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公布《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中央政府门户 2011年11月24日 07时40分来源:工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周伯华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2011年1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公布)第一条为规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债权转股权,是指债权人以其依法享有的对在中国境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以下统称公司)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行为。
第三条债权转股权的登记管理,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本办法:(一)公司经营中债权人与公司之间产生的合同之债转为公司股权,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认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三)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
第四条用以转为股权的债权有两个以上债权人的,债权人对债权应当已经作出分割。
第五条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债权转股权须经批准的,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第六条债权转股权作价出资金额与其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之和,不得高于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七十。
第七条用以转为股权的债权,应当经依法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
债权转股权的作价出资金额不得高于该债权的评估值。
第八条债权转股权应当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验资证明应当包括下列容:(一)债权的基本情况,包括债权发生时间及原因、合同当事人或者名称、合同标的、债权对应义务的履行情况;(二)债权的评估情况,包括评估机构的名称、评估报告的文号、评估基准日、评估值;(三)债权转股权的完成情况,包括已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债权人免除公司对应债务、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四)债权转股权依法须报经批准的,其批准的情况。
第九条债权转为股权的,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变更登记。
涉及公司其他登记事项变更的,公司应当一并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条公司申请变更登记,除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企业登记提交材料的规定执行外,还应当分别提交以下材料:(一)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情形的,提交债权人和公司签署的债权转股权承诺书,双方应当对用以转为股权的债权符合该项规定作出承诺;(二)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情形的,提交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三)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情形的,提交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公司提交的股东(大)会决议应当确认债权作价出资金额并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第十一条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将债权转股权对应出资的出资方式登记为“债权转股权出资”。
第十二条公司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债权转股权登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三条债权人、公司以及承担评估、验资的机构违反《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本办法规定的,公司登记机关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债权转股权的公司登记信息,公司登记机关依法予以公开。
第十五条对下列行为的行政处罚结果,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开:(一)债权人、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的行为;(二)承担评估、验资的机构因债权转股权登记的行为。
前款受到行政处罚的承担评估、验资的机构,公司登记机关予以公示。
第十六条对涉及债权转股权行为的债权人、公司以及承担验资、评估的机构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记录,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
第十七条本办法规定事项,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非公司企业法人改制为公司办理变更登记,涉及债权转为股权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债权转股权法律实务问题研究---------暨《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解读来源:sunxian1981:日期:2013-07-04《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公司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发起人的出资方式,适用本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根据上述规定,除货币资金外,公司股东可以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出资,只要该出资财产符合以下条件:(1)可以用货币估价;(2)可以依法转让;(3)应经过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4)非货币财产出资总额不超过注册资本的70%;(5)劳务、信用、自然人、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不得作价出资。
债权显然符合上述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各项条件,但由于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在2006年以前,债权转股权大多应用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业改制中。
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自愿达成债权转股权协议,且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民事纠纷案件中,应当确认债权转股权协议有效;政策性债权转股权,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处理。
”根据该司法解释,债权人与债务人可自愿协议将债权转为股权,但在实践中,债权转股权往往很难在工商部门办理登记。
在2006年之后,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债权转股权地方性规定,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商务委员会于2009年制定了《市外商投资企业债权转股权审批登记试行办法》(沪工商外〔2009〕398号),市工商局于2010年制定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京工商发〔2010〕93号),但由于上述规定均为地方性规定,适用围较窄,而且制定机关均为地方政府部门,试点性较强,法律效力较弱,不能普遍适用,因此,债权转股权一直未得以充分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会在公司登记机关遭遇各种疑虑和障碍。
2011年1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称“《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自此,债权转股权即债权出资有了正式的法律依据。
一、《管理办法》的适用围《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债权转股权,是指债权人以其依法享有的对在中国境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以下统称公司)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行为。
”根据该条规定,债权转股权的适用围为中国境已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
由此,产生以下问题:1、外商投资企业的债权人能否以债权转股权?纵览《管理办法》,所有条文中均未涉及外商投资企业。
由于我国就外商投资企业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只有在这些特别法律未另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适用《公司法》的相关规定,那么,外商投资企业的债权人能否以债权转股权呢?(1)外商投资企业相关法律关于出资的相关规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八条规定:“中外合作者的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条规定:“合营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以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为出资的,其作价由合营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者聘请合营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评定。
”《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也可以用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作价出资。
”根据上述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相关法律并未对能否以债权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出资进行明确规定。
(2)外汇管理局的意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30号)第3条规定:“外国投资者除能够以可自由兑换货币、进口设备及其他物料、无形资产、人民币利润等方式出资外,经外汇局核准,还可以下列方式作为向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3)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已登记外债本金及当期利息转增本企业资本;……”根据该外汇管理局的通知,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可以已登记外债本金及当期利息转增本企业资本,可转为股权的债权围较为狭窄。
(3)国家工商总局的意见2010年5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工商外企字〔2010〕94号),该意见第一条规定:“(二)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以债权增资。
积极研究债权出资管理办法,规出资行为。
认真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出资方式变更登记,经外汇管理部门登记和审批部门批准,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其对该企业的债权转增为注册资本。
”根据该意见,目前仅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债权转增为注册资本,外商投资企业的其他债权人均不可以债权对外商投资企业出资,且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债权出资,须经外汇管理部门登记和审批部门批准,可以债权转股权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既可以是中方投资者,也可以是外方投资者。
(4)地方规定《市外商投资企业债权转股权审批登记试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债权转股权是指本市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股东以其对本企业(以下称“被投资企业”)的合法现汇外债债权作为出资,增加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或变更出资方式的行为。
”《省外商投资企业债权转股权审批登记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外商投资企业债权转股权是指在我省已设立的公司制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股东以其对本企业(以下称“被投资公司”)享有的合法现汇外债债权增加被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或变更出资方式,将持有的债权转换为被投资公司股权的行为。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债权转股权是指公司的债权人将其对公司(以下称“被投资公司”)享有的合法债权转为出资,增加被投资公司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的行为。
被投资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股东作为公司的债权人将其对本公司的合法现汇外债债权转为出资的,适用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