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51 邓中甲配伍特点重在补涩,辅以清利。
刚才讲到易黄汤的结构,它重在补涩,辅以清利。
治湿热带下,一般以清热利湿为主。
这方特点建立在,它带脉、任脉和带下关系这个理论,傅青主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它是以补涩为主,辅以清利。
而这方呢,在临床上的确很有效果。
治湿热带下很多,妇科老师很爱用易黄汤,很有名。
所以在历来书理论探讨里,欠缺一些,到目前出来的教科书,包括很多教参,结合傅青主自身理论的探讨,多是针对性不够强。
或者不是很深入的。
这方面我还收集过一些书,看过这个。
运用现在范围越来越宽,除了妇科用,其它内科也用。
从临床观察的病例报导很多,它治疗蛋白尿,它本身有泌别清浊的作用,所以对像蛋白尿,它泌别清浊,在治疗方面病例报导不少。
所以不仅仅是妇科湿热带下方面运用。
辨证要点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
随证加减湿盛,加土茯苓、苡仁;热重,加苦参、败酱草、蒲公英;带下日久不止,加鸡冠花、_回头。
这方清利湿热的作用,不是太大。
所以湿重的,还可以加一些利湿药;偏热重的,可以加清热药,这是在这个方的基础上,这五味药基础上可以加味运用的。
带下时间长,还可以加强收涩作用。
第九章安神剂从适应病证来说,主要治疗心神不安。
当然包括以失眠为常见症状,但往往也包括了剧烈地心烦,兼有这种心悸,甚至于怔忡,这些常见表现,都是安神剂主治里的主要临床表现。
但由于神志不安,它可以有虚证、实证。
实证那是由于比如五志化火,引起了心肝的阳热亢盛,热扰心神,造成心神不安,也可以兼夹有秽浊、痰浊这一类,引起心神不安。
如果瘀血和热相结,瘀热互结,扰乱心神,甚至于闭阻心窍,也可以导致心神不安。
这里就是说谈了一些心神不安造成原因,偏实证的有一部份,总的和热有关,和痰瘀这一方面有关。
虚证,有心的阴不足,血不足,总的阴血不足,造成心失所养,心神不安,但如果单纯血不养心,可以引起出现心神不安,兼有血虚证像,阴不足,除了心神不安以外,它还可以有阴不制阳以后,虚热现象。
治疗方面,偏于实证的,多以镇心安神为主。
实证、热证,它同时也要伤耗阴血,所以在治法方面,镇心安神,同时要结合滋补阴血,补充因热造成的阴血不足。
虚证方面,心血不足,心血来源于肝血,所以有血虚而引起的心神不安,都心、肝同治。
有阴虚导致心神不安,都心肾同治。
因为阴的根本在肾。
这一节选择的代表方剂,重镇安神。
以朱砂安神丸为代表。
虚的要滋养安神,滋养安神分别从心肝血虚型的,和心肾阴虚型的各选一个。
所以是治疗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这种心肾阴虚有虚热的补心丹,和心肝血虚,血不涵养心神,心神不安的酸枣仁汤,作为代表。
第一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证的产生,很多和情志有关,五志化火,特别是一种情志不遂,造成气机郁滞,气郁化火,由肝火引以心火。
有就是木能生火。
母病及子,造成心火亢盛。
心火亢盛引起心神不安,这是实证,偏实证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
心火亢盛可以引起阴血的不足,造成心神心体失养,这类病证,开始可能是实证,多数情况下是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所以它伴随有热扰心神,涉及到热郁胸膈,所以心中懊恼,失眠、烦躁。
伴随有心悸,怔忡。
这是心火亢盛的一个实证的一个主要表现。
阴血不足,可以加重这种心火,但是整个朱砂安神丸证,主体上是一种心火亢盛。
由心火亢盛伤阴血,时证为主。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阴治法体现三个方面,1.镇心 2. 清热 3. 养阴。
所以有的说它镇、清、养三法。
方解历来对君药的讨论不统一。
李东垣自己说朱砂为君。
但也有很多说黄连为君。
