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视晋江婚丧习俗(精)

透视晋江婚丧习俗(精)


——受到文化水平影响
丰泽妇联副主席杨新辉:高嫁妆现象的成因,与文化教育因素也是分不开的。如今社 会上受教育水平较高,有文化、高素质的群体,婚事就不会大操大办,而是注重个性和品 位。
——与媒婆促成有关系
法律顾问林晓阳:根据我接手的离婚案来看,高嫁妆、高聘金现象与媒婆的极力促成 有 很大关系,媒婆牵线成功一桩婚姻,就能拿到聘金、嫁妆总和10%的红包,因此,媒婆会 极尽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婚事,甚至在男方这边说女方会有多少嫁妆、在女方那边说男方会 有多少聘金。男女双方、亲家间互不了解,在短时间内包装出来的婚姻和亲戚,往往容易
——聘金返还易出悲剧
晋江陈埭丁桐志:陈埭曾经发生两起高嫁妆引发的悲剧事件。 有一户人家娶媳妇,订婚时靠借高利贷送了几十万元的聘金给女方,可到结婚时,女方没有按婚俗如数返还聘金作 为嫁妆。就在婚礼上,男方母亲知情时,当场昏倒在地。
高嫁妆、高聘金确实危害很大,严重时会闹得妻离子散,激化社会矛盾。我们关注这一现象,意义重大,能
透 视 总晋 结江 报婚 告丧 习 俗
K-2 指导教师:

晋江婚礼习俗的特色在于它浓郁的气息,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而
礼节周全,喜庆,热闹,张扬气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晋江婚礼习俗的最大弊端主要体现在 高聘金,高嫁妆,已经在晋江一带流行日久。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婚姻文化。 民间一直流传着 这样一句话“十万嫌太少,百万不算多,千万不稀奇”。在不少晋江人为女儿开除的嫁妆清单 上,除家庭影院、冰箱、沙发等必不可少的硬件外,还有首饰、轿车、房子、票子、债券等 贵重品,嫁妆之丰厚常让人咋舌。嫁女儿就要嫁得风光、嫁得体面,这是许多人信守的原则。 哪怕超出家庭经济能力也甚至不惜举债。对于那些大富大的家庭,婚礼则是他们斗富的竞技 场。 婚礼豪华,嫁妆昂贵,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晋江经济的活跃,居民富裕以及好面子争先 的市民个性,是长期形成的一种民风,也隐藏着金钱婚姻,攀比,斗富的等与文明新风向悖 的现象,近年来,新人的婚礼花费越来越惊人。婚嫁上的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益疯狂,浪费现象也十分严 重。婚礼那天,女方家人会把陪嫁的支票放在一个镜框里,以“广而告之”(以前则是码着一 叠叠钞票)而造成这些现象与媒婆的极力促成有很大关系。据透露,媒婆牵线就能拿到聘金、 嫁妆总和5-10%的红包。谁家女儿陪嫁多少一直是周围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由此造成一个民 间评判标准。如果嫁妆太寒酸,肯定让人瞧不起。即便家庭不好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我 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更应宣传好这一主题,拒绝铺张 浪费。对于晋江婚礼习俗应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某些有意义的传统我们应该沿习保 存,并发扬它们。在其豪华、昂贵方面,我们应该拒绝它们。办一个简洁文明又不失意的婚 礼应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
• • • • •
• • •


• • • • • • • •
奁资近年节节攀升 唐朝时的聘礼通常是绸缎之类,数量可多可少,酒食不包括在内。在沿袭传统的同时,沿海人又给这种风俗一些时代色彩。 宋代的妆奁内容丰富多彩,金银首饰、布匹衣裳、灯火灶台、被帐枕箱、巾帽鞋袜、器具杯盘、珠玉珍宝、梳妆镜台、洗涤器皿、 文房四宝、古玩珍器等,一应俱全。 上世纪50年代:新郎穿西装,新娘穿旗袍是时尚打扮;“婚车”是雇来的花轿子;鼓乐是腰鼓队的吹吹打打;一般不办酒席,只 开一个简单的会充当婚礼。 上世纪60年代:一张结婚照,加上双方家长聚餐一次,就是婚礼的全过程。送的礼有毛主席语录、像章,也送脸盆、热水瓶、毛 巾;礼金最少2元,8元算是“厚礼”。嫁妆最重的,自然是要凭票供应的衣物,有当时“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 词为证。 