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刘泽,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统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任务一认识统计1.7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BCD;2.C;3.ABCD;4.D;5.C;6.AD。
二、思考题(略)三、综合应用题1.分类数据:品牌、职业、购物方式顺序数据:产品满意度、学历数值型数据:考试成绩、市场占有率、流动资金占用额、月收入2. (1)总体是该市全部居民户,样本是抽取的1000户,个体是某一户;如,某一户的月消费总额是变量,1000户居民的月平均消费总额是统计量,该市居民的月平均消费总额是参数。
(2)每月支出额是数值型变量。
(3)每月食品支出是连续变量。
(4)某月1 000户居民的支出额是截面数据,12个月各月1 000户居民的平均支出额是时间序列数据。
3.略。
任务二数据收集2.1.3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B;2.ACD;3.D;4.BD;5.D;6.B;7.D;8.B。
二、简答题(略)三、综合应用题(略)2.3.7习题与实训(略)任务三数据整理与显示3.3.5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B;2.A;3.D;4.C;5.D;6.C;7.B。
二、思考题(略)三、综合应用题1.①顺序数据;② 30位用户满意度分组资料2.某公司所属38个企业某月产品销收入分组资料3.4.4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2.C;3.ABCD;4.D;5.D;6.B;7.BC;8.B;9.ABCD。
二、思考题(略)三、综合应用题1.①分类数据;②银行机构分布饼图:2.①数值型数据;②某公司销售额茎叶图、箱线图、直方图:树茎树叶频数2 5 6 8 9 43 0 04 4 43 5 6 6 6 7 7 7 7 7 8 8 9 124 1 2 2 3 4 54 5 5 6 6 7 9 6 3.某公司45名员工教育程度饼图:任务四数据特征的描述4.1.3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2.AC;3.C;4.B;5.ABCD;6.A。
二、思考题(略)三、综合应用题1.①补填表中的空白部分:②利润:时期总量指标;比重%:结构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百分比%: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第四季度为第三季度的百分比%:动态相对指标。
2、4.2.4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2.A;3.D;4.A;5. BCD;6.C。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1. 某公司三月份31天的平均销售额:众数M 0=37(万元); 中位数Me=37(万元); 算术平均数nxx ∑=37.7(万元) 2. 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观看电影的次数:众数M 0=4(次); 中位数Me=3(次); 算术平均数=∑∑=fxfx 3.2(次) 3. 该酒店平均每天的就餐人数: 算术平均数=∑∑=fxfx 1283(人);中位数Me=1232(人);众数M 0=1265(人) 4. 该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 (元)10167=∑∑=xm mx H 5. 该项投资10年的年平均利润率为:%81%108109.107.1110552121=-=-⨯=-⋅⋅⋅⋅∑ff nff nx x x6. 该投资者4年的年平均收益率为: %161%116115.124.113.112.11421=-=-⨯⨯⨯=-⋅⋅⋅⋅nn x x x4.3.5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BC ;2.A ;3.A ;4.D ;5. C ;6.ABD ;7.D ;8.D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1.两组学生测试成绩的差异程度:①极差:男生=120-20=100,女生=90-67=23 标准差:S 男=34.01,S 女=7.05;标准差系数:%91.464691.05.7201.34====男男男x s V %55.90955.08.7305.7====女女女x s V②结论:男生成绩差异大。
2. ①该产品本月使用寿命的: 1126.147小时,s=124.81小时 ②去年的产品质量波动大③ 3.该应试者A 项测试更为理想。
应试者在A 项测试中的标准得分是:应试者在B 项测试中的标准得分是:任务五 抽样估计5.1.6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B ;2.B ;3.B ;4.B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1.略。
2. ①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 ②样本平均数的抽样标准差:③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 3. ①样本比例的数学期望: ②样本比例的抽样标准差:③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p ~5.2.6习题与实训=x %48.151150178==去年V %08.11147.112681.124==今年V %39.351468.08532.0%32.851090930=⨯===p s p 合格率的标准差:合格率:115100115=-=-=σXX z A 5.050400425=-=-=σX X z B 32)(=x E 6102==nx σσx )3610,32(2N 4.0)(=E P 816.04.0⨯=P σ)8124.0,4.0(N一、选择题1.A ;2.B ;3.D ;4.A ;5. C ;6.C ;7.A ;8.C ;9.A ;10.C ;11.A ;12.B ;13.B ;14.A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1. 在95%的置信水平下,顾客从出发地到该购物中心的平均距离在4.8至5.2千米之间。
2. 在90%的置信水平下,该地区已购买微波炉的居民户月均使用微波炉的时间在425至563分钟之间。
3. 在90%的置信水平下,对该产品的满意度在5.7至9.9分之间。
4. 在95%的置信概率下,“一人次交易额”的估计区间为494.12元至505.88元之间。
5. 在95%的置信水平下,知道该产品人数的比例大约在55.65%至74.35%之间。
