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园(区)热电联产规划编制要求(最新版)

工业园(区)热电联产规划编制要求(最新版)

工业园(区)热电联产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年×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1.1工业园(区)概况1.2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1.3规划编制原则第二章工业园(区)供热及电源现状2.1热负荷现状2.2热源现状2.3热网现状2.4供热管理2.5电源及电网现状第三章存在问题3.1供热设施3.2环境状况3.3供热管理体制3.4电源设施第四章工业园(区)热负荷与电负荷发展预测4.1工业园(区)内工业热负荷发展预测4.2工业园(区)内供热面积发展预测4.3工业园(区)内采暖热负荷4.4 工业园(区)内生活热水及空调负荷4.5工业园(区)内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汇总4.6电力发展空间第五章工业园(区)热源及热网规划布局5.1热源规划5.2热网规划第六章机组选型6.1拟定机组选型方案6.2汽量平衡6.3热经济指标计算6.4 污染物排放6.5建厂条件6.6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6.7 机组选型推荐方案6.8 新建热电联产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第七章环境影响7.1分析、预测和评估7.2对策和措施第八章社会效益8.1 节能环保效益8.2 社会效益第九章结论与建议9.1新增热电联产项目9.2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9.3对热网工程建设的建议9.4其它建议附图及附件前言[内容要求: 简述编制依据、目的、意义(结合目前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情况说明);任务来源;规划编制范围(原则上以1个工业园(区)为单位编制热电联产规划,当城市有多个工业园(区)时,也可以城市为单位合编1份热电联产规划报告);相关背景情况;参与编制单位等][工作要求: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工作应由地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由有咨询资质机构负责编制,规划报告应为编制单位各级审核签字的正式文本,并应附编制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彩色)及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彩色);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城建、环保、国土等部门,以及国家认可的热电行业知名专家(不少于5人)进行审定]第一章总则1.1工业园(区)概况[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概况和发展规划;简述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特征、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海洋及河流)、基础设施(铁路、公路、航空及码头)、经济结构与发展、能源消费及环境状况等]1.2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及批准情况;工业园(区)发展的方针、目标、性质、规模]1.3规划编制原则1.3.1指导思想[内容要求: 说明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如按照近、中、远期热负荷的需求,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及循环经济,贯彻“以热定电”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布局、优先改造、分步实施,实现环保、节能、效益统一的目标。

说明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本规划属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1.3.2编制依据[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国家有关热电联产政策及相关行业标准,及××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及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等(如果有,应写出文号)]1.3.3规划原则[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原则。

应本着各规划之间(如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等)协调统一,热源建设与工业园(区)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锅炉房供热为辅,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原则;热电联产规划应以城市供热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为基础]1.3.4规划范围、年限1.3.4.1规划范围[内容要求:简述本规划地域具体覆盖范围、界限等]1.3.4.2规划年限[内容要求:按照近期、中期、远期说明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年限的协调性,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年中的近期年限按规划编制年后三年,中期、远期应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第二章工业园(区)供热及电源现状2.1热负荷现状简介工业园(区)供热现状(工业、采暖分述;“现状”是指截至规划编制年的前一年底)。

2.1.1工业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分别简述工业园(区)内热用户的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过程、规模及耗汽情况现状,调研落实各热用户热负荷现状,填写表2.1.1]××工业园(区)现状工业热负荷统计表表2.1.1注:“热源名称”为现状供汽单位名称。

