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基础》模拟试卷ABCD

《法律基础》模拟试卷ABCD

华东师大学网络学院《法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一、单选题(20分,每题2分)1.甲接受乙的委托,完成作品创作,但双方未就著作权归属问题达成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 A )A.甲B.乙C.甲和乙共同所有D.甲和乙抽签决定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B )A.1年 B.2年 C.4年 D.20年3.依我国继承法,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C )A.可为代位继承人B.可以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C.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D.仍没有继承权4. 我国婚烟法规定,下列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的是( D )A. 婚后妻子的工资、奖金B. 婚后丈夫的生产、经营的收益C. 婚后双方的知识产权的收益D. 丈夫婚前的一套房子5. 被继承人生前按时间先后分别立有自书遗嘱、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和口头遗嘱,容相抵触,则( B )A.以自书遗嘱为有效遗嘱B.以公证遗嘱为有效遗嘱C.以代书遗嘱为有效遗嘱D.三份遗嘱都无效,遗产以法定继承方式进行6. 下列属于人身权中人格权的是( A )A.名称权 B.发明权 C.著作权 D.监护权7.王某曾因抢夺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02年6月刑满释放。

后来王某又因抢劫罪被捕入狱,王某在_________时间能够成为累犯。

( B )A.2005年6月B.2007年6月C.2006年6月D.2008年6月8.某驾车前发现汽车车闸有点失灵,考虑道路宽敞,路程又不远,就将车开走,路上将行人撞成重伤,某的行为是___________犯罪。

( C )A.疏忽大意的过失B. 间接故意C. 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故9.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D )A. 不负刑事责任B. 应付刑事责任,但应减轻处罚C.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处罚D. 应负刑事责任10.王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诽谤他的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王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

依照刑法规定,对王某应如何处理?( D )A.应当从重处罚B.应当从轻处罚C.应当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的制度。

2.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3.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叫犯罪预备。

4.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5.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实现犯罪目的。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什么叫犯罪主观要件?试简述犯罪主观要件的种类。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可能引起的危害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

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两种。

犯罪故意又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2.离婚有哪两种方式?各需要什么条件和程序?(1)协议离婚。

夫妻双方就是否同意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均达成一致后,到民政局登记离婚。

(2)夫妻双方就是否同意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任何一方面打不成一致,就只能到法院起诉离婚。

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准予离婚。

3.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侵害的真实性;;防卫的时间性——防卫不适时;限度的必要性;打击对象的针对性;防卫目的的正当性。

四、案例分析(共30分,每题15分)1.受害人甲(女,60岁)独自一人从离家不远的一家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取款2万元。

当她把钱装进信封后离开银行时,被告人乙(男,17岁)从其身后将信封偷走,乙正要逃跑时被甲发现,甲立即大声呼喊抓贼,路人丙见状紧紧追赶,乙为摆脱丙的抓捕,利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丙刺成轻伤。

后丙在路人丁的帮助下将乙抓获。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充分说明理由: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如何定罪?如何量刑?2.甲、乙、丙、丁、戊五个初中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追逐嬉戏,其中一个学生撞倒在路边行走的70岁老人王奶奶,但无法确定到底是谁撞了王奶奶,王奶奶摔伤骨折,花费医疗费16000元。

试问,王奶奶的损失应向谁要求赔偿?为什么?答:1.(1)乙本为盗窃罪,但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故转化为抢劫罪,应按抢劫罪定罪。

(9分)(2)因乙为未成年人,因此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6分)2.(1)共同危险行为(9分)。

(2)甲乙丙丁戊承担连带责任(6分)华东师大学网络学院《法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B)一、单选题(20分,每题2分)1.以下遗嘱形式中,不需有2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是( A )A.自书遗嘱B.口头遗嘱C.录音遗嘱D.代书遗嘱2.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年龄是( C )A.男20周岁,女18周岁 B.男20周岁,女20周岁C.男22周岁,女20周岁 D.男22周岁,女22周岁3.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B )A.受孕 B.出生 C.年满10周岁 D.年满18周岁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B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C.可以加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5.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何种罪应负刑事责任?( C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劫罪 D.走私罪6.我国刑法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为故意杀人罪的主体须年满( B )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7.犯罪行为侵犯某种社会关系时直接遭受影响的人或物是( B )A.犯罪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主体D.犯罪构成8.下列______项目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

( D )A.罪刑法定原则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C.罪刑等价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9.我国法律规定,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属于法定继承人中的( B )A.第一顺序继承人B.第二顺序继承人C.第三顺序继承人D.第四顺序继承人10.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是______人。

( B )A.完全行为能力B.视为完全行为能力C.限制行为能力D.无行为能力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公民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

2.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叫犯罪预备。

3.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4.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著作人身权包括哪些种类?(1)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

(3)修改权,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什么是一般累犯?构成一般累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再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前罪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5年之。

四、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1.甲欲毒杀其妻乙,趁乙不备时在其碗投入剧毒药。

乙中毒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甲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妻,急忙将乙送到医院。

经抢救乙终于脱险。

问题:甲的行为是何种性质的行为?应如何处罚?为什么?2. 甲的丈夫乙自2002年1月外出打工后一直下落不明,2007年经甲申请,法院依法判决宣告乙死亡。

不久,甲、乙二人的女儿丙由丁合法收养。

2009年甲与戊登记结婚。

2011年乙突然回家,法院依法撤销了对其的死亡宣告。

现乙主与甲自动恢复婚姻关系;并告知丁,当初收养丙未经其同意,完全由甲一人作主,是无效的,主解除此收养关系。

问题:乙的上述两个主是否成立?为什么?3.董某父母均为农村教师,对其管教较严,很少给其零花钱。

董某后因小事离家出走,流落在外,衣食无着,开始以盗窃为生。

后在一次盗窃中被抓住。

审查中,董某供出其在一年共盗窃他人财物100多次,价值人民币约2万多元。

经查,董某只有l5周岁。

问题:董某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答:1.(1)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

(6分)(2)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应当减轻处罚。

(4分)2.不成立。

(4分)宣告死亡产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法律后果,婚姻关系自动终止。

由于甲已经再婚,其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甲乙的婚姻不能自动恢复;丁对丙的收养是履行了合法手续的,甲作为丙的合法监护人,在自己无能力抚养丙的情况下,可以送养,因此丁对丙的收养受法律保护,在收养关系没有依法解除之前,乙不能要回丙。

(6分)3.不构成犯罪。

(4分)因为董某只有15周岁,按照刑法相关规定,15周岁的未成年人对自己的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6分)华东师大学网络学院《法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A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D.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B )A.10年B.50年C.30年D.40年3.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C )A.不能作为继承人,除非被继承人没有其他任何继承人B.不能作为继承人,但可分得适量财产C.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D.可以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4.犯罪客体是指( D )A.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B.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的结果C.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D.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5.中学生A于1989年4月5日出生,2007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2009年1月2日被捕。

A的行为( C )A.应负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6.甲为了杀害乙,与丙相约,并连续两天跟踪乙,考察其生活规律,甲的行为属于( D )。

A 已着手实行犯罪B 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行为 D 犯意表示7.在我国,不满( C )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A.16周岁B.12周岁C.10周岁D.14周岁8.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