6. 在90%的置信概率下,可以认为该市非农业居民中打算在近期进行住宅装修的居民户在59.304户至72.156户之间。
210万户×28.24%=59.304万户,210万户×34.36%=72.156万户 7. ①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②在95.45%的可靠程度下,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估计在90.64%至97.36%之间。
)2.58.4(2017.055003.296.15222/,⇒±⇒⨯±⇒⋅±n z x σα分钟)分钟),(2301)((4942=--∑==∑=n x x s n x x ),(36542530230645.1494222/2/⇒⨯±⇒⋅±⇒⋅±n s z x z x x αασ),(.997.5131.28.7251.2711.18.7)1(222/⇒±⇒⨯±⇒⋅-±n s n t x α)88.50512.494(88.55001000030096.1500222/,⇒±⇒⨯±⇒⋅±n s z x α()%35.74%65.55%35.9%65100%35%6596.1%65)1(2,⇒±⇒⨯⨯±⇒-±n p p z p α()%36.34%,24.28%06.3%3.31623687.0313.0645.1%3.31)1(2⇒±⇒⨯⨯±⇒-±n p p z p α0168.020006.094.0)1(=⨯=-=n p p p σ%94200188==p5.3.3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BCE ;2.A ;3.B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1. 应抽取78名顾客进行调查。
2. 应抽取384名新生进行调查。
任务六 统计指数6.1.4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C ;2.B ;3.B ;4.BCDF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表中A 、B 、C 三只股票的价格指数是个体指数,平均股票价格指数122.7%是总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属于质量指数;表中指数属于狭义的指数。
6.2.4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 ;2.A ;3.D ;4.BC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36.97%,64.900168.02%94)1(2⇒⨯±⇒-±np p z p α1. 两只股票综合价格指数计算表拉氏股价综合指数:帕氏股价综合指数:2. 两种商品销售量综合指数计算表帕氏销售量综合指数:拉氏销售量综合指数:6.3.5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CD ;2.C ;3.D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001q p q p ∑∑%26.22813803150==1011q p q p ∑∑%37.23019104400==0111q p qp ∑∑%255105.25==010q p q p ∑∑%55.2791175.30==1. 产量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计算表产量总指数:%10404.110001040000===∑⋅∑=q p q p k I q q 2. 单位成本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计算表3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11515.14094471011111===⋅∑∑=q p k q p I pp6.4.6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B ;2.C ;3.C ;4.C ;5.C ;6.D 。
二、思考题(略) 三、综合应用题1. 商品销售额因素分析计算表① 销售额总指数=%38.119128001528000011==∑∑q p q p销售额总增加=②销售量变动指数=四种商品销售量变动使销售额增加③价格变动指数=四种商品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加相对量上: 119.38% = 112.5% ×106.11% 绝对量上: 24800元 = 16000元 + 8800元(1)工资总额变动的两因素分析① 工资总额指数=工资总额增加=②职工人数指数=职工总人数增加使工资总额增加③平均工资指数=工资水平增长使工资总额增加相对量上: 154.77% = 133.59% ×115.86% (元)248001280001528000011=-=∑-∑q p q p %11.1061440001528001011==∑∑q p q p %5.1121280001440000010==∑∑q p q p (元)160001280001440000010=-=∑-∑=q p q p (元)88001440001528001011=-=∑-∑=q p q p %77.154104816220011==∑∑f x f x (万元)574104816220011=-=∑-∑f x f x %86.115140016221011==∑∑f x f x %59.133104814000010==∑∑f x f x (万元)352104814000010=-=∑-∑=f x f x (万元)222140016221011=-=∑-∑=f x f x绝对量上: 574万元 = 352万元 + 222万元 (2)总平均工资变动的两因素分析① 总平均工资指数= 总平均工资下降=②结构影响指数=职工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减少③固定组成指数=各组工资水平提高使总平均工资增加相对量上: 112.89% = 97.44% ×115.86% 绝对量上: 1.09万元 = -0.22万元 + 1.32万元 3.(万元)09.145.854.9000111=-=∑∑-∑∑x f x x f x %89.11245.854.912410481701622/000111==÷=∑∑∑∑f f x f f x %44.9745.824.812410481701400/000110==÷=∑∑∑∑f f x f f x (万元)22.045.824.8000110-=-=∑∑-∑∑x f x x f x %86.11524.854.917014001701622/110111==÷=∑∑∑∑f f x f f x (万元)31.124.854.9110111=-=∑∑-∑∑x f x x f x任务七 相关与回归分析7.1.5习题与实训一、选择题1.A ;2.B ;3.ABDE ;4.D ;5.B ;6.BC ;7.D ;8.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