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三角形是 直角 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B
组
6.已知在 Rt△ACB中,∠ACB=90°,AB-BC=2,AC=4,以 △ABC三边分别向外作三个正方形,连接DE,FG,HI, 得到六边形DEFGHI,则六边形DEFGHI的面积为 74 .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3. 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左、
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
了下图. 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
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 020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
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D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7. 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DE= 1 m(如图),将它往前推送6 m(水平距离BC=6 m) 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F=4 m,秋千的绳索 始终拉得很直,求绳索AD的长度. 解:设秋千的绳索长为x m, 则AC=(x-3) m. 在Rt△ACB中,AC2+BC2=AB2, 所以x2=62+(x-3)2, 解得x=7.5. 答:绳索AD的长度是7.5 m.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第2课 勾股定理的证明及简单应用(2)
A
Hale Waihona Puke 组1. 如图,一木杆在离地面5 m处折断,木杆顶端落在 木杆底端12 m处,则木杆折断前高为( A ) A. 18 m B. 13 m C. 17 m D. 12 m
2. 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B=15,则正 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C ) A. 150 B. 200 C. 225 D. 无法计算
A. 1
B. 2 019
C. 2 020
D. 2 02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4. 木工做一个长方形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60 cm,宽 为32 cm,对角线为68 cm,则这个桌面____合__格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 5. 已知|x-6|+|y+8|+(z-10)2=0,则以x,y,z为三边的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勾股定理的证明》ppt人教版1
C
组
8.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 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 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 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中, ∠ACB=90°,AC+AB=10,BC=3,求AC的长. 若设 AC=x,则可列方程为 x2+32=(10-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