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内容: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和《语文园地一》。
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教学目标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
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
3、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4、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
重点难点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要求背诵的诗文。
课时安排《找春天》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笋芽儿》2课时《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1、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形声字认识“躲、符”、熟字加偏旁认识“触、鹊、羞”熟字换偏旁认识“遮、掩探嫩”,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脱、冻、溪、棉、探”5个左右结构的字。
2.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会写“脱、冻、溪、棉、探”。
2、注意“溪”“探”字的写法、“遮”、“触”的读音。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1.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预设:柳绿花红、万物复苏、春回大地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学习组长组织学习:合作要求1.读通课文:小组内分工读文,并汇报圈出的生字新词。
其他同学听音、正音。
2.读准字音:组内轮读圈出的生字新词,其他人纠正,把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再读一遍。
找出易错字音,汇报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
3.理解词语: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解决。
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其他同学也可以汇报。
4、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交流1.展示读文: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2.质疑词语:组长汇报刚才组内不能理解的词语。
(预设:害羞、遮遮掩掩) 老师板书,记录词语。
3.互助学习:(生生、师生)小黑板出示:(朗读)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①什么是害羞?你遇到什么事情会害羞?谁能来表演一下?②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发现“遮、掩、躲、藏”都是动词,谁能来表演一下。
)谁能再说出几个AABB式的词语(认认真真、摇摇摆摆、飘飘荡荡…….)4.组内互考:两人一组互相读词,利用认字条检验认读情况。
5.全班检测:(1)开火车读词语。
重点读准生字词。
(2)每组选一人赛读生字。
(3)检验难读的词句,各组派代表挑战。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学生讲讲读好的方法。
生1:我来读读第一句。
我觉得“遮遮掩掩”和“躲躲藏藏”都是“害羞”的具体表现,所以读时要轻声一些。
领读。
生2:我给大家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
这两句都有问号,读时语调要上扬。
指读。
生3:我来读第四句,“看、听、闻、触”都是小朋友感受春天的方式,所以要重读。
范读。
生4:第五句是以省略号结束的,语音要稍稍拖长一些,留下更多的想象给大家。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朗读会越来越棒。
6.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5个字:“脱、冻、溪、棉、探”读一读。
2.观察,说一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请同学讲字,并说说怎么写好它。
例如:“脱、冻、溪、棉、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探”字写时注意秃宝盖不能写得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
请大家跟我读“探”。
(老师随即指导探—深形近字的区别)我的组词是:探索、深浅4.师指导书写:探、溪(“溪”字右边比较复杂,写时教师应作细致的指导。
)5.学生写、同桌互评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的收获很大,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会写了5个左右结构的字,在下一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发现春天的魅力。
版设设计:1.找春天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嫩芽音符触到喜鹊杜鹃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字卡词卡巩固认识9个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正确书写“摇、野、躲、解”2.在理解感悟、结合插图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中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春天。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
2、背诵课文,愿意去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春天。
课前准备:字卡学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诗歌、散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字词卡二、交流感受:学生通过课前的自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树木吐出的嫩芽、解冻的小溪”这些都是春来了的消息。
生2:我也可以通过看、听、闻、触方法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
生3:我觉得春天非常美丽,也很热闹。
三、合作展示:1.提出重点问题: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呢?他们找到了怎样的春天?请你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2.明确自学要求:先读一读,再围绕问题说一说,小组成员做补充,再次读出情感。
3.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个别理解上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点拨:(1)小黑板出示: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组长:通过自学,我们小组找到了以下句子。
先请××给大家读一读。
生1:朗读。
重读“冲出”和“奔向”。
生2:我们从“冲出、奔向”这两个词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
师:春天容易找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小黑板出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组长:春天不容易找,我们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请××给大家读一读。
词语训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AABB式词语师: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吗?(随机板书)(3)春天的特点:组长:我们小组从以下四个方面找到了春天,我们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生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生4: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师:你能把这几句问句换一个说法使意思不改变吗?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其他三组学生自由练习,小组展示,学生自评)师:哪个小组能把春天的特点概括出来呢?(生说师板书)师:小朋友们还在哪里发现了春天?(朗读最后一段)5.尝试背诵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可组内交流背诵方法,如借助板书背诵、瞧图背诵、设想情境背诵等。
)四、指导写字。
(方法同第一课时)1.出示要写的4个生字“摇、野、躲、解”,领读。
2.观察四个字的结构特点说一说怎么写好它生汇报:“摇、躲”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野、解”写时要注意左右是大致相当的。
“躲”字要注意“身”的撇后边不能出头,“朵”字要写得瘦长一些,并注意第二笔是横折弯,与“几”要进行区分。
3.师指导书写:躲、摇4.学生写、同桌互评五、课堂小结:春天来了,你愿意和书中的小朋友一样到外面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我们在语文园地中来交流。
板书设计:1.找春天小草探头眉毛看到了她野花早开眼睛听到了她春天的春天来了树木吐芽音符闻到了她小溪丁冬琴声触到了她2 古诗两首草教学目标:1. 通过形声字或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枯、荣”2字,通过观察、范写互评会写“枯、荣、烧”3个字。
2.通过组内合作、展示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2、背诵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
了解诗人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你会背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2.板书:草。
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
(指名背)诗里的字你都认识吗?诗的意思你了解吗?3.简单介绍诗人。
二、合作学习:合作要求:1.自由读古诗:学生出声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读古诗:小组内分别读古诗,每人读一遍,比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汇报生字:说一说古诗中有哪些生字。
4.组长总结:刚才谁的哪个字音没有读准,请他重新读一遍。
5.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6.组内质疑:组长组织成员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尝试解决。
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整理集中。
二、合作展示1、展示读。
分小组,由组长组织采取不同的形式读。
(可以每人读一句、可以齐读、也可以先分读再合读)2、质疑词句。
组长汇报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
(预设:离离、枯荣)3、互助学习。
(生生、师生)(1)观察书中的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里的草长得怎么样?(理解“离离”)(2)你能用“枯”和“荣”分别组词吗?师:对了,“枯”就是“枯萎”,“荣”就是“繁荣、茂盛”。
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4、明确要求:组内再读古诗,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及感受。
想一想,怎样能读出这种感受。
5、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理解诗句有困难的小组)6、小组汇报点拨。
组长:我们组通过学习讨论,理解了每个诗句的意思。
下面我们组成员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意思是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读的时候要把“离离”要上扬,“原上”要加重。
生:“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小草每年秋天枯萎,到了第二年春天又会发芽,长得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