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议纪要注意事项

会议纪要注意事项

会议纪要注意事项会议纪要注意事项会议纪要的撰写通常有两大忌,一忌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二忌不分轻重,平均用墨。

因此,写好会议纪要应力求突出实、简、精的特点。

(一)“实”。

是指会议纪要的内容要忠实于会议实际,客观、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表述真实意思。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等材料上的再加工。

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会议纪要则是会议内容的提炼。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由于撰写人因意思不明、理解不清而导致会议纪要的内容失真。

为此,对撰写人来说,一要吃透会议精神。

对会议的宗旨、目的,各项议题、议点等,要弄明白、搞清楚,做到了然于胸,确保撰写的会议纪要不走题。

二要原原本本反映与会者意见。

在综合与会者的发言时,撰写者不能任由个人赞同与否,断章取义,扭曲他人意见;要讲究真实,忠实于与会发言者的原意,尽量用其原话,保持其原有的语言风格。

另外,当与会者在讨论中心议题时,往往存在看法不一致的情形,对此,撰写者在集中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同时,对于少数人的意见,在没有被会议完全否定的情况下,也应当予以如实地反映。

三要如实反映会议内容。

会议纪要具有较强的纪实性特点,其内容要紧扣会议实际,不能人为地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

尤其是不能随意篡改会议精神,增删会议内容,变动或更改与会者议定的事项,修改会议达成的共识等。

(二)“简”。

是指对会议讨论研究及议定的事项等内容进行梳理加工、归纳整理,简洁、集中地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

一是内容概括要递进。

首先,撰写前进行通篇考虑、全盘谋划,以会议讨论的问题为单位,分层次、划项目,逐一展开,布好写作格局。

其次,围绕各议点、议题,以剪裁整理每个与会发言者的讲话要点为内容,按照由繁到简、由表及里的概括方法,逐步去粗取精、层层深人,实现会议内容由无序变有序,由繁杂冗长变条理清晰,进而干练地体现会议议定的事项。

二是语句表述要简练。

会议纪要是会议内容高度集中的缩影,是指导与会单位下阶段开展工作的知照性文件。

若语句含糊其辞、拖泥带水将会产生歧义,势必会影响传达会议精神的效果。

这就要求撰写者,首先要“求简”。

在述及会议要求的事项时,要综合概括、去浮辞、免冗长、不娇饰、不苟简,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精当不繁,切不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用一句话表明的决不用多句话来陈述。

其次要“求准”。

会议纪要作为公文的一种,必须要写得清楚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畅,使语句表述达到直言其事、表意明确、言之有物、言必有中、言无不尽、(三)“精”。

是指围绕会议主旨,深入提炼会议精髓,使其提提纲挈领、重点突出、精辟入理,准确精当地介绍会议成果。

会议成果是对会议讨论研究和议定事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出来的要点,是会议纪要的写作主体。

一要善于发现要点。

如:会前,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召开的目的和任务。

会中,凸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讨论争议较大的问题;与会者就某些重要问题所达成的共识,提出的解决办法,形成的政策性规定和指导性意见。

会尾,领导所做的总结性发言,对会中提出问题的具体答复以及上级领导所做的指示,等等。

这些都是会议内容的精要所在,也是介绍会议成果的关键之处。

二要集中反映要点。

一方面要有的放矢,善谋全局。

撰写者要从召开会议的实质精神出发,分析、综合会议的各种意见,舍弃那些琐碎枝节、与会议宗旨无关以及会议中未达成共识而散见于与会者间的零散意见;另一方面要抓住精要,突出重点。

要将会议纪要纳入整个会议过程和具体环境中去考虑,重点反映“如何尽快把与会者的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如何较好地解决现阶段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如何科学地指导下阶段工作的开展”等等。

三要注意把握要点。

也即会议纪要撰写的`“度”。

会议纪要注意事项[篇2]会议纪要模具适用范围包括:项目组内部会议、所内汇报会议、司务会、调研会议、客户沟通汇报会议、所内员工参加客户相关会议等。

一、与会议记录的区别1、会议记录:详细具体,较为完整,尽量记录每一位发言者的原话,保密且不公开。

以比较真实反映发言者原意为重点。

二、格式1.长城战略咨询的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在格式上一般包括标题、会议信息、会议内容三个部分,必要时可以在会议信息之后增加一个摘要。

