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潮唱片: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4cd)

风潮唱片: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4cd)

风潮唱片: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4CD)风潮唱片-《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1-秋鸿》专辑中文名: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1-秋鸿演奏:吴文光、戴晓莲、唐健垣、许键等制作人:乔建中、吴文光、吴钊、刘立天、萧梅等音乐类型:民乐版本:台湾风潮唱片BPCD-95003发行时间:1994年地区:台湾语言:普通话专辑介绍:「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

」清代徐谼在<谿山琴况>中,描绘了古琴音乐的美学境界,是无限,是深微,是不尽之意、无穷之味。

所以古之文人雅士喜於怀里操琴,於清澹、恬逸、和雅的琴曲况味中,追求心物合一、主客合一的艺术意境。

“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专辑,即是中国当代著名琴家融合现代名琴、名曲放意之作。

吴兆基、吴剑、郑珉中、许健、龚一、成公这……等名字,吟猱于唐琴、宋琴、元琴、明琴等名琴间,玩味着秋鸿、潇湘水云、文王操、忆故人、胡笳十八拍……等名曲的清雅与澹逸。

名家荟萃、名琴悦赏、名曲雅集、这是中国古琴历来最难得的盛会,是琴乐艺术一次珍贵的历史性留声,更是中国文化的无价瑰宝。

琴家简介:吴文光:1946年生于江苏常熟,幼年随父亲——虞山派一代宗师吴景略习琴,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中央音乐学院本科。

1978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研究中国音乐史和古琴艺术获硕士学位。

1985年赴美,获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吴先生的古琴演奏,于继承古琴的优秀传统外迭有创新,技巧纯熟,功力深厚,风格豪放而细腻多变,体现出古琴艺术深刻的美学内涵。

戴晓莲:1963年生于上海,9岁开始随广陵派宗师张子谦习琴,深得其传,吴景略、吴文光、姚炳炎、林友仁等名家学习,198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先任职于该学院报编辑部,兼古琴教师。

唐健垣:1946年生于香港,美国康州民族音乐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香港演艺学院,师承吴宗汉、王忆慈伉俪(梅庵派),孙毓芹、吴景略等名家学琴,极具个人演奏风格,要求雅、淡、含蓄、和、静、完整。

许键:1923年生于河北磁县,1942年入重庆国立音乐学院就读,1954年入北京民族音乐研究所迄今。

师从管平湖先生,是九嶷派传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

谢俊仁:1949年生于香港,师从关圣佑、刘楚华、蔡德允等名家,可称泛川派。

刘赤诚:幼年从父习琴,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诸城派大师徐主荪,深得其真传,为该派最后传人,兼容各家之长,风格沉雄清旷、豪放洒脱。

曾任教于安徽艺术学院,现为安徽省鼓舞团古琴独奏演员。

陶艺:1960年生于南京,师承广陵派刘少椿先生,1980年师从于梅日强先生,现任职于南京市京剧团。

郑珉中:1923年生于北京,先师承王杳东习《仙翁操》,后随管平湖习琴六年,为管派传人,曾任职于故宫博物院,历任金石、书画、明清工艺专业组组长。

曲目简介:01.秋鸿(节选)演奏:吴文光相传为宋代郭楚望所作,又相传为明代罗仙所作,最早记载于《神奇秘谱》,作者取意于鸿雁振翅高飞,博出长空之南征,以谕旷达之至、高达之怀。

旋律苍雄浑朴,节奏起伏跌宕,令人听后若有远达平沙、一举万里之感。

02.梅花三弄演奏:戴晓莲最早刊于《神奇秘谱》,解题曰:晋代的“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

乐曲借描绘梅花高洁、不危严寒的傲骨,寓意人品高尚的情操。

本曲为广陵派名曲,自《蕉庵琴谱》后,该曲谱更为自由豪放。

03.潇湘水云演奏:唐健垣最早刊于《神奇秘谱》,解题为郭沔所作,郭沔为南宋著名琴人,逃难时移居湖南衡山一带时,每于潇湘二水见九嶷山为潇湘之云所蔽,因作此曲抒发怀思山河飘零之情,乐曲借悠然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托谕漫天风雨,一蓑江表的家国情怀。

