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命题及其关系

命题及其关系

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般地,如果p⇒q,那么称p是q的 充分 条件,同时 称q是p的 必要条件,
如果p⇒q,且q⇒p,那么称p是q的 充分必要条件, 简称
p是q的
充要 条件,记作p q;
如果p q,且q ⇒/ p,那么称p是q 的 充分不必要 条件;
如果p ⇒ / q;且q⇒p,那么称p是q的 必要不充分 条件;
(1)若q≤1,则方程 x+2 2x+q=0有实根;
解:原命题是真命题.
逆命题:若方程 x+2 2x+q=0有实根,则q≤1,为真命题; 否逆命 否题 命: 题若 :若q>方1,程则x方2+程2xx+2+q=2x0+无q实=根0,无则实q根>,1,为为真真命命题题;;
命题的否定:若q≤1,则方程 x+2 2x+q=0无实根,为假命题.
(2)若x、y都是奇数,则x+y是偶数
原命题是真命题. 逆命题:若x+y是偶数,则x、y都是奇数,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x、y不都是奇数,则x+y不是偶数,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x+y不是偶数,则x、y不都是奇数,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x、y都是奇数,则x+y不是偶数,是假命题.
(3)若xy=0,则x=0或y=0 原命题为真命题. 逆命题:若x=0或y=0,则xy=0,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xy≠0,则x≠0且y≠0,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0且y≠0,则xy≠0,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若xy=0,则x≠0且y≠0,是假命题. (4)若x2+y2=0,则x、y全为0 原命题为真命题. 逆命题:若x、y全为0,则x2+y2=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0,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0,则x2+y2≠0,为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若x2+y2=0,则x、y不全为0,是假命题.
显然A B,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令A={x|-1≤x≤6}, B={x||x-2|<3}={x|-3<x-2<3}={x|-1<x<5},
显然B A,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令A={x|x2-x-6=0}={x|x=-2或x=3}={-2,3}, B={-2,3},
显然A=B,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考向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1)p:(x-1)(x+2)≤0,q:x<2,p是q的________; (2)p:-1≤x≤6,q:|x-2|<3,p是q的________; (3)p:x2-x-6=0,q:x=-2或x=3,பைடு நூலகம்
p是q的________.
解析:(1)令A={x|(x-1)(x+2)≤0}={x|-2≤x≤1}, B={x|x<2},
复习课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 命题及其关系及 充分、必要条件
1. 理解命题的概念,熟练判断命题的真假。 2.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会分 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问题1、如何理解并记忆知识点? 命题概念知识点如何理解、命题四种关系如何理解、充分 必要条件如何联系理解?
基础自查
1.命题的概念
(1)能够 判断真假 的_陈__述_句____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 真命题 , 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 假命题 .
(2)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 条件和结论 是另一个命题 的 结论和条件 ,我们称这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
(3)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 题 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4)在结两论个的否命定题和中条,件的如否果定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
题 的 逆命题
,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否逆命否题命题.
(5)一般地,设“若p则q”为逆原否命命题题,那么“若q则p”就叫做原
命题的
;“若非p则非q”就叫做原命题的

2.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
如果p⇒/ q,且q ⇒/ p,那么称p是q的 既不充分又不条必件要 .
问题
2、有学案的知识点可引出那些知识点,或你 们小组可提出那些问题让其他小组回答?
3、小组讨论构建本节知识体系?
考向一 命题真假的判断
【例1】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并 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 (2)若x、y都是奇数,则x+y是偶数; (3)若xy=0,则x=0或y=0; (4)若x2+y2=0,则x、y全为0.
反思感悟:善于总结,养成习惯
(1)在进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中要注意转化,根据命题之间的关 系我们可以知道:如果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非p是非q的必要不充分条 件,同理,如果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非p是非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非p是非q的充要条件.
考向三 充要条件的证明
反思感悟:善于总结,养成习惯
1.在判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比较 每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四种命题关系的相对性,一 旦一个命题定为原命题,也就相应地有了它的“逆否命题”“否命题” 和“逆命题”.
2.掌握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否命题和逆命题的等价性,当一个命题直接判 断它的真假不易进行时,可以转而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例3】 已知ab≠0,求证:a+b=1的充要条件是a3+b3+ab-a2-b2=0. 证明:必要性: a+b=1,即a+b-1=0, a3+b3+ab-a2-b2=(a+b)(a2-ab+b2)-(a2+b2-ab) =(a+b-1)(a2-ab+b2)=0. 充分性: ∵a3+b3+ab-a2-b2=0,即(a+b-1)(a2-ab+b2)=0. 又∵ab≠0,∴a≠0且b≠0, ∴a2+b2-ab= a-b22+34b2>0,∴a+b-1=0, ∴a+b=1. 综上所述,当ab≠0时,a+b=1的充要条件是a3+b3+ab-a2-b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