所以最好是朱砂、黄连结合为君。
体现镇、清的结合。
因为心神不安根本来讲,是心火偏亢。
所以持有朱砂作君药的一个看法。
就是说它本身清心、镇心结合的。
和黄连配合,清心力量更强。
臣药当归、生地,养血养阴结合,考虑到心火偏亢,伤耗阴血。
炙甘草保护胃气,考虑朱砂,硫化汞,容易伤胃,有一定毒性。
所以用甘草能缓和毒性。
又能协助当归、生地扶正。
朱砂安神丸作成丸剂的,服用时间不宜过长。
中病即止。
达到一定效果就停。
因为汞剂,怕积蓄以后有毒。
朱砂安神丸多次被国外提出来,朱砂不能入药。
但目前来说,这个方作为一种治法代表,还没有把它停止。
一般用量比较小,强调它服用时间不能长。
重镇安神,包括像磁朱丸,生铁落饮,都属于重镇为主的一类方剂。
配伍特点泻偏盛之火以治标(主)补不足之阴以治本(次)标本兼治,清中有养。
体现了镇清养三法。
运用辨证要点失眠、心悸、心烦,舌红,脉细数。
心火亢盛(病程较短的)而阴伤不甚之失眠常用方。
随证加减1.夹痰:常见,加瓜蒌、竹茹、远志、菖蒲。
夹痰有时反应热像突出来不见得,但是凡是涉及到心神病变的,夹有痰浊以后,治疗时间都比较长。
兼痰的一般可以,理论上这个方加上清热化痰药。
痰会蒙蔽心窍,远志、菖蒲开窍。
用这个方的思维方法,清养结合,以清为主。
不用朱砂,有些人这样用。
痰浊,一个可以引起心神不安,也可以引起心窍闭阻,这里用远志、菖蒲实际上是防止痰热蒙蔽。
远志、菖蒲能交通心肾。
远志、菖蒲如果再加郁金,开窍作用非常好。
临床上西医都觉得中药很重要,还有这个作用。
比如西医疾病的后期,他热,可能有虚热,因为像有些癌证到后期,又兼有一些外感因素,本来癌症后期人正气就很差,又兼外感以后呢有发热,热并不太高,但是痰浊很重,苔腻,时时昏迷,它并不是脱证。
这种它要躁扰,要疼痛。
我们在台湾遇到的病例,西医的处理,一痛就用吗啡一类的镇静,一用上,昏迷,一用就昏迷。
昏迷了,西药的方法就对证了,就等他醒了。
后来我们说这个要开窍,原来辨证开的方里,就加远志、菖蒲、郁金。
那个很灵,吃了以后,很快就能醒过来。
我们也没想到,那个效果很快。
一醒过来,隔两天,又痛,一痛西医要上镇静剂,一止痛又昏迷。
还有一个病人,因为好几个病人到晚期都用过这个开窍方法。
有个很典型的病人是连续四次昏迷,都是在配中药里,他家属都知道,原来开的药,不用坐车到医院去,电话里说,邓老师,是不是又昏迷了,加菖蒲、远志、郁金?我说你都知道了,用量就同上回用量。
用了就能醒来。
当时就觉得西医遇到这个,包括一些小孩,动风、抽搐、惊厥、昏迷,大多用镇静剂,我们说需要开窍。
所以治法上两个不同的。
所以对心神病变,要双向考虑,痰热可以造成心窍闭阻,神昏。
痰浊重,神昏还重。
也可以造成痰热,造成狂躁。
痰火扰心就狂躁,那也是心神不安。
如果单用远志、菖蒲这类,豁痰、涤痰这些,也可以治疗开窍。
后面再讲开窍剂运用。
2.易惊:加生龙骨,生牡犡。
(龙骨,牡犡也安神)3.心烦盛:加栀子、连翘、莲子心。
(清热药,用于心火旺,心经热重)4.失眠多梦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镇惊安神和养心安神结合,一般来说阴血不足的因素多一些)使用注意1.一般不作煎剂,朱砂含硫化汞,剂量,每次小于1g ,不宜多服,久服。
2.脾虚或阴虚较重者不宜使用。
(用朱砂伤胃)第二节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都是临床常用方。
天王补心丹这个证候产生,往往是由心肾的阴虚。
有的提阴虚,有的提阴血的不足,它侧重是在阴伤。
所以天王补心丹传说当中,有来源不同,有的说这个方是一个和尚念经,(应该是道士),课诵劳心,说明是很用功,造成阴血内耗,所以发生原因往往伤心肾的阴血。
阴血内耗以后产生虚热,所以造成既有心肾阳虚,又有虚热内扰,发生心烦、失眠。
心体失养可以心悸怔忡,根据心经有热的程度不同,严重的可以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补心丹证,历来认为跟情志引起内热,伤阴,阴虚又产生火旺,这个火可以比较重的。
但有的写的,光是有一点点虚热,而是以阴血不足为主。
不同教材写的程度不同。
