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精稀文物真的不多!收藏需谨慎|明清瓷器鉴定真知堂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瓷器鉴定真知堂:
我们现在说的文物,以前哪,不叫文物,叫古董,又叫骨董。
一般而言,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历朝历代只有经济发达,国强民富的阶段,才会出现大的古董收藏热潮。
宋代是一个,明晚期是一个,民国又是一个。
这古董收藏,是到了一定时间阶段才会兴起的玩意。
特别容易出现在一个国家由穷变富的大转折时期。
以前有句俗话说,“男人三件宝,皮鞋皮带和手表”,现在看男人恐怕就不是这三件宝这么简单了。
明青白玉夔凤纹子刚款樽
人是个世俗的动物。
有钱了先要吃好的,然后要穿好的,再要住好房开好车。
又是喜欢攀比的动物,比完车子比房子,比完房子比啥呢?比墙上的装饰品。
所以,书画,瓷玉杂项,就是最好的攀比物。
这也是近年来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火爆(正规市场),不少巨商大贾也加入收藏大军的根本原因。
现在又有个新俗语出现了,“手上没有个串,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文玩手串近年来可谓如日中天。
以前收藏家们只要玉器,那珠子真真看不上。
现在呢,什么西玛,唐球,价格都好几千上万。
都是以前咱们不要的玩意,你能想得到?
明嘉靖斗彩折枝花卉八卦纹三足炉
所以啊,盛世收藏古董,前提是您得先脱贫致富了。
玩古董,就是玩文化。
想收藏,先得有文化。
啥也不懂,就指着这个瓶子罐子一下子价值几百几千万一夜暴富,我说您哪,还在梦里呢!
且不说民间盛传,汝窑有多少多少万件,元青花不计其数。
我只说几点,汝窑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一般学界公认大概只有20多年时间烧制,且都为皇帝贡品。
北宋时期这玩意也不是天天烧,作坊也不大。
不停的烧,一年能烧多少件?历经靖康之变,金灭北宋,蒙古灭金,金数次迁都,元灭南宋,明灭元,李自成灭明,清兵入关灭李,几百年战乱下来,还能保存多少?按照民间的说法,那河南地下随便挖个坑就是汝窑!汝窑遗址没被发现之前,农民伯伯也种地也盖房,就没发现过一件。
汝窑遗址被发掘之后,满世界都是农民挖出来的汝窑了,你信吗?我不信。
有空去河南走走看看吧,你养活了多少烧仿古瓷的工人和老板还有贩子!当然不是说真的一件都没有。
有!问题是你得认识!
宋青玉卧鹿
地下古墓其实很少出土名贵瓷器。
以元青花瓷器为例,据有关部门近年来统计,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资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窖藏、墓葬、遗址和窑址。
自建国至今,元代出土有元青花的窖藏大致有16处,共出土元青花84件。
元代墓葬资料不是很多,共14处,其中出土元青花的更少。
还有些明初墓葬中也出土有元青花,共20件。
遗址共2处,出土元青花4件。
窑址4处,出土残片若干,没有完整器。
以上共计122件出土元青花,含残器修复。
窖藏出土为主,一处窖藏平均出土5.2件,墓葬平均一个墓只出土1.5件。
这些出土元青花的墓葬,一般都是明初王墓或者公侯驸马之类高等级贵族大墓。
元青花的稀少程度可见一斑了。
所以,其实市面上铺天盖地的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瓷,元青花瓷,宋
明-鸳鸯钮龙柄壶
代五大名窑,应该说99%都是仿品。
因为这些文物,当时就极其珍贵稀罕,根本数量不多,后世才视同拱璧。
比如集邮的都知道,发行量才是这种邮票是否值钱的根本!当年的猴票只发行100万枚,每枚8分钱,也就是总共才8万块钱面值。
当时绝大多数就被当做普通邮票寄出去了(当时还很少有人集邮),所以品相好的猴票
就贵,因为稀少。
我玩邮票的时候(80年代末期)猴票就值好几百块钱了一张,你说到现在。
汝窑当时以玛瑙为釉,古代玛瑙价值可比现在高太多,辽代文物里大量的王室首饰都是玛瑙,玛瑙当时属于硬通货!元青花,永乐宣德青花以苏麻离青绘画为装饰,这玩意出于外国,“回青者,出外国,其价初倍黄金”,用苏麻离青绘画等于用2倍的黄金绘画,还画的那么浓墨重彩,你说这瓷器当时能值多少钱?能换几所宅子?能有多少产量?
明永乐-甜白釉梨式壶
中国人速来都有传家宝的习惯。
这宣德青花,在明晚期的时候,就已经和汝窑等肩了(元青花已经绝迹),万历时期,御前有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对,值钱十万!也就是100贯,100两白银到150两白银,10-15两黄金。
你想想,能拥有这些名贵瓷器的都是什么人?
清初一个墓出土了几件斗彩瓷器和若干件和田玉器,墓主人是个小女孩,黑舍里氏。
她是谁?“淑女黑舍里氏法名众圣保,皇清光禄大夫、辅政大臣、一等公文忠索公、一品夫人佟佳氏孙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愚菴索公、一品夫人佟氏长女也。
”她们家历来出皇后,她是清初辅政大臣索额图的孙女。
这个墓当时轰动一时,本文所配图片均为此墓出土。
明万历五彩花鸟纹洗
看到这里,您搞明白了吗?古墓根本不像电影电视剧里那样,里面都是金银珠宝。
越是到后代,墓葬的规格越小。
宋代皇陵金代皇陵早被蒙古人盗掘一空,辽代皇陵早就丧于金人之手。
一般达官显贵墓里,根本没有太多的陪葬品,有,也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除非他本人就是收藏家!家境巨富!所以,别听人讲故事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珍贵瓷器陪葬在地下,有,也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
遇到天灾人祸,能保存下来完好无损的都是凤毛麟角了。
说到这,您明白为什么那些国宝帮被人诟病,好似过街老鼠了吧!
如果你也对中国古文化感兴趣。
真东西不多,精品更少,看到了,如果你财力还够,自己喜欢,不影响生活,不影响夫妻感情,那就收一两件吧。
毕竟我们这一代人,能给后人留一点东西的机会也不多了。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