04.小胡笳演奏:许键唐代盛行曲目,与《大胡笳》并称《二胡笳》或《胡笳两本》。

曲谱最早刊于《古今乐录》,称为《大胡笳鸣》和《小胡笳鸣》,《神奇秘谱》题解此曲于《大胡笳》同样展现了文姬思汉的情感,但以现存乐谱和小标题观之,乐曲同时也寄予了戍守边塞者的思想之情。

05.渔樵问答演奏:谢俊仁曲谱最早刊于明代《杏庄太音续谱》,三十多种传谱中,有的赋有歌词。

题解曰: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故无恙。

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

乐曲以渔子、樵夫的一问一答织就的飘零潇洒旋律,刻划青山绿水间怡然自得的情趣,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钦乃,隐隐现于指下。

06.搔首问天演奏:刘赤诚又名《秋塞吟》、《水仙操》,取楚辞《天问》之意,极尽忧郁悲愤之情,肝肠激荡之苦,俯首哀伤之慨。

尾段中散板快弹及泛音段落,悲痛欲绝,以至于愤极搔首,深刻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

07.良宵引演奏:陶艺曲谱最早刊于虞山派《松弦馆琴谱》,乐曲描绘月白风清、万籁俱寂的秋夜情思。

《琴学初津》谓“是曲虽小,而义有余”,“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

08.秋塞吟演奏:郑珉中又名《秋塞吟》、《搔首问天》。

曲谱最早刊于《五知斋琴谱》,诸多琴家认为此曲表现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情节而得名,乐曲展现了柔美的艺术风格,结构层次分明,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专辑曲目:01.秋鸿吴文光明代无名蕉叶琴02.梅花三弄戴晓莲衡阳王03.潇湘水云唐健垣唐琴秋籁04.小胡笳许健北宋琴鸣凤05.渔樵问答谢俊仁流泉琴06.搔首问天刘赤诚元琴一秋天07.良宵引陶艺家传无名清琴08.秋塞吟郑珉中巨壑秋自藏风潮唱片-《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2-潇湘水云》专辑中文名: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2-潇湘水云制作人:乔建中、吴文光、吴釗、刘立天、萧梅等演奏:龚一、赵家珍、高仲钧、刘善教、谢导秀、姚公白等音乐类型:民乐版本:台湾风潮唱片BPCD-95004发行时间:1994年地区:台湾语言:普通话专辑介绍:「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

」清代徐谼在<谿山琴况>中,描绘了古琴音乐的美学境界,是无限,是深微,是不尽之意、无穷之味。

所以古之文人雅士喜於怀里操琴,於清澹、恬逸、和雅的琴曲况味中,追求心物合一、主客合一的艺术意境。

“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专辑,即是中国当代著名琴家融合现代名琴、名曲放意之作。

吴兆基、吴剑、郑珉中、许健、龚一、成公这……等名字,吟猱于唐琴、宋琴、元琴、明琴等名琴间,玩味着秋鸿、潇湘水云、文王操、忆故人、胡笳十八拍……等名曲的清雅与澹逸。

名家荟萃、名琴悦赏、名曲雅集、这是中国古琴历来最难得的盛会,是琴乐艺术一次珍贵的历史性留声,更是中国文化的无价瑰宝。

专辑曲目:01.潇湘水云龚一明代无名蕉叶琴02.广陵散赵家珍明代无名蕉叶琴03.南风歌高仲均唐琴老龙吟04.长门怨刘善教唐琴云泉05.渔樵问答谢导秀明琴流泉06.乌夜啼姚公白琴名梅花落07.梅花三弄纪志群琴名殷雷08.阳春谢孝苹唐琴云泉风潮唱片-《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3-文王操》专辑中文名:中国音乐馆-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3-文王操音乐类型:民乐制作人:乔建中、吴文光、吴釗、刘立天、萧梅等演奏:成公亮等版本:台湾风潮唱片BPCD-95005发行时间:1994年地区:台湾语言:普通话专辑介绍:「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

