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3地理科学2班 87 马登科
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的变动,影响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以及生产劳动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研究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人口政策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医疗、军事因素、文化、教育、宗教、性别比等,自然因素有地质、气象气候因素。

(一)、社会因素,首先来看政治因素。

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根本因素,对人口的在较短时间内具有迅速的影响,例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尽快的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发起大跃进”运动,基建投资急剧膨胀,不切实际的实现高指标,导致瞎指挥、浮夸风泛
滥,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到工业,广大群众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出现空前未有的饥荒。

结果:由表可知,除个别省份,全国大多数省份陷入大饥荒,人口大量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有些省份为负,四川高达:‰;青海达到:‰;甘肃达到‰;河南达到:‰,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经济发展滞后,人均GDP有的省份低至两位数,如青海仅为79元、四川仅为86元。

政府的政策的影响:政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持久稳定,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控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

从表可知:20世纪6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0?‰以上,进入70年代,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迅速回落,80年代、9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很高,到21世纪,由于文化、观念,价值的改变,以及家庭承担抚养压力上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再次下降,降至6‰左右。

二、其他因素,经济发展、科技医疗的进步、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古代社会,人们为了抵御高死亡,出生率特别高,但是由于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医疗水平有限,人口死亡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所以,古代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而现代社会则相反,经济越发达,科技力量越雄厚,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

古代社会一个地区人口容量取决于经济能力,古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可供养的人口少,人口的增长类型为原始性,保持高的出生率、高的死亡率,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发展缓慢,狩猎采集文明时期,经济滞后,科技落后,生存条件差,人口没有条件快速增长,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一万一千年,人们开始发展农业为止。

在此之前,世界人口从未超过1 500万人。

农业时代由于科技进
步,经济的发展,人口较狩猎时期逐渐增长,公元前8000年全世界人口有五百万;公元1年全世界有大约两亿人口。

然而世界人口的增长又因为瘟疫、战争等有所波动。

以欧洲为例,查士丁尼大瘟疫,当时科技、医疗水平低下,使得八世纪欧洲的人口比公元541年减少了约一半;随后欧洲的人口有所增长,到1340年,大约有7000万。

14世纪黑死病,使得世界人口从1340年的(大约)亿减少至~亿。

再如,十六世纪欧洲掀起的殖民潮为世界人口增长做出来贡献,因为殖民者往往带去先进的农作物及生产技术。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越发达、科技越雄厚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人们为适应环境,为了工作、进修、竞争,减少家庭负担,减轻自身负担,花费更多时间出外旅游文化观念与古代社会截然不同,这也是为适应社会做出的反映。

欧洲,北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很低,有的国家甚至为负。

三、文化、教育、宗教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18世纪,工业革命解放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带来经济的腾飞,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与此同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个地区可容纳的人口增大,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长增长率迅速提高,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进入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发展,文化、观念转变,生育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进入现代型,出生率降低,保持低的自然增长率,有的国家甚至为负。

而有的发展中国家,到20世纪,甚至21世纪,由于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口增长仍然保持高低高的模型,传统型的模型;而中国在20世纪末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已经进入现代型;印度宗教影响尤为明显至今人口高速增长,根据Mashable网站报道,联合国7月报29日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2年前后人口将超过中国,位居第一。

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
(百度百科)由表可知:少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的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的类型,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如俄罗斯。

文化教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由于
教育水平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增长,属于现代型。

四、性别比的影响
性别比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来计算。

中国由于“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性别比比西方国家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出生性别比高达116,远超出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人口性别比最终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战以后俄国有2000万青壮年为国捐躯,导致俄国人口数下降,自然增长率极低,这导致俄罗斯至今人口稀少。

而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性别比偏低,如欧美、日本、等,尤其德国,日本,俄罗斯这些国家人口性别比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

五、军事因素影响
战争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死亡率,短时间内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多,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

共有840万人阵亡,二战死亡率更高,仅俄国就有2000万青壮年为国捐躯,导致俄国人口急剧下降,并且影响性别比,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

所以一个和平环境对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前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自然因素
自然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1976年7月28日的发生在唐山的里氏级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爆炸、地震同时还带来毒气蔓延、水灾,泥石流瘟疫等,对人口影响巨大,其他像洪涝灾害,火山爆发,等都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影响巨大。

2010年8月7日,甘肃藏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泥石流,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另外,还有台风等,我国灾害多发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发展科技提前预防、预防,建立预防、预测机制;加强防灾方法教育,树立防灾意识。

综上:合理的人口政策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口的变动,影响人口的增长率,有利于人口的发展,所以政府制定运用经济、政治、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长期坚持。

作为公民应该提高文化素养,改变生育观念,放远眼光,为长期考虑。

参考文献: 1张善余着:《世界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出版社2002版。

2 张善余着:《人口地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出版社第三版。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现代史》。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世界近现代史》。

5远程访问系统
6百度百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