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1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B2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B3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本质的区别。
A4“皴裂”一词的正确发音是junlie。
B5 “卡拉Ok”是一个外来词。
A6 “这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坏,在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这是一个错句。
A7 “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这是一个错句。
A.8 “在向科学现代化进军中,我们多么需要奔腾驰骋的千里马,多么需要无产阶级的伯乐啊!”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9 “共同奋斗”是一个主谓短语。
B10 “陈词滥调”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的写法都是对的。
A1 “三”和“从”都是会意字。
B2 “一张一驰”中的“驰”字是别字。
A. A3 “(李冰)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中“圭臬”的意思是“准则和法度”。
A4 在“(她的)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这句话中“梯己东西”指“非常重要的财物”。
B5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一个错句。
A6 “读完这篇文章,使读者感到回味无穷。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主语残缺。
B7 “原来很丰满的妈妈因为操劳而瘦得象个猴子似的了”这句话中的比喻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B8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主要用了夸张的修辞格。
B9 理发店门上贴“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这样的对联,妙在语义双关 A10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
B1 汉语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A2 现行汉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类,声旁表示读音。
A3 “埋怨”一词的正确发音是埋怨(mán yuàn)。
A.4 “伊妹儿”并不是外来词。
B5 “我有个表哥在美国留学。
”是一个连谓句。
B6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B7 汉语儿化韵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A8 “明”和“刃”是典型的会意字。
B9 “游说”一词的正确发音是游说(you shuō)。
B10 “她的手艺好得不得了。
”这一句中,前一个“得”字要读轻声,后一个则不能。
A1 “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这是一个错句。
A2 “你临时有事的话,可以打个电话来。
”是一个条件复句。
B3 “他完全清楚这件事应该不应该告诉老师”这句话句末应该用问号。
B4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运用了对偶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A5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A6 从文字体系来看,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仍然应看作表意体系的文字。
A7 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叫会意。
B8 “景气”是一个外来词。
A9 “由于我的贪心,给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这是一个错句。
A10 “电脑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两倍。
”这也是一个错句。
A1 您这么说可是拉着胡子上船——牵须过渡哇!””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2 “把”字句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
. A3 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三类。
A4 汉语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基本调值。
B5 “参差”一词的正确发音是chenci。
B6 “在妈妈的鼓励下,使我树立起了信心。
”这是一个错句。
A7 “由于政府部门加强了打击力度,市场上的盗版现象大大减少了。
”这也是一个错句。
B8 “天空的月亮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躲藏。
”这句话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A9 “出去旅游”是一个联合短语。
B10 “优柔寡断”和“沿木求鱼”两个成语的写法都是对的。
B【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__________三部分。
B. 风、雅、颂2 __________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欧阳修3 伟大诗人__________的诗被称为“诗史”。
C. 杜甫4 《红楼梦》是__________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D. 清代5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A. 徐志摩的诗句。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有诗歌____ B. 305 ______篇。
2 《大学》、《中庸》、__________和《孟子》合称“四书”。
A. 《论语》3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___ B. 《史记》 _______。
4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著名诗人_ C. 徐志摩的诗句。
5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创作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散文,被评论界称为___ A. 文化散文 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
D. 纪传体通史2 ______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号称“诗仙”。
C. 李白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自_____ D. 《诗经》_。
4 韩愈、__ C. 柳宗元____、欧阳修、苏洵、苏轼和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5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______的代表作。
B. 徐志摩3 《大学》、《中庸》、__________和《孟子》合称“四书”。
5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是_ B. 杜甫_____ 的诗句。
【文言文阅读】(一)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2)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1)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 B. 司马迁_。
(2)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中“军”的意思是____ C. 驻军(3) “上自劳军”中“自”的意思是_ A. 亲自(4) “请以军礼见”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C. 请允许我用军礼朝见您。
(5) 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周亚夫_____C. 治军严整(二)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1)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中“原”的意思是_____ A. 推究_(2)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的意思是______ B. 庄宗接过箭,把它们收藏在庙里。
(3) “至于誓天断发”的意思是___ C.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的地步。
(4)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的意思是_ A. 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
(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 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三)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2)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3)?”<第一套>(1) 这两段文字出自____C. 《论语》(2) “无乃尔是过与”这句话中“过”的意思是____ B. 责备(3) “何以伐为?”的意思是___ A.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4) “均无贫”这句话中“均无贫”的意思是___ A. 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穷。
_(5) “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来”与“安”的意思是____ A. 使…来/使…安<第二套>(1) 以上这篇文章出自____ D. 《论语》 __。
(2)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有事于颛臾”的意思是__ C. 对颛臾有所举动____。
(3) “何以伐为”这句话的意思是__B.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4) “且尔言过矣”这句话的意思是___ A. 况且你的话错了___。
(5) “夫如是”的意思是_ A. 如果做到这样_____。
(四)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2)?及其无救而且穷也(3),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1) 这段话出自《张中丞传后叙》,它的作者是______代散文家_______ C. 唐/韩愈_。
(2) “虽避之他处何益?”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_ D. 即使躲到别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3)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意思是_A. 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且困难到了极点的时候(4) “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中“淫辞”的意思是_____ C. 歪曲事实的话_(5) 从这段话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作者对“二公”的态度是___ A. 赞颂_(五)世言晋王之(1)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2)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3)志!”庄宗受而藏之(4)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劳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乃凯旋而纳之(5)。
(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 B. 欧阳修____。
(2) 文章第一段中五个“之”字的用法与意思分类正确的是__ C. (1)/(2)/(3)/(4)(5)。
(3)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莫”的意思是___ C. “没有人”(4)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中的“及”的意思是____ B. “到…的时候”(5)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 A. “自己丧生,国家灭亡,被天下人所耻笑”(六)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1),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1) 这段文字出自___ A. 《前赤壁赋》___。
(2)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不同的用法和意思。
分类正确的是_ D. (1)/(2)(3)/(4)/(5)(3) “而卒莫消长也”中的“长”和“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藏”正确的注音是__ D. chang/zang ____。
(4)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中的“苟”和“虽”的意思是B. 如果/即使(5) 这些文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_ A. 达观_____(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的意思是D. “有利的时机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2)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__ A. “四面围攻,必定有遇到好时机的时候”(3)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_B. “(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B.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5)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____ D. “在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最重要”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