临床上这种伤阴之后的程度,虚火的程度可以有差别。
那看你调整药物。
也有的传说当中,说天王补心丹,有说和尚,有说道士,念书多了,念经念得很勤劳,作个梦,天王托梦给他,很怜悯他,告诉他这个方。
吃了就好了。
所以他还是一种传说不同地方来的这个,共同点,课诵劳心,暗耗阴血,阴血不足,不能滋养,产生虚热,这是这证候产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舌红少苔,脉细数,也是比较典型的阴虚有热的特点。
功用清热,养血安神。
方解这个方是个附方。
药味较多。
方义分析当中,有几个重点。
这方君、臣药合起来,生地、麦冬、玄参,就是相当于增液汤,养阴清热的基础方。
结合天冬,侧重于滋补肾阴。
体现针对阴血暗耗是为主的。
所以补心肾之阴血。
佐药1,涉及到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包括可以心悸,都是阴血不足以后,不能涵养心神,或心体失养。
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滋养安神主要药物。
枣仁本身也能养肝血。
柏子仁养心安神,还能补脾。
当归丹参使全方养阴补血相结合。
而且这方比较凉。
其中当归偏温,当归丹参能够活血,使凉而不郁。
人参茯苓,这里茯苓可以茯神,是养心安神常用药。
这方用朱砂为衣,外面裹一点朱砂,也就是整个滋养安神为主。
结合一点镇心安神。
现在很多这个方,不用朱砂,还是滋养为主。
桔梗在方义分析中一个重点,因为用来作使药。
载药上行,使药力缓留于上部。
因为它叫天王补心丹,病位以心为主。
这是一个使药运用的一个例子。
以舟辑之剂,引经报使。
整张方是属于养阴力量较大的,偏于补。
可以心脾肾兼顾,又气血兼顾。
如果脾胃比较差,这方容易碍脾胃,所以服用也不适合久。
配伍特点滋阴补血治其本,养心安神治其标,标本兼顾,治本为主。
运用辨证要点心肾阴虚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是治心肾阴虚失眠的常用方。
随证加减•失眠重者,酌加龙骨,磁石(结合重镇安神)。
•心悸怔忡重者,酌加龙眼肉,夜交藤(偏于心肾阴虚型,包括心律不齐,或自觉心悸,怔忡一般涉及到他觉症状,增加养血、安神、定悸);•遗精者(因为肾阴不足有虚火,可能扰动精室),加煅牡蛎,金樱子基本病机心肾阴虚,阴虚火旺,既然心神不安,从水火既济角度,心神就可能不能控制肾精,可以造成水火不能既济,心肾不能相交,加上虚热扰动精室,所以产生失眠多梦,遗精这一类。
这可能性比较大的。
所以加牡蛎,金樱子,这些收涩。
使用注意脾虚,纳差,便溏慎用。
不适合这么大队的阴柔之品,容易碍脾胃。
这个方也不是常服,久服的。
主证分析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证型和天王补心丹不同。
它是心肾阴虚火旺,是肝血不足。
•失眠,头目眩晕─血不养心,肝血不足。
•心烦,咽干口燥─虚热内扰。
•盗汗─虚热迫津外泄。
•脉细弦─血虚肝旺。
造成肝的阴血不足,可以有虚热,一般临床,酸枣仁汤证,虚热不重,都提到一些虚热,但不重。
肝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不能涵养心体,所以心悸、失眠,往往伴随头目眩晕。
头目眩晕是由于肝血不足。
肝血不能上荣头面。
我们说过心血虚,侧重可以引起心悸,面白无华,脉细,心血虚直接涉及到心主血这个表现。
肝血虚,涉及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月经方面病变。
血虚,心肝血虚两方面。
现在肝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心血还是由肝所藏之血而来。
所以它是肝血不足,造成血不养心,心神不安这样一个过程。
有一定虚热反应的,就是有一点咽干口燥,可以有心烦。
虚热迫津外泄可以盗汗,相比阴虚引起虚热迫津外泄,补心丹证还更多见,它有明显的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