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楼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目录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系统需求3.工程概况4.综合布线系统有关要求4.1基本要求4.2技术要求5.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5.1设计原则5.2规范和标准6.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6.1寝室楼的三大子系统6.2工作区子系统6.3水平/垂直子系统6.4设备间6.5缆线敷设的禁区7. 门禁系统7.1系统概述7.2系统传输线路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由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
它是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而设计的,它可以满足各种通信与计算机信息传输的要求,是为具体综合业务需求的计算机数据网开发的。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
只要改变结点连接就可使网络的星型、总线、环型等各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并应能支持当前普遍采用的各种局部网络及计算机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由七个子系统组成,即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大型布线系统需要用铜介质和光纤介质部件将七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
2.系统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
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
而新一代的结构化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
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内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工程概况在本项目中,针对本校学生寝室B1幢做综合布线的设计,本项目已绘制了各层楼的CAD平面图。
建筑物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1355.82平方米,一共6层。
第一层楼:有28间寝室,每间寝室铺设置一个双孔信息点(1个网络信息点+1个电话信息点)一共56个信息点。
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建筑结构基本相同,每层有34间寝室,每间一个信息点,另外每层要2个信息点。
建筑物的每一层有都有一间配电房,配电房里空间足够大,汇聚每层楼的强电电源及每层楼的交换机,装有交换机的机柜与强电电源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4.综合布线系统有关要求4.1基本要求(1)应满足通信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即满足话音与数据网络的广泛要求(2)应采用简明、价廉与方便的结构,将任何插座互连主网络(3)适应各种符合标准的品牌设备互连入网运行(4)电缆的敷设与管理应符合PDS系统设计要求(5)在PDS系统中,应提供多个互连点,即插座(6)应满足当前和将来网络的要求4.2技术要求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11801超五类布线系标准,产品应符合做主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进行开放式布线,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像传递,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能满足灵活的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方便地任意连接终端设备。
所有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并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能够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T、ISDN等网络及应用。
学生宿舍楼网络综合布线是为数据传输提供实用、灵活、可扩展、可靠的模块化介质通道,它所用的线缆、接插件等各类设备、配件,都充分考虑到先进性、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学生宿舍是学生使用校园网络的主要场所,网络综合布线要建立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基础平台,使其对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支持达到先进水平。
并且保证技术领先。
不仅满足宿舍楼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系统以后的扩充升级也便于实现,使用未来宿舍楼网络发展的需要。
5.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5.1设计原则① 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对于新建楼宇和小区,在建筑物整体设计中,包含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工作区信息插座位置、水平干线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线路由等内容的规划设计。
② 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融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
综合布线系统是满足办公自动化、 通信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的所有要求,还是仅完成电话和数据的信息传送,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建筑物功能、当地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因素。
③ 技术先进,适当超前。
综合布线是预布线,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可适度超前,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能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④ 标准化的设计。
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如TIA/EIA 568B或ISO/IEC 11801:2002和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除符合以上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规范外,还应符合在防火、接地、计算机战场地等方面的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国际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或未经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⑤ 系统的可扩展性。
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及监控等系统的需要。
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时,应适当考虑今后信息业务种类和数量增加的可能性,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
⑥ 方便维护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状/树状结构,用层次管理原则,同一级结点之间应避免线缆直接连通。
建成的网络布线系统应能根据实际需求而变化,进行各种组合和灵活配置,方便地改变网络应用环境,所有的网络形态都可以借助于跳线完成。
比如,语音系统和数据系统的方便切换;星状网络结构改变为总线状网络结构。
⑦ 经济合理。
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力求线路简洁,距离最短,尽可能降低成本,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用。
5.2规范和标准本次综合布线项目的系统设计遵循国家最新的建设标准、规范,主要参考的标准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大楼通用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7)《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商用建筑电信设施管理标准》(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EIA/TIA-607)《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楼层信息点数据点一层283二层342三层342《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招标发放的图纸、招标文件和现场实地勘察。
6.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6.1寝室楼的三大子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和此宿舍楼规模的实际情况,满足各信息点到设备间的距离在非屏蔽双绞线的90米有效传输距离内,方便管理,减少宿舍房间的占用。
综合布线系统专设楼层配线间,楼层配线间与设备间合二为一。
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合为一条链路(个宿舍楼线缆先引入竖井后再引入设备间)。
因此,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合并成以下三个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垂直子系统3.设备间子系统6.2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 / O)之间搭接。
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部分。
在智能楼布线系统中,工作区用术语服务区替代,通常服务区大于工作区。
每个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个同学,一张四人用的大的写字柜靠在墙的一面,此面墙的中间离地1.1米处装一个信息点,信息点插座旁边装电源插座,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全部都是明装。
关于监控器的安装,除了在一楼大门处多装一个摄像头监控大门,在寝室走廊两端都各装一个摄像头在走道。
照下图片方式安装:1. 监控大门的摄像头安装2.监控走道摄像头安装 学生宿舍楼信息点和数据点统计表:6.3水平/垂直子系统 由于本四层342五层342六层342总计19813工程的建筑没有任何管线,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还包括管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设备间放置在每层楼西边楼梯的西侧第一间房。
1)垂直主干管线垂直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大楼的配线间上下是对齐的,使用的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穿过配线间地板且垂直对准的通道组成,穿过弱电间地板的缆线井和缆线孔。
按照下图电缆孔方式敷设垂直主干管线。
2)水平主干管线水平主干管线采用L架靠墙支撑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采相应大小规格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波纹管将线缆引入房间。
按照下图L型支架方式敷设水平主干管线。
(1)房间内墙面PVC线槽电缆引入房间后用PVC线槽将电缆铺设之房间内,再沿墙面向下敷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2)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 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是已知的,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罐截面积,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40%~50%表示浪费的空间。
3)水平电缆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