留洞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