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每日一题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每日一题

10月29日
1、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9.6㎜;⑤187.7㎜.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
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
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2、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四个数据中正确的是()
A:1.8分米 B:18.2厘米C:182.3毫米D:182.34毫米3、(2010.北京改编题)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则物体长度
_______cm.
10月29日答案
1、D
由此题中数据看,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小数点后应估读一位.有四个同学读数精确到187mm,可知物体实际长度应187mm到188mm 间,则第四个读数189.6㎜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能估读一位,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2、C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毫米,所以在读数的时候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0.1毫米(这是估读的那一部分),A选项估读到0.1分米;B选
项估读到0.1厘米;C选项是0.1毫米,符合题;而D选项估读到0.01毫米。

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只需要看倒数第二个数字是不是分度值就可以了。

3、1.73~1.78
考察刻度尺的读数问题,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同时注意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为L=2.76cm-1.00cm=1.76cm.
注意:在初中阶段,关于物理器械的读数问题,只有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不需要估读!
10月30日题目
1、(2010漯河)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则此人的心率为()
A.80次/min B.60次/min C.120次/min D.70次/min
2、(2010.武汉改编题)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C.初中生跑完100m用时大约是8s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
3、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10月30日答案:
1. B
每一次完整的波代表一次心跳,由图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波之间的格子数为25个(可以通过波的最高的点——波峰来判定两者之间的距离),而每个格子长为1mm,所以两波之间长度L=25mm,而心电图纸袋速度为1.5m/min,所以1min之内纸袋走s=1.5m,所以在这1min内,纸袋上能打出n=S/L=1500/25=60个这样的波,也就是心率为60次/min。

2. B
A、由第一题我们就能看出心率为60次/min,也就是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此选项描述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此选项描述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此选项描述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N,此选项描述不符合实际
3. A
A、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固8m符合生活实际;
B、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m左右,达不到30m;故B错误;
C、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达到2.8m;故C错误;
D、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
10月31日题目
1.(2007江苏南京)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3—18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mm.
2. 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
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
些 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
些 D。

条件不足,
不确定
3. 下列长度测量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①0.39dm②6.85cm③11.0mm④2.76m⑤8.26m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0月31日答案
1、5.00;1.6
解析:分度值是1mm的话,那么我们读数的时候就要估读到0.1mm,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填5.00cm,如果后面单位改为mm,则应该填50.0mm;第二个空我们只需要拿50÷32≈1.6(mm)就得到铜丝直径的长度为1.6mm。

提示:从这一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解决物理的思路—累积法,这在物理试验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比如我们要是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就得到了一张纸的厚度
2、C
解析: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所以在冬天尺子会有所缩短,比如原来的2cm缩短成1.9cm(也就是表示2cm的那个数字往前移动了0.1cm,这样一来我们如果
用这样一个尺子测得一个物体长为2cm,那么它的实际长度只有1.9cm),所以我们在测物体长度的时候,会使数据比实际的大。

夏天道理与之相似就会变小
3、B
解析:这道题我们只需要看这个数字的倒数第二位表示的单位是不是一样就可以判定是否为同一刻度尺测量的。

①倒数第二位为3cm ②倒数第二位为8mm ③倒数第二位为1mm ④倒数第二位为0.2mm,很明显②和③是同一个尺子测量的。

11月1日题目
1、(2005•江西)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min____s
2、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表显示的 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秒表显示的______s.
3、我校马上就要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了,如果在百米赛场上,计时员是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所测到的运动员成绩比实际成绩要()
A.完全一样
B.好一些
C.差一些
D.无法判断
11月1日答案
1、3;38.3
解析: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小表盘的指针在3分钟到4分钟之间,且超过3.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在38.3秒.
2、19.4;217.5
用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将速度表上的速度值的单位km/h换算为m/s,汽车的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为70km/h,即70km/h=70000÷3600=19.4m/s;对于秒表的示数,首先分析小表盘的示数是3.5min~4min间,大表盘的一个大格表示1s,大表盘的示数为37.5s,将大小表盘的示数相加即可得时间.大表盘一周表示
30s,每一大格表示1s,分度值是0.1s;小表盘一周表示15s,分度值为0.5s;根据指针位置可知,时间为3分37.5秒;即217.5s;
3、B
解析:百米赛跑时,运动员和发令枪在起点处,计时裁判员在终点.当枪声一响时,运动员会先听到枪声开始起跑,等过了一会,裁判员才会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也就是说裁判员听到的枪声比运动员要晚,晚了
100÷340=0.29s,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计时0.29s,所以他所测的成绩比实际的要好一些.
烟属于光信号,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传播100m的时间非常非常短,可以忽略,所以看到冒烟时开始计时是运动员的实际成绩.
11月2日题目
1、(2012•南通)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2、(2009•德州)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是静止的B:甲火炬一定是向右运

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是向左运

3、(2012德阳)在竖直升降电梯的顶棚上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物体自由下落至电梯地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落,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t2,则()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