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监利县天鑫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监利县天鑫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1.1.2主管部门湖北省农业厅1.1.3 建设单位监利县天鑫养猪场1.1.4 建设地点监利县人民大垸管理区黄英分场二队1.1.5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六个月。

1.1.6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建粪污处理池800m3;改扩建产仔舍、保育舍及生猪人工授精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490m2;场区水电路配套;购置养猪生产、防疫消毒、化验检测等设施设备209台(套件)。

1.1.7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6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6万元。

1.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成后,年出栏生猪11000头,新增生猪出栏3000头,新增产值产值360万元,新增利润45万元。

育肥猪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68天,瘦肉率63%,料肉比2.8:1。

1.1.9效益分析一是扩大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新增母猪150头,年新增生猪出栏3000头。

二是提高生产水平。

产仔母猪及保育猪改地面平养为高床饲养,可明显疾病发生,提高仔猪断奶重和育成率。

三是改善生态环境。

项目采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既改善了养殖环境,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四是示范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带动和促进项目区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1.2结论与建议本项目以粪污处理及标准化改造为重点,采用技术方案合理,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较强。

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建议立项投资。

1.3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 号)2、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猪扩繁场和种鸡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8]524号);4、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预通知》第二章项目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2.1.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监利县是湖北省畜牧业生产大县,产业结构以猪、禽为主,现有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县级7家,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6家,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4家。

近几年来,监利县把发展优质畜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优质三元猪、优质肉鸡、优质水禽“三个板块”,畜牧业已成业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008年生猪出栏、水禽饲养量分列全省第十位和第一位。

——增长的幅度大。

2008年,全县生猪出栏80.65万头,增幅29.3%;家禽出笼900.51万只,增幅12.6%;水禽饲养量386.5万只,增幅6.4%。

——发展的后劲足。

现有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22个,规模养殖户5375户(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1249户,200只以上的规模养鸭户3561户,3000只以上的规模养鸡户565户)。

生猪规模养殖率达40%以上,家禽规模养殖率达60%以上。

完成监利温氏畜禽有限公司15万套父母代种鸡场一期工程和荆州离湖禽蛋有限公司种鸭场改扩建项目,新增种苗产能1000万只。

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9万头,年可繁育仔猪70万头以上。

——帮扶的措施多。

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养殖小区以及标准化畜禽舍建设补贴。

——增收的形势好。

由于市场市场价格的强力拉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农民养殖积极性高,养殖效益好。

据统计,2008年全县畜牧业增收2.3亿元,人平增收224元。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畜牧大县的指示精神,去年8月,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争创全省畜牧强县,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325”工程目标:家禽出笼3000万只,生猪出栏200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达到50%;畜牧业产值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畜牧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2009年规划生猪出栏100万头,家禽出笼2000万只。

2.2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监利县是我国华中类型地方品种——监利猪之乡,发展生猪生产的基础条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2008年,生猪生产克服了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情的影响,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一是产品优质化。

我县出栏生猪中,三元优质猪约占80%,其中“外三元” 30%,“两外一内”70%。

养殖结构上,前者以规模场(户)为主,后者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

以监利猪为母本的“两外一内”商品猪因肉质好,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俏销。

二是繁育体系化。

上个世纪90年代,在国家支持下,先后实施了生猪“四化”、商品瘦肉猪基地和生猪“三优”项目建设。

基本建立生猪良好种繁育体系。

目前,建有良种繁育基地2个,年生产长大母猪5000头,监利母猪1200头。

大力发展能繁母猪生产,出现了一批母猪养殖专业户、专业村。

2008年末全县能繁母猪存栏3.89万头。

三是养殖规模化。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生猪养殖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据调查,2004年,养猪空白户比例不到20%,近期调查显示,这一比例已上升至50%以上。

2008年备案登记的规模养猪场和养猪小区13个,现有规模养猪场现有规模养殖户1249户,较2007年的增33.16%,其中年出栏50-99头养猪户822户,年出栏100-499头的养猪户314户,年出栏500-2999头的养猪户102户,年出栏3000-4999头2个,年出栏5000-9999头6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3个。