2.标题:标题应当醒目、便于查找,一般采取“×××年×月×日×××××的会议纪要(录)”的形式标题一般采取三号黑体字,居中。

3.会议信息:主要包括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记录人姓名、整理人姓名。

其中会议时间要求写明开始和结束时间;会议地点要求尽可能详细、参会人员一般按照单位展开,尽可能写明职位和全名;如果记录人和整理人为同一人,整理人可以不写。

会议信息一般采取小四宋体,左对齐。

4.会议摘要:如果会议纪要比较长或者有特殊要求可以增加摘要部分。

主要是概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会议摘要一般采用小四仿宋或楷体,两端对齐。

5.会议内容:记录会议相关内容。

会议内容正文一般采取小四宋体,两端对齐;一级标题一般采取四号黑体,两端对齐;二级标题一般采取小四黑体,两端对其;三级标题一般采取小四宋体加粗,两端对齐。

6.全文一般采取1.5倍行距。

三、记录1.在开会之前,有关负责人应到指定一名或若干名会议记录人员。

与项目有关的会议,从会议参加人中安排,项目秘书参加的由项目秘书负责,项目秘书没有参加的由有关负责人指定;部门管理会议,原则上是部门秘书负责。

2.会议记录的重点包括客户的发言、专家的发言、调研对象的发言、所领导的发言、部门经理的发言、双方或多方达成的一致意见等内容。

如果是长城战略咨询员工进行汇报并且有文字材料(PPT或Word),则一般不用记录。

3.有经验的员工可以采取边记录边整理的方式。

如果是没有经验或不熟练的员工可以先采取“对话式”的记录方式进行比较全面的记录。

四、整理1.无论是会议记录还是会议纪要都需要进行整理,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整理的一般要求是按照会议讨论的若干个主题进行整理,整理后的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应当语言通顺、用词准确、没有过多的废话或口语化的语句。

2.如果是调研会议的会议记录,一般是按照调研了多少个问题进行整理。

如果是讨论性质会议,可以按照讨论了多少个问题进行整理,也可以直接采用“对话式”的方式进行整理(一个人说了几个问题)。

3.如果不需要发给客户,只作为长城战略咨询内部文件,只需要进行会议记录的整理,不需要凝练会议纪要。

如是需要发给客户,但客户明确提出只需要原始记录,也不需要凝练会议纪要。

如果是用于与客户沟通的正式会议文件,或者是代客户拟定的上报性、工作性会议文件,则需要提炼形成会议纪要,以突出强调会议的结论,必要时可以将整理后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一并发给客户。

4.如果需要发给客户,并且客户对于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有特殊的要求(如固定套路、行文风格等),特别是针对政府部门,则应当形成一份参照本指南的规定执行的会议记录,同时形成一份采用客户惯用的方式整理的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

5.如果是代拟政府的会议纪要(如上报领导、部门间行文),正文可以采用四号、小三号、三号仿宋体,题目采用小二号、二号黑体,一般用不到标题。

五、后续1.会议记录或者会议纪要完成后,应当根据规定放到KMP平台上。

2.如果必要,在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发出之前,相关负责人应当进行检查。

六、技巧1.会前准备好会议记录的必要工具。

笔记本电脑:最好是充足电、有使用者习惯的输入法、有录音笔驱动程序、确定运行没有问题。

录音笔:备好两倍的电池,并且清空其存储空间。

笔记本和笔,以备不时之需。

议人员的发言。

如果实在不行,就选择一个原点(如门、某一个重要的人等)进行编号,会议结束之后再问其他人。

3.如果可能,应当尽力拿到参会人员的发言材料或者其他参考材料。

4.如果可能,会议最好有两个人参加,一个人主要负责会议记录,一个人主要负责聆听并记下关键点。

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客户一开完会议就希望有会议记录或纪要的情况。

会议纪要注意事项[篇3]一、会前记录人员在开会前要提前到达会场,并落实好用来作会议记录的位置。

安排记录席位时要注意尽可能靠近主持人、发言人或扩音设备,以便于准确清晰地聆听他们的讲话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讲,记录人员比一般与会人员更为重要,安排记录席位要充分考虑其工作的便利性。

记录人员通常要负责会议签到,需准备好签到表(可手写亦可打印),并在会议开始前做好签到工作。

二、格式会议记录的格式分为记录头、记录主体两大部分。

(一)记录头的内容有:1.会议名称2.会议时间3.会议地点4.会议主席(主持人)5.会议出席、列席和缺席情况6.会议记录人员签名(二)格式要求:1.正标题(宋体,2号,加粗)居中2.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重点内容要更改字体颜色)3.段落格式为两端对齐4.结构层次清晰,序数顺序为“一,(一),1,(1)”5.内容真实,条理清晰三、会议记录的要求会议记录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速度要求,一个是真实性要求。

(一)速度要求。

快速是对记录的基本要求。

适当地运用符号代替或缩写非常关键。

(二)真实性要求。

纪实性是会议记录的重要特征,因此确保真实就成了对记录稿的必然要求。

真实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是:1.准确。

不添加,不遗漏,依实而记。

2.清楚。

首先是书写要自己看得清楚,其次,记录要有条理。

(三)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最终的解决办法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7.工作安排的地点、时间与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