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73~78页信息窗1。
【教材简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基本完成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运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大胆猜想、积极思考验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数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配乐播放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图片,请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长城天坛故宫布达拉宫九寨沟兵马俑)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导入:(课件呈现情境图)谈话:青铜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处?(这个问题谁会解答?30×7/10口算一下等于多少?同意吗?反应真快,还有别的问题吗?)自然遗产有多少处?其他遗产有多少处?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其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板贴)(很有价值,老师把它记录下来)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板贴)……小结:前面这3个问题,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我们重点来解决后两个问题,其他的课下与同学一起研究好吗?【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自主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即让学生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又顺利引出新知。
二、探究方法,分析比较(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初步感知运算顺序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提问:要求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课件呈现条件和问题)北京天坛公园的占地面积约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反应真迅速,自己读一下这个题目。
谈话:这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做在本子山个,做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2、组内交流,明晰思路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3、组间交流,归纳方法谈话:哪个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学生可能出现:做法一:分步解答272×1/4=68(公顷)68+4=72(公顷)用分步做的,有其他不同的做法吗?做法二:列综合算式解答72×1/4+4=68+4=72(公顷)提问: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天坛公园的1/4是多少)再求什么?计算时,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乘法而不是先算加法?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迁移、类推到分数,可以吗?老师把发现记录下来。
(板书:整数运算顺序分数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小结: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出天坛公园的1/4是多少,再求故宫的占地面积,所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贴)(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再次感知运算顺序谈话:刚才大家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1987年,天坛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在我国像这样的世界遗产还有多少处呢?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课件呈现)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7/10,自然遗产占2/15,其他遗产占1/6。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很会学习,看到题目自己读起来了,其他同学也小声的读一下。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你能列一个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看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不同的做法。
2、组内交流,明晰思路谈话:教师发现多数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想法跟你的组员交流一下,好吗?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
3、组间交流,归纳方法谈话: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出现一下两种方法:方法一:30×7/10+30×2/15=21+4=25(处)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先用30×7/10求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处,再用30×2/15求出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多少处,再相加算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追问:要先求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所以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方法二:30×(7/10 +2/15 )=30×25/30=25(处)提问:这样列式可以吗?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这种方法师先求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在求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课件出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再次分析数量关系。
追问:这道题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转化成求3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一个单元学习的,借助线段图分析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以后要灵活应用。
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要先求出自然呢遗产和文化遗产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所以计算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结:在这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观察这三个算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三、猜测验证,沟通联系1、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谈过:同学们再来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发现以下想法:想法1: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追问:既然结果相等,可以把这两个式子用等号连接吗?想法2: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追问:仅仅这一道题能说明吗?应该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交流。
小结: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2、回顾梳理其他运算律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问:除了乘法分配律,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结合学生回答。
教师相继用课件呈现。
追问: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使用吗?学生在小组内回顾、整理。
明确: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律沟通,并通过举例验证、回顾梳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观察、对比体验中,发现整数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运算,既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又沟通了知识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练习。
1、计算1+2/3×9/10 3/8÷(1/2-1/4)5/11×17+6/11×17 (2/3-1/4) ×12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重点说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2、解决实际问题(1)沈阳故宫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占地面积比北京故宫的1/8少3公顷。
北京故宫占地约72公顷,沈阳故宫占地约多少公顷?(2)北京故宫博物院师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它的藏品大约有100万件,其中约3/5为皇家收藏,其余的是社会捐赠和个人收购。
社会捐赠和个人收购平均每种方式大约多少万件?【设计意图】本环节从针对性练习到情境应用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既巩固了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又解决了和情境密切相关的素材,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归纳总结,凝练提升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过程中完成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回顾、总结:学会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受?总结: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非常开心,这种全面整理知识的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方法用在今后每一节课、每一单元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全课小结,全面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方法和体验感受,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建构知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