上世纪70年代:聘金600多元,嫁妆是缝纫机、自行车,再请上20来桌酒席,总花费3000元,在当时算是豪华婚礼。 上世纪80年代:属于变化最快的时期。“婚车”先是自行车,后来是摩托车,再后来出现了小车。至于嫁妆,先是流行“三转一 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后来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再后来则是存折、房子、小车。 上世纪90年代:陪嫁送的存折越来越“贵”,房子越来越大,摩托车越来越豪华,酒席规模也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以晋江 陈埭四境为例,“婚车”先是普通摩托,后来是2万多元的大黑鲨,再后来是4万-5万 元甚至7万多元的太子车,最后是小轿车取而代之。 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嫁妆档次更进一步,最高纪录为:一辆奔驰320,一辆宝马 725,六间临街透顶店面,现金人民币150万元、美金15万元,其他一整套最豪华时 尚的家具家电忽略不计———据说女方是按照1000万元的标准置办的。 还是以晋江陈埭四境为例,嫁妆3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分别是低、中、高 档婚礼的“行情”。首饰不以“克”为计量单位,而以“斤”计量,一般一场婚礼需花费 黄金2斤-3斤。客人送上的礼金,“行情”底价是200元,上不封顶,500元或1000 元甚至几千元都不鲜见。 聘礼主要由首饰、现金和食品三部分组成。首饰包括戒指、项链、耳环、手镯、 手链、脚链等若干套,以黄金为主,随着时尚变化,珠宝、钻石和白金已经成 为“新宠”。 现金包括聘金、礼金和布钱,聘金是给女方当事人的,几万元到几百万元量力 而行,作为女方嫁妆的组成部分将被全额返还;布钱相当于古时的绸缎,一般 花费万把块钱。食品可以简单到只有一桶食用油外加一盒精美饼干,也可以复 杂到糖果、罐头、水果、海鲜干货等各几色。单糖果这一项,约需花费8万-9 万元。
——边缘性远儒性所致
泉州师院陈桂炳教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总体布局中,民俗文化应该有重要的战略 地位。闽南沿海高嫁妆婚俗,是长期形成的。古代的婚事并不像现在这样,即使现在的惠 安县,古时也有移风易俗的好现象。 高嫁妆的婚俗并不符合儒家“礼”的规定。远古时期 婚 俗有“六礼”之说,到宋代至明清时期,就简化到了“三礼”甚至“一礼”,并未主张铺 张浪费。 这一风俗的形成,有地理上的边缘性(即泉州地处沿海地带)和文化上的远儒性(即远离 传统文化中心)的原因。
——重男轻女思想作祟
而鳏 丰泽妇联副主席杨新辉:“女儿越大父母越操心,儿子越大父母越放心”的俗话,还有“寡妇门前是非多”,
夫家中有女子出入却受到人们恭喜的风俗,折射出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没有高嫁妆,父母就担心 女儿以后会没地位;男人找妻子也希望女方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以此证明自己有实力有地位。许多人希望女儿不要 嫁晋江人,但希望儿媳是晋江人,无非是冲着高嫁妆来的。
政府进行干预引导
晋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延艺:晋江方面将通过媒体的正确引导、政府加大干预力度、发动老人会等民间组织制止大操大办婚事 的行鼓励把高嫁妆、高聘金节省下来捐给慈善总会等措施,来缓解高嫁妆、高聘金盛行的现象。另外,还将举行“建现代城市、立现代 新风、做现代新人”的“三个现代”教育,引导市民转变观念。 鲤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建民:沿海高嫁妆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措施、监督、宣传、维权、教育等不到位,当然也 是人们趋众心理造成盲目攀比的现象,可能也有“人一富脸就横”的炫耀心理在作祟。对此,政府可以考虑出台相关行政处罚措施,对 聘 金、嫁妆、宴席规模等设置一个上限,超多少罚多少。各级党政部门应重视,宣传部、工会、妇联、共青团应联手树新风、倡文明,以 形成移风易俗的合力。 南安市文明办副主任凌建胜:可以通过举办集体婚礼、倡导学习型家庭、加强政府监督力度等措施,移风易俗,转变落后的婚俗观 念。
古婚俗沿留至今日
据了解,沿海地带高嫁妆婚俗可谓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就是婚姻六大程序:
