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3课《庐山的云雾》第1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庐瀑幻似姿笼罩”等10个一类字“幽览”等8个二类字,给生字扩词2.指导写字“庐瀑幻似姿”。

注意“瀑”的笔顺,“幻”占格位置,“姿”和“资”比较
3.正确认读第3题“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等8个四字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4.正确、流利、响亮地朗读课文,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瀑”的笔顺,“资”和“姿”的比较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简介庐山的云雾。

(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
2.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3.指导写字:庐,和“炉”区别认知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正确认读“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10个一类字和“幽览”
等8个二类字,给生字扩词;
2.写字“庐瀑幻似姿”。

注意“瀑”的笔顺,“幻”第四笔的位置,
“姿”和“资”的字形字义比较。

3.正确认读课后第3题“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等8个四字
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4.正确、流利、响亮地朗读课文,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给每个生字扩词2个。

2.指导写字:瀑、幻、似、姿(“姿”和“资”字形字义比较认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收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4.拎出重点词: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云遮雾罩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流连忘返
5.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生教生
6.3分钟积累背诵,比一比,谁记得多。

7.再次自由读课文2遍,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8.交流,板书:庐山云雾的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环节五: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幻()增()笼()返()
幼()赠()拢()饭()2.把词语补充完整
变幻()()腾()驾()千()百()()遮雾()
瞬()()变一泻()()四蹄()()流连()()
3.庐山云雾的主要特征是:()()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10个一类字,8个二类字,读熟了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且积累了部分四字词语。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些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外阅读资料:人教版三上《山城的雾》
●课外拓展练习:《导学评价》第3课1-4小题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设计
庐山的云雾庐瀑幻似姿
教学反思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3课《庐山的云雾》第2教时
教学目标1.明确作者描写云雾特点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的词句充分感受云雾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2、3两节。

3.联系上下文理解“流连忘返”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背诵2、3两节
教学难点用“流连忘返”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
2.字形辨析
瀑()庐()幻()姿()泻()照()
暴()炉()幼()资()写()罩()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明确作者描写云雾特点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的词句充分感受云
雾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2、3两节。

3.联系上下文理解“流连忘返”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出示问题:
1.第2节写到了云雾的哪些姿态呢?圈画出来。

2.第3节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云雾的瞬息万变呢?圈画出来。

(自主学习5分钟)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根据第2节完成填空
这段话是围绕()这个词写的。

这段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
即()、()、()、()。

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
()、()、()。

2.教师板画再现云雾的各种姿态。

3.借助图画练习背诵。

4.交流第3节的自学情况,同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这段话时围绕()这个词写的。

()、()、()、()
这些词语写出了云雾变化的快速。

5.借助提示背诵课文:
庐山的云雾()。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一匹(),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
6.理解“流连忘返”,且造句
——给“忘”“返”两字组词,理解其义。

——联系全文思考,庐山为什么会让游人流连忘返呢?从而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追问:哪个地方让你也特别流连,久久不愿离去呢?
——完成造句
()的长城,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环节五:课堂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第5题《导学评价》第4题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主要背诵了2、3两节,知道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明确了课文时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理解了“流连忘返”的意思,且能运用词语造句。

2分钟同桌之间围绕这些问题互相检测。

●课外阅读资料:人教版三上《山城的雾》
●课外拓展练习:《导学评价》第3课“发展练习”的第1题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流连忘返瞬息万变

学反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3课《庐山的云雾》第3教时
教学目标1.默写本课重点词语:庐山瀑布变幻无常似乎千姿百态笼罩一泻千里流连忘返2.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围绕“校园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仿照例文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默写词语:
庐山瀑布变幻无常似乎千姿百态笼罩一泻千里流连忘返
2.同桌检查,互相批改
3.引入课题,齐读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围绕“校园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
彩”写一段话。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回忆:校园的课间活动情况。

2.自主仿写:校园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 指名背诵课文2、3两节,说一说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的,提
炼出“总分”结构的写作思路。

2. 学生阅读仿写片段,大家共同评议修改。

3.自主修改
4.推荐优秀习作共同赏析
环节五:课堂检测
围绕“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

”这个中心句说一
段话。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小组之间互相阅读仿写片段,取长补短。

●课外阅读资料:和庐山相关的古诗
●课外拓展练习:《补充习题》第9页第4题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