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计算办法为了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2010版《学生手册》,结合我院学生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此综合测评计算办法。
计算方法:测评成绩=思想道德素质成绩*15%+智育素质成绩
*70%+身心素质成绩*5%+科技人文素质*10%
一、思想道德素质(一级指标100分)
计算方法:∑思想道德素质=基础分+加分-减分。
(一)基础分(二级指标80分)
基础分以班级评议方式进行评定,由考评小组依据学生学年表现情况,按照优秀(80分)、良好(75分)、合格(70分)、基本合格(60分)的标准给每一位学生打分,算出的平均值即为该生基础分。
(二)加分标准(二级指标,不得超过20分)
1、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做出对学校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贡献,受到表彰或得到公开报道并得到校院认可的,给予加分。
(1)获得优秀个人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者:国家级+10分;省级+8分;校级+4分;院级(校区级、校直部门级)+2分。
(2)获得等级奖励的个人或集体:
国家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4分,获得参加资格+2分;
省级:一等奖+8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获得参加资格+1分;
校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获得参加资格+0.5分;
院级(校区级、校直部门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获得参加资格+0.25分。
(3)凡是以上属于集体做出突出事迹的,骨干带头人(1-2人)取相应级别加分的最高值,其他成员减半。
2、担任学生干部,尽心尽职,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加分,具体依据附件1《资环学院学生干部考核办法》。
3、在优良学风宿舍创建和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文明常态化检查中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具体依据附件2《资环学院学生卫生管理办法》。
(三)减分标准:违反学校或学院相关纪律安全规定,给予减分,具体依据附件3《资环学院大学生文明纪律安全管理办法》。
二、智育素质(一级指标100分)
计算方法:智育成绩采取加权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智育成绩=∑(i科成绩× i科学分)/∑(i科学分)
三、身心素质(一级指标100分)
计算方法:∑身心素质=基础分+加分-减分。
(一)基础分(二级指标80分)
基础分以班级评议方式进行评定。
(二)加分标准(二级指标,不得超过20分)
1、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者,按决赛成绩第一名(一等奖)每人加8分,第二名(二等奖)每人加7分,第三名(三等奖)每人加6分,其它奖励名次或优胜奖(鼓励奖)每人加4分,仅获参加资格每人加2分。
2、参加省级比赛获奖者,按决赛成绩第一名(一等奖)每人加6分,第二名(二等奖)每人加5分,第三名(三等奖)每人加4分,其它奖励名次或优胜奖(鼓励奖)每人加2分,仅获参加资格每人加1分。
3、参加校(市) 级比赛获奖者,按决赛成绩第一名(一等奖)每人加4分,第二名(二等奖)每人加3分,第三名(三等奖)每人加2分,其它奖励名次或优胜奖(鼓励奖)每人加1分,仅获参加资格每人加0.5分,破记录者在原由基础上再加10分。
4、参加院(校区)级比赛(包括各类益智体育活动)获奖者,按决赛成绩第一名(一等奖)每人加2分,第二名(二等奖)每人加1分,第三名(三等奖)每人加0.5分,其它奖励名次或优胜奖(鼓励奖)每人加0.25分。
5、以上比赛包括各级运动会、体育比赛、趣味健身等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不含赌博、游戏等纯商业化、非法活动。
四、科技人文素质(一级指标 100分)
计算方法:∑科技人文素质=基础分+加分-减分。
(一)基础分(二级指标80分)
基础分以班级评议方式进行评定。
(二)加分标准(二级指标,不得超过20分)
1、科技创新
(1)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科普文章,第1位、2位、3位以及其他位次作者分别加括弧内的分数:有国内外公开发行号的期刊或省级以上报纸(5、3、2、1),省级以下报纸或有公开发行号的论文集(4、2、1、0.5),内部刊物交流(2、1、0.5、0.5),大会研讨交流(1、0.5、0.5、0.5)。
(2)参加挑战杯、GIS大赛等国家主导的重大科技作品或创业竞赛,获得奖励加分
国家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4分,获得参赛资格+2分;
省级:一等奖+8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获得参赛资格+1分;
校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获得参赛资格+0.5分;
院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获得参赛资格+0.25分;
参赛的获奖团队队长取相应等级奖的加分,其他队员为队长加分的50%。
(3)参加校级、市级或国家级SRT等科创项目,未结题的项目均不给予加分;已结题的在当学期给予加分:校级项目小组组长+4分,小组其他成员为+2分;市级小组成员均累加1分,国家级小组
成员均再累加1分。
(4)参加简历大赛、应聘大赛、电脑科技知识等专业素质拓展竞赛,奖励加分:
省级及其以上:一等奖+6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1.5分;
校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
院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
2、人文活动
(1)社团成员
①举办精品活动的或考核为优秀的校级或院级社团:会长+2分,骨干成员+1分,一般成员+0.5分。
②举办面向校院的一般活动的社团:会长+1分,骨干成员+0.5分,一般成员+0.3分。
③未曾举办活动或活动效果不佳的社团:会长+0.5分,其他成员不加分。
④参加教学信息站、广播站等校直部门下设的学生组织、校级社团以及学院电子书制作小组,根据部门考核证明情况,按照相应类别社团加分。
⑤社团职务加分不累加,取最高值。
⑥对于有补助的社团成员,不给与加分。
(2)宣传报道
①在报刊上发表宣传报道文章,第1位作者加分:校级以上发表过(3分),校级两篇以上(2分),校级发表过(1分)。
其他位次作
者减半。
②在校园网、“资环印记”电子期刊等校、院级正式媒体发表文章每篇+0.75分,未被录用但获参加资格者,每篇+0.2分。
(3)在文艺、征文、书法、演讲等人文活动集体或个人比赛中:
①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奖励: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获得参加资格者+1分;
②获得校级奖励: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获得参加资格者+0.5分;
③获得院级(校区级、校直部门级)奖励: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获得参加资格者+0.25分;
④获得最佳辩手、最佳才艺等单项奖者,按照同级别活动的二等奖进行加分;
⑤凡参加校级或其以上文艺演出,担任主要演员(包括主持)的同学+3分(校区、院级均+2分),担任一般演员或礼仪的同学加+2分(校区、院级均+1分),群众演员、音响调节等服务人员+1分(校区、院级均+0.5);
(4)代表学院参加由学校指派人数的各类文化活动,每人次+0.5分。
3、社会实践
(1)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获优秀奖:省级+5分,校级+3分,院级+2分,对于未交社会实践报告的同学扣0.5分。
(2)参加校院倡导的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等团队活动,获表彰团队的队长按以下等级加分,其他队员为队长的50%:省表彰+5分,校表彰+3分,院表彰+2分,没有表彰的团队成员均+0.5分。
五、有关说明
(一)同一件作品或参加同一项活动,获多项奖励加分,不累加,取最高分。
(二)每项二级指标的加分不超过20分。
(三)一级指标的基础分每学年进行一次,二级指标的加减分每学期进行一次,最终的综合测评成绩=每学年的基础分+每学年的智育成绩+两学期的加减分之和的平均值
(四)未尽事宜,参照2010版《学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