纳采:男方家长请媒婆向女方家长提亲。 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再派媒婆去女方,问清女方当事人姓名、生肖、生辰八 字等与“命” 有关的具体情况,并到祖庙占卜以定凶吉。 纳吉:即订婚。仪式可简可繁,但交换订婚戒指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一般由男方 当事人在其堂 亲若干人和媒婆陪同下前往女方家中,双方当事人亲手为对方戴上。 纳征:也就是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以女方是否收下判定婚姻是否实际成立。 请期:纳征后不久,男方派媒婆或者直接与女方商定举办结婚仪式的日期,以前大多 数要算命,选定黄道吉日。 亲迎:新郎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按规定,加上随从,必须单数去双数回。晚上一般 要举行结婚仪式,宴请亲朋好友。 这种婚俗就是这样沿袭下来,即使有小小变动,却“万变不离其宗”。泉州是历史 文化 名城,各种传统的风俗礼仪保存得较为完备,其中当然包括这一项重要的风俗。
——女儿继承权的变通
晋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延艺:民间有个说法,娶媳妇要娶陈埭镇的,因为那里嫁妆高。但这要 一分为二,经济发达地区给女儿高嫁妆,是男女不平等的一个表现。因为在整个闽南地区,男性有继 承权,而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因此现在嫁女儿给高嫁妆甚至给企业股份的做法,实际上是 女儿继承权的一种变通形式,这从情理上是说得过去的。 高嫁妆现象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经济实力雄厚,能承受得起高嫁妆;第二层次是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 跟风;第三层次是较为理性的层次,主要在晋江安海、池店等地,采用集体婚礼等形式,婚事简办,不盲目跟风。
促使政府整顿这种陋习。而政府应该用引导说服结合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整顿。
危害
• •
• • •
• • • • • • • • • •
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华侨大学陈少牧教授:讲豪华讲气派、高彩礼厚嫁妆近年来有水涨船高的趋势,不应该孤立地分析这一现象的 影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多数人刚刚告别温饱,步上小康之路,无法承受高嫁妆的重负。“打 肿脸充胖子”,往往会债台高筑,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到企业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 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有些人甚至为此不惜干出偷鸡摸狗之事,影响到精神文明建设。 两股“龙卷风”刮得凶 晋江陈埭回族委员会主任丁显操:沿海一带的婚俗,有两股“龙卷风”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陈埭特别厉害。 第一股“龙卷风”是男方重高嫁妆,女方贪高聘金。就聘金而言,已经从200元、400元上升到现在的20万元、 40万元、80万元甚至更多。嫁妆由自行车、14英寸电视机到现在的高档进口车、住宅。因此,很多普通家庭一 到子女谈婚论嫁时,就犯愁了。因家庭经济承受不起高嫁妆、高聘金,有些人选择偷、盗、抢、骗等行为;有 些人因没钱而无法结婚。这些都严重危害社会,存在各种犯罪隐患。 第二股“龙卷风”是讲排场。很多人为了讲排场,设立很多名目,订婚宴、女婿宴、结婚宴、还亲宴,每一场 宴席都铺张浪费,几十桌、上百桌的大场面比 比皆是,并且攀比严重,规模不断扩大,宴席的规格也不 断提升。晋江目前的酒席价格,高、中、低三档分别是一 桌1000元、800元、600元,这使一些家境不好的不得不 “阉鸡跟凤飞”,硬撑着。 往往是花钱买痛苦 晋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吴明哲:晋江先富起 来的一部分人,其炫耀性消费令人感到可惜。消费本来可 以增加社会的快乐总量,但受高嫁妆之风影响,有时男女 双方都闹得不开心。这种消费其实成为花钱买痛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