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域观察 50 篇1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益智区实地记录:陈灏霖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
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
只见,陈灏霖小朋友一个人站在旁边。
我就问他:“陈灏霖: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 他说:“我不想玩。
”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
评价:由于陈灏霖的父母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
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和他们一起玩。
只有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
2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秘密区实地记录: 走进秘密区,东东对陈可颖说:“我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
一下子,可颖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
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可颖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
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可颖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 可颖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
显得比较孤独。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3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建构区实地记录:陈宁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小男孩,思维很活跃。
今天,又到进区域自由游戏的时间了。
今天,陈宁正在搭建积木。
别的小朋友也想和他玩,他不愿意。
人家一拿积木,他马上动手打人,嘟着嘴巴,很生气的样子。
评析: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的玩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没有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的经验。
在幼儿园都是大家一起玩,当同伴提出要求一起玩的时候,他就非常不愿意。
人家一碰他的玩具,他就会认为这些玩具都是我的,你不能动。
结果就动手打人了,还非常的生气。
4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操作区实地记录: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不愿意和同伴交流。
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
冯嘉灏就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
我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摇摇头,并不说话。
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
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冯嘉灏之所以不懂得怎么样与同伴交流,是因为在上幼儿园之前讲的都是自己家乡的话。
一下子接触普通话,又不会说。
所以,很不适应,对自己又没信心,不懂得怎么样和别人相处、交流。
看到别人进区域玩,就不敢一起去玩。
5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操作区实地记录: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子小的小男孩。
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
只见,冯嘉灏小朋友一个人坐在位置上。
我就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看看我,摇摇头,我知道他是胆子有点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
于是我说:“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由于冯嘉灏的父母对他的关注很少,平时就是奶奶带他。
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
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敢上去和他们一起玩。
6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美术区实地记录:走进美术区,开始画画。
却陈志信不像其他的男孩子一样安静地在一处画画,反而和几个男孩子一起相互追逐,直到户外活动结束。
评析:陈志信有时很文静,不够大胆。
有时很活泼,户外活动时,他跑的最快,说话声音也很大,老师没有去制止,目的是让他能够更加自信,勇敢一些。
7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秘密区实地记录:个秘密”社会领域的活动。
教师出示传话筒,告诉幼儿这是神奇的传话筒,说的话只传到好朋友的耳朵里,老师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
一下子,成成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
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成成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
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成成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成成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
显得比较孤独。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8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表演区实地记录:在小剧场表演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愿意上台表演,可是Andy 有点害羞,尤其看到爸爸妈妈来,他就更抗拒在大人面前表演。
评析:黄以心是个很腼腆的小孩,但是最近我们班组织的这个活动,他进步了不少,那天爷爷奶奶来接他,他就开始愿意在我们面前表演了9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自然角实地记录:在我们自然角里来了一样东西。
当我把它拿出来给小朋友看,然后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么?”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摇摇头,说:不知道。
被我料到啦!呵呵~~~~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干的海带。
干的海带小朋友一般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就开始了我们的认识过程。
评析:幼儿对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里去开展一切的教学活动。
10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地点:编织区实地记录: 编织区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的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的地方,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几股玉米皮,就乱七八糟的编起来;梁慧楠小朋友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
评析: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迹象,我采取了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并给幼儿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面对困难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的又快又好,基本没有断头的现象。
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织的那么投入,拿着自己的作品快乐的玩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11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目的:娃娃家角色的分配观察对象:第三组玩“娃娃家”的五位幼儿小萌、姜文煦、谢雨、王梓彦、程传捷8 ∶ 30 8 ∶ 50 区域活动时间观察地点: 小一班教室——“娃娃家”区域观察实录: 今天是第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
娃娃家的角色牌有五个,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
孩子们进区后, 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 “我要当妈妈, 我才不想当奶奶了” ,原来是小萌和姜文煦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 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
我一走近, 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小萌和姜文煦: “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小萌抢先回答: “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
”姜文煦也说: “我也喜欢当妈妈当奶奶不好玩。
”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我就对娃娃家的宝宝说: “那我们先来朗诵刚学过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儿歌吧! ”孩子们马上大声的念起了儿歌,儿歌念完,我马上问: “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爷爷”王梓彦说: “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
”“爸爸”谢雨也在一边补充道: “还有小朋友呀! ”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 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 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 ”小萌点点头说: “我也觉得。
”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 “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 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 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
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 “爷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 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
”我又看看小萌和姜文煦说: “老师提个建议, 今天小萌来当‘妈妈' ,姜文煦当‘奶奶' ,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 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当的好? 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 小萌最终当上了“妈妈” ,姜文煦当上了“奶奶”。
刚开始“奶奶”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 “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分析:1.孩子们到娃娃家, 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已有三位小朋友自己分配好角色, 戴好了角色牌。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
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 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 相比之下, 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
所以当有“妈妈”和“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 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 两个孩子都争选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 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选角色牌。
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 这也与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 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 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 我及时的用念儿歌的方式, 让孩子停止了争吵。
并加以提问, 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 , 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 但当孩子的投入到游戏当中的时候, 能马上忘掉不开心, 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角色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 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 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角色的轨迹,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
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 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 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帮助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 学会克制自己, 遵守规则。
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 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12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活动目标】1、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材料准备】音乐区:钢琴、铃鼓、响板动手区:编制板、细纸条认知区:小动物图片若干实践区:火腿肠,小刀游戏区:娃娃家所需材料计算区:数字卡片、计算题板、水笔探索区:鸡蛋若干生活区:筷子、小碗、菜、鞋带【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玩区角活动吗?(在上次的活动中王定涣学会了系鞋带的本领,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了磁铁的许多秘密)2、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