2.1.2采暖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内采暖面积和集中供热范围及现状;调研落实并汇总工业园(区)内现状采暖面积,填写表2.1.2]××工业园(区)现状采暖面积统计表表2.1.22.1.3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生活热水和空调热负荷现状,调研落实并汇总工业园(区)内采暖期及非采暖期现状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统计表,填写表2.1.2] ××工业园(区)现状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统计表表2.1.22.2热源现状2.2.1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现状[内容要求:对工业园(区)内现有热电联产项目的厂址、装机台数、容量、工业抽汽参数及实际供热范围(如有采暖亦应简单描述)等按项目分别描述,并填写表2.2.1]2.2.2按容量统计工业园(区)内锅炉现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锅炉房设置情况,分别按容量统计并汇总工业园(区)内现有锅炉房数量及单台锅炉容量,填写表2.2.2]2.2.3按燃料统计工业园(区)内锅炉现状[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内锅炉房设置情况;按锅炉燃料型式统计现有锅炉房数量及单台锅炉容量,并填写表2.2.3]2.2.4工业园(区)内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内容要求:计算并汇总工业园(区)内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填写表2.2.4] ××工业园(区)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统计表表2.2.42.3热网现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热网覆盖范围、管径、设计参数、主管布置走向、敷设方式、管网长度、建成投产时间、运行情况等]2.4供热管理[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供热管理模式和原则、热价确定原则或方式、热价情况等]2.5电源及电网现状[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所属城市行政管辖区内(特别是工业园(区)内)现有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变电站及电网等情况]第三章存在问题3.1供热设施[内容要求:分析工业园(区)能源结构、热源及热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能源结构可从热电联产、锅炉房、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现状热源份额来分析]3.2环境状况[内容要求:分析工业园(区)内污染环境的主要物质成分(烟尘、SO2、NOX、PM10)形成的主要原因,如:燃煤锅炉运行台数多,绝大部分锅炉无脱硫及除尘设施,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SO2污染环境等]3.3供热管理体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供热管理体制及热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4电源设施[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及其所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现有电厂、变电站及电网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工业园(区)热负荷与电负荷发展预测4.1工业园(区)内工业热负荷发展预测[内容要求: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工业园(区)实际发展状况,简述工业园(区)功能及工业结构发展规划,以及工业园(区)内在建、已核准及规划项目的热用户的产品种类、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用汽参数及耗汽量等情况,明确热负荷预测原则,分别预测近期、中期和远期工业热负荷,并填写表4.1.1、表4.1.2][工作要求:1、总汽量汇总时应按压力等级分类,并考虑同时率;2、近期热负荷包括现有、在建和经审批项目的热负荷]××工业园(区)工业热负荷预测统计表表4.1.1××工业园(区)工业热负荷增长统计表表4.1.24.2工业园(区)供热面积发展预测[内容要求: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按近期、中期、远期分别简述工业园(区)内人口、建筑面积等发展情况,并分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分别预测各期限内建筑物面积,填写表4.2]××工业园(区)采暖面积发展预测表表4.24.3工业园(区)内采暖热负荷4.3.1采暖热指标[内容要求: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结合工业园(区)现状采(W/m2)的确定原则,并暖情况,说明近期、中期和远期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值qh填写表4.3.1](W/m2)汇总表表4.3.1 ××工业园(区)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值qh4.3.2采暖热负荷[内容要求: 根据4.2供热面积发展预测及4.3.1采暖热指标值,计算近期、中期和远期采暖热负荷,并填写表4.3.2]××工业园(区)采暖热负荷汇总表表4.3.24.4 工业园(区)生活热水及空调负荷4.4.1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无生活热水时,无此节)[内容要求: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结合工业园(区)的具体(W/m2)情况,说明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值qh的确定原则,并填写表4.4.1]2)汇总表表4.4.1(W/m××工业园(区)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qh4.4.2采暖期生活热水热负荷(如果有)[内容要求: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工业园(区)的具体情况,简述工业园(区)在近期、中期和远期住宅及公共建筑供生活热水面积的确定原则,计算采暖期生活热水热负荷,填写表4.4.2]××工业园(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负荷汇总表表4.4.24.4.3空调负荷(如果有)[内容要求: 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工业园(区)的具体情况,简述采暖期空调热负荷及夏季制冷负荷预测确定原则,填写表4.4.] ××工业园(区)采暖期空调热负荷及夏季制冷负荷汇总表表4.4.34.5工业园(区)内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汇总热负荷[内容要求:综合4.3和4.4,按近期、中期、远期汇总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总热负荷表,填写表4.5]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汇总表表4.54.6电力发展空间[内容要求:根据电力发展规划及电源现状,简述近期、中期和远期电力缺口容量。

] 第五章工业园(区)热源及热网规划布局5.1热源规划[内容要求:根据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及各期限所需热负荷,按照先改再建,充分利用现有环保热源的原则,论述现有小机组、小锅炉改造或拆除规划;对工业园(区)周边8Km范围内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后供热、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的总的供热面积,按4.1、4.5确定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热负荷,合理分配各期限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实施拆除和改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所占供热负荷,确定各期限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总的热负荷,规划新增热电联产项目,确定每个项目近期装机台数及规划容量][工作要求:热网内的各类热源应统一规划、对同类负荷考虑联网运行、互为备用] 5.1.1小锅炉拆除原则[内容要求:明确××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拆除小锅炉的原则,如:容量范围、台数、燃料种类和拆除时间要求等][工作要求:集中供热锅炉房 (包括在建项目)应保留一定的数量作为调峰与备用] 5.1.2现有小机组拆除和改造[内容要求:列出工业园(区)内现有小机组的拆除、改造和保留计划][拆除和改造原则:小型抽汽和凝汽机组应按照“上大压小”的政策拆除和改造,小型背压机(含抽背机)经论证后可以保留;小型凝汽及抽凝机组可保留锅炉及发电机等设备,将汽轮机改造为背压机组供热运行]5.1.3 工业园(区)周边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分析(如果有现役纯凝机组)[内容要求:对规划工业园(区)周边距离8km范围内的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均需逐个分析其供热改造的可行性(要考虑机组剩余寿命),明确改造后每台机组可供热负荷(如供热参数、供热量、供热距离等),改造完成时间等]5.1.4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利用[内容要求: 列出规划区域内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项目计划][工作要求:应积极开发利用清洁燃料、可再生能源及余热供热,逐步提高其供热份额]5.1.5热负荷分配[内容要求: 根据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电力发展规划、小锅炉拆除改造计划、小机组拆除改造计划、工业园(区)周边现役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及4.1、4.5确定的工业园(区)热负荷,根据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的采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合理分配各种供热方式的热负荷值,并填写表5.5.5]××工业园(区)分类供热方式热负荷分配表表5.5.55.1.6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内容要求: 根据5.1.5热负荷分配中确定的热电联产项目新增热负荷,结合本节机组选型原则要求,明确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新建热电联产热源及其厂址规划位置(尽可能选择扩建厂址、减少新增项目数量、扩大单个项目规模);对各新增项目分别简述其拟装机容量、台数及可供热负荷等情况,填写表5.1.6][机组选型原则要求:工业园区内原则上建设公用热电厂,鼓励用热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机组选型应优先采用背压机组,当热用户较多且热负荷波动较大时,经论证允许配备1台高压参数抽汽机组满足热负荷调节需要;背压汽轮机组的容量和参数根据热负荷性质及大小确定,优先采用高压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