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石+油(HT-43) 混合盐(HITEC)
蓄热容量/h
0.5
2
3
7MW×4
3.3
3
涡轮蒸汽条件 /(℃/bar) 投运时间 建设费用/(10-6) 美元 每千瓦投资/(10-4) 美元
510/65 1981 年4月 25
500/10 1981年8月 17.1
187.1/12 1981年8月 21.9
聚焦到太阳能接收器的太阳能,转换 为25kW的电力,其峰值转换效率约 为31.25%。SES公司拥有将太阳能 转换为商业网络电力31.25 %的世界 2013-8-14 转换效率纪录
20
自由活塞斯特林机器(FPSE)
2013-8-14
21
1-2:等温压缩过程; 2-3:等容加热过程; 3-4:等温膨胀过程; 4-1:等容膨胀过程;
2013-8-14 24
太阳能热电(CSP)三种方式:碟式效率最高
2013-8-14
25
Solar One & Solar Two 项目与两家 电力公司的的PPA协议
2013-8-14
26
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比较
发电方式 规模 运行温度/℃ 聚光方式 10~20MW 500~1000 平凹面反射镜 塔式 30~320MW 260~400 抛物面反射镜 槽式 5~25kW 500~1500 旋转对称的抛物面反射镜 碟式
前景非常好,效率高,可 跟踪装置简单,投资成本 高的转化效率,可以独立 以通过开发定日镜及其跟 低,有商业化运行的经验。 运行也可以集成使用,具 踪方式和蓄热来降低成本。 有高效、模块化和组成混 合发电系统的能力 聚光场与吸热场优化配合 问题还需要研究,造价 高,产业化困难。 中 热载体的工作温度低,热 损耗较大,真空管的寿命 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验 证,反光镜更换成本高。 低 造价昂贵,没有商业化的 与碟式聚光器配合的 Stirling机。 高
510/101 1982年4月 140
430/40 1983年6月 23.6
520/98 1983年6月 18
250/40 1985年9月
2.50
3.42
2.19
1.40
0.944
1.8
2013-8-14
12
B.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2013-8-14
13
SEGSⅧ(LUZ)
2013-8-14
槽式线聚焦太阳能发电系统
2013-8-14 5
1.3 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
光—热转换
太阳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 太阳能干燥器、太阳房、太阳灶等;太 阳能热发电(光-热-电转换) 、海水淡化等;
光—电转换 太阳能光伏电池 光—化学转换 太阳能光化制氢
2013-8-14 6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太阳能热制冷技术 太阳能家用热水系统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 应用与发展
1. 太阳能热利用的现状及意义
1.1 太阳能的特点 1.2 太阳能利用的发展阶段 1.3 太阳能转换和利用方式
2013-8-14
2
1.1 太阳能的特点
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清洁干净,对生态几乎无破坏;
能源密度低且高度分散; 不稳定; 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案多。
A. 各国家制定的阳光计划 1973年美国“国家太阳能光发电计划”;1974年日本“阳光计 划”; B. 取得了一批较为重要的成果; 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CPC);真空集热管;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光解水制氢等; C. 该阶段许多国家制定的发展计划存在要求过高、过急的问题
2013-8-14 4
2013-8-14 3
1.2 太阳能利用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6~1965年):太阳能利用的兴起
A. 太阳能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能电池等技术的突破; B. 平板式集热器技术上渐趋成熟; C.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取得进展; D.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等的初步研究。
第二阶段(1973~1980年):太阳能利用的发展热潮
E 太阳池发电技术
冷凝器
蒸发器
以色列20世纪80年代在死海建了一座功率5MW的太阳池发电站。
国际太阳能热发电进展与商业化
