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编制依据1、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目标:引入交通行业工程质检员、试验检测员、浙江省公路施工管理员等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结合国家测绘局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与省内特级企业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合作,确定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研究专业定位,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标准;3、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注:以上职业资格培训证书至少获得一项。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岗位生产能力,具有较强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职业技能,能在所在岗位进行熟练操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工程测量与放样、路桥工程施工、工程常规试验与检测、工程材料试验、工程常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编制、工程现场管理等相关专业技能。
能正确运用国家现行标准、设计规范、规程解决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勘测设计、养护、试验检测、工程监理等技术问题。
通过培养,使学生获得适应交通行业职业岗位需要的各项职业能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我院毕业生具有参加工程生产的职业资格。
三、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课程设计从交通土建类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通过对交通企业从事测设、施工、检测、监理等岗位必须具备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认知的顺序,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遵循“职业性、规范性、实践性”为原则,以“学工一体、校企融合”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核心,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载体,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施工、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资格技能实训与素质要求、知识结构等关系,糅合各职业技能要求,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是从“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施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符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与考核评价相结合、技能培养与素质培养一体化”。
(1)目标设计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国家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通过开发项目课程,重组、整合课程内容等,将施工、检测、管理等岗位的有关应知、应会内容融入本课程,把岗位适应性培养、操作与动手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项目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内容设计基于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以证书考核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本课程按照工程建设的基本顺序即工程勘测、施工(检测)及监理等工作环节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四个学习情境:①公路施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②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③工程测量员培训,④工程监理员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
通过试验检测员的培训,分别掌握《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等科目知识及岗位操作能力。
通过测量员培训掌握公路工程的测量、数据处理、仪器设备维护知识。
通过工程监理员业务知识培训,使学生全面了解监理制度及相关规定,系统掌握工程监理理论及相关知识,进一步明确监理员的岗位职责,提高学生的监理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适应监理工作,为走向监理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项目设计以证书考核的需要组织教学。
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结合证书考核要求,组织有一定工程经历的老师,综合多门课程知识,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辅导,要求学生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考取相关证书。
(4)考核评价设计以取得相应证书为根本目的和评价标准。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用职业能力表达课程目标,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通过理论与实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解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1.能力目标➢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测量员岗位;➢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试验检测员岗位;➢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监理员岗位;➢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施工员岗位。
2.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思想观点;➢具有系统化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职业资格技能实训2.课程内容要求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备注:课程7个子项目考核均合格才能达到子项目总评合格(即任一项目考核不合格,总评即为不合格)。
7个子项目总评成绩占50%,综合考核成绩占50%。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考核方式:参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大纲》2009.《材料试验》、《工程检测》、《交通工程》各科总分均为150分,上机答题部分100分,60分合格;实际操作部分50分,30分合格。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鉴定时间: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min;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时间为120min。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六、实施建议职业资格技能实训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通过课程设计方案、工地现场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训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路桥涵工程地基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和创新。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进行常用原材料及混合材料检测、常用混合材料组成设计。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产实践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多媒体、投影和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通过电子讲稿、现场图片、录音、录像等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网上资源和网上答疑实现学生的课后复习。
帮助学生熟悉工地现场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一线。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学评价(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程设计、平时测验、试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3)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教学设施与实训环境校内应有“多媒体教室”、“土工试验室”、“地质实训室”、“沥青实训室”和“建材实训室”等。
6.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目的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考核原则➢体现高职“教、学、做”结合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
(3)考核形式参加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证书考试。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施工员培训教材:1.文德云.《公路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刑凤歧.《公路工程定额与统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贺晓红.孙重光.《公路工程材料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张美珍.《公路工程试验与检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5.刘培文.《公路施工测量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文德云.《公路施工安全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试验检测员培训教材采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及相关规范等,具体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8.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9.公路路基现场测试规程;10、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