」清代徐谼在<谿山琴况>中,描绘了古琴音乐的美学境界,是无限,是深微,是不尽之意、无穷之味。

所以古之文人雅士喜於怀里操琴,於清澹、恬逸、和雅的琴曲况味中,追求心物合一、主客合一的艺术意境。

“中国古琴名家名曲”系列专辑,即是中国当代著名琴家融合现代名琴、名曲放意之作。

吴兆基、吴剑、郑珉中、许健、龚一、成公这……等名字,吟猱于唐琴、宋琴、元琴、明琴等名琴间,玩味着秋鸿、潇湘水云、文王操、忆故人、胡笳十八拍……等名曲的清雅与澹逸。

名家荟萃、名琴悦赏、名曲雅集、这是中国古琴历来最难得的盛会,是琴乐艺术一次珍贵的历史性留声,更是中国文化的无价瑰宝。

《文王操》浅解:(一)操现代「操」有把持、驾驭、运用、抚弄弦类乐器、守、持用、操练等动词的用法。

而在古代「操」字读平声时除了姓氏外都作动词用;读去声时一般是名词。

1、行曰操(1)《楚辞·谬谏》「夫何执操之不固」志、美、高、洁为操。

(2)虽贾人而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3)操行为乡里所称《南史·长孙俭传》。

2、格调曰操(1)「整洁有风操」《南史·袁粲传》。

(2)操韵高洁《宋史·文同传》。

3、琴曲名,风俗通谓:「其遇闭塞忧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而不失操者也。

」「乐诗曲操,以俟君子」《后汉书·曹褒传》。

4、内之守为操,外之所为曰行操为执持之志行也,本意作把持,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二)曲解《中文大辞典》:《文王操》乐府琴曲歌辞名,周文王作。

纣王无道,诸侯归文王,其后有凤凰衔书于邻,文王乃作此歌。

文王是华夏民族的缔造者,周朝奠基人,被孔子称为「三代之英」,后世把文王当作「内圣外王」的德行圣君。

《史记》说文王至孝、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天下归之。

文王的政治惠及于鳏寡孤独,对此,孔子一生尊崇,云:「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文王操》的音乐形象即是周文王。

文王是孔子最崇敬的圣贤,也是他最高理想人格的象征。

《文王操》的音乐,正是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曾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

古文献中对《文王操》有许多记载,《史记》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十日不进新曲,体悟琴曲内涵之后,形象高大、目光深远而称王于四方的文王浮现了。

师襄子惊叹,此曲正是《文王操》。

可见一曲《文王操》,蕴含了几多人间浩然正气,涵摄了多少天地人性真义!(三)听曲浅悟琴曲响起:空空渺渺,悬而不绝,似悲含悯,慈祥之气,充沛天地;铮铮泠泠,弦弦顿挫,至柔至韧,仁爱理性,庄严肃穆。

聆听此曲,荡涤心灵;智慧雅韵,意境深邃;一隅天下,心包太虚;而今而后,慕贤慕德;天道未已,古德永存!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孔子困厄自励:「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已经离世,文王不在了吗?操琴鼓曲,弦歌佳话,七日绝粮,道心弥坚。

秋风萧瑟,烟波浩渺,苏轼船头听父苏洵一曲《文王操》,留下了「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绝世感叹。

有人也为狱中文天祥弹奏过《文王操》,使之留下「意悠悠,一曲南音慰楚囚」的悲壮豪情,最终丹心一片,永照汗青!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诚哉,斯言!圣哲慈悲,何曾远离?翰墨书卷,琴曲声中,千载一时,一时千载;感应道交,圣贤同在。

快哉,快哉!文王、孔子、范仲淹、苏氏父子、文天祥......与圣贤同心同德,精进不止,感无不通,何愿不得?!人天一体,物我两忘;杂然流形,沛塞苍冥;磅礡之势,巍峨耸立;日月同明,天地合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