四是生产标准化。

近年来,监利县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促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推广面、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并将养殖小区与150模式有机结合,在新沟交通村、柘木乡开湖村兴建了两个150模式小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随着一批生猪标准化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广泛推广和运用,必将有力推动生猪生产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三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1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监利县天鑫养猪场建于1988年,200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法人代表陈玲。

3.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2.1项目单位资产状况项目单位现有资产总额83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6.60万元,流动资产668.3万元,实收资本100万元,净资产736.9万元,资产负债率11.85%。

2008年出栏生猪8006头,销售收入952.8万元,利润107.2万元。

主要销往广东,部分出口香港。

3.2.2项目单位人员基本情况全场有从事种猪、商品猪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23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1人,中级畜牧兽医师2人,熟练技术工人20名,猪场技术力量较为雄厚。

3.2.2建筑工程状况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大垸管理区黄英分场,占地面积80亩。

建有猪舍10栋,总建筑面积8558平方米。

表4-1 原有生产建筑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建筑面积(㎡)备注1 种公猪舍栋 1 8402 配种怀孕舍栋 2 16803 产仔舍 2 12804 保育舍 1 7605 育肥舍 4 3998合计10 85583.2.3种猪结构及生产情况现存栏母猪480头,商品猪4300头。

养殖方式上,以地面平养与高床饲养、小群饲养与限位饲养相结合,由于该场建场时间较长,猪舍及一些生产设施不适应新工艺要求,尤其缺乏粪污处理设施。

目前,存栏生猪4300多头,日产鲜粪6立方米,日污水产生量40吨。

尽管采用了人工清粪方式,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难以及时处理,影响到周围环境和生产发展。

为了尽快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特申请实施本项目。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原则一是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地势低于村民居住区,距离居民区及其它畜禽场1公里以上,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

背风向阳,空气流通。

二是交通便利,离主要公路的距离在2000米以上,有专用道与公路相连接。

三是有良好的水、电、路等公用设施配套条件。

四是有较大的粪污吸纳量及能建设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场地。

四是法律法规明确的禁养区以外。

项目用地符合GB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是监利县“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三元优质猪板块基地。

4.2 项目具体地址位置与占地范围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人民大垸管理区黄英分场。

东西宽220米,南北长242米,占地80亩。

4.3建设条件4.3.1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地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海拔较低,高程23.5—30.5米。

全年无霜期长,平均达250天。

降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226mm,相对温度82%,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全年温差变化不大,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5.1℃。

4.3.2资源条件项目区监利县为湖区冲积平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土质以沙质土壤为主,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自然肥力高,养份含量丰富,并且种植业十分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常年产粮350万吨,玉米、豆类产品的数量也极为丰富,发展养猪生产有丰富的饲料资源。

4.3.2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

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国营人民大垸农场流太公路5公里,距监利县城29公里,江陵县城45公里,荆州城区80公里。

西临流太路,有一条专用道与公路相连接。

2、供水。

项目区域滨临长江,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据测算,养猪生产日用水量约80吨,主要采取地下深层井水,能够保证生产需要。

3、供电。

项目用地由监利县电力公司大垸供电所供应,实施地点位于流黄线1200米,供电条件较好。

现已架设专用线路,安装11KV 变压器一台,能够保证项目正常用电,不需增容。

4、环保。

项目实施地点东侧为进出公路,四周为农田,能够大量吸纳和利用粪污。

只有南面建有居民区,但距1000米外,项目实施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4.4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4.4.1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监利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把生猪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畜牧大县的指示精神,2008年8月,监利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争创全省畜牧强县的战略决策,提出用3至5年的时间,到2010年,生猪年出栏达到200万头,出台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项目所在地——人民大垸管理区党委、政府提出,要把生猪生产作为振兴农场经济的抓手,着力打造成支柱产业。

这为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良好的环境。

4.4.2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项目单位建场至今已有二十年,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产管理日趋规范,年生产优质三元猪8000头,可直销香港市场,具有较好的声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