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德

第四讲 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德

第四讲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德
一:基本概念:
1: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社会公德:简称“公德”。

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二:讲解重点:
1 道德的起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的发展: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的目的: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 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3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