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分为如下类型:中央塔式、槽式、碟式、太阳烟囱、 太阳池。碟式发电系统即适合独立运行也可以模块组合,其容量从几十KW到 几百兆瓦。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刺激了人们对太阳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相 对于太阳能电池的价格昂贵、效率较低,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技术比 较成熟。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国家研究开发的重 点。1981-1991年10年间,全世界建造了装机容量500kW以上的各种不同形 式的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20余座,其中主要形式是塔式电站,最大 发电功率为80MW。 目前,国际上碟式太阳能热发电也已经开始商业化运作,加州Solar One与 Solar Two电站合计850MW(二期达到1750MW)的运行,已经证明了碟式斯 特林系统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各国研究机构正在积极推进和发展高效、长寿命、高 可靠性的Solar/Gas混合的碟式斯特林(Dish/Stirling)发电系统,通过技术进 2013-8-14 32 步和规模化运作降低成本,进行商业化推广。
14
美国9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技术参数与运行性能(LUZ公司)
项目 地址(均在加州) SEGSⅠ Daggett SEGSⅡ Daggett SEGSⅢ Kramer Junction 1987 30 23.03 248 349 327/43 SEGSⅣ Kramer Junction 1987 30 23.03 248 349 327/43 SEGSⅤ Kramer Junction 1988 30 25.05ramer Junction 1989 30 18.8 293 391 371/100 SEGSⅦ Kramer Junction 1989 30 19.428 293 391 371/100 SEGSⅧ Harper Lake 1990 80 46.434 293 391 371/100 SEGSⅨ Harper Lake
2013-8-14
北京八达岭塔式太阳能发电站
11
世界上已建成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国家或机构 站名 额定电功率/MW 站址 年日照时数/h 设计最大辐照度 /(KW/㎡) 定日镜面积和台数 反射镜总面积/㎡ 聚光集热方式 集热介质 蓄热介质 欧共体(长期) (法、意、德) EURELICS 1 意大利西西里岛 3000 春分正午时1.0 52㎡×70台 23㎡×112台 6216 集中型空腔受光 水-蒸汽 混合盐(HITEC) 国际能源机构10国 (长期) SSPS-CRS 0.5 西班牙南部阿尔梅 里亚 3000 春分正午时0.92 29.3㎡×93台 3655 集中型空腔受光 钠 钠 日本(停) 仁尾 1 香川县仁尾 町 2200 夏至午后时 0.75 16㎡×807台 12912 集中型空腔 受光 水-蒸汽 压力水 美国 SOLAR ONE 10 加州巴斯托 3500 冬至午后时0.9 39.9㎡×1818 台 72540 集中型外部受 光 水-蒸汽 法国(停) THEMIS 2.5 法国南部比利牛 斯山中 2400 春分正午时1.04 53.7㎡×200台 10740 集中型空腔受光 混合盐(HITEC) 西班牙(长期) CESA-1 1 西班牙南部阿尔梅 里亚 3000 春分正午时0.92 36~40㎡×300台 11400 集中型空腔受光 水-蒸汽 混合盐(HITEC) CSC-5 5 克里米亚黑海海滨 2320 夏至午后2时0.9 25㎡×1600台 40000 集中型外部受光 水-蒸汽 压力水 前苏联
缺点
技术开发风险
2013-8-14
27
三种类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性能参数
参数
规模 运行温度/℃ 年容量因子/% 峰值效率/% 年净效率/% 商业化情况 技术开发风险 可否储能 可否组成混合系统 成本 美元/㎡ 美元/W 美元/Wp
槽式系统
30~320MW 390/734 23~50 20 11~16 可商业化 低 有限制 可以
2013-8-14
28
D 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系统
2013-8-14
29
西班牙曾经建造的太阳能 烟囱发电系统 H=200m,D=10.3m, R=126m,P=100kW
2013-8-14
太阳能烟囱建在澳大利亚内地西 部的新南威尔士州; 竣工后的高度可达到1公里(3280 英尺); “太阳塔”最多可产生200兆瓦 清洁电能,足以满足大约20万个 家庭的用电需求。 30
投运年份 额定电功率/MW 集热器面积 万㎡ 介质入口温度/℃ 介质出口温度/℃ 蒸汽参数 ℃/bar 太阳能
1985 13.8 8.296 240 307
1986 30 18.899 231 316
1991 80 48.396 293 391 371/100
天然气
透平循环 效率/% 太阳能 天然气
2013-8-14 7
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聚光型
A 塔式发电系统; B 槽式发电系统; C 蝶式发电系统;
非聚光型
D 太阳能烟囱热气流 发电系统; E 太阳池发电系统;
2013-8-14
8
A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2013-8-14
9
2013-8-14
美国加州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
10
前期造价高点不要紧, 关键是技术要掌握 (2010年并网,年发电量可达270万kWh)
371/100
37.6 37.6 再热 80
汽轮机循环方式 镜场光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