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精练:中国地理概况与四大分区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精练:中国地理概况与四大分区

第十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与四大分区
中国地理概况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下图,完成下题。

1.(2013课标Ⅰ,11,4分)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2.(2013浙江文综,4,4分)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有寒流经过
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盛行上升补偿流
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2江苏地理,5,2分)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4.(2012江苏地理,6,2分)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2江苏地理,7,2分)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6.(2012江苏地理,8,2分)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

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7.(2012全国文综,4,4分)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读下图,回答下题。

8.(2013北京文综,2,4分)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9.[2013课标Ⅱ,37(4),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4分)
10.[2013课标Ⅱ,36(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
11.[2012北京文综,36(5),8分]读图,回答下题。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12.[2011北京文综,36(1),6分]读下图,回答下题。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及跨省区域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2013海南地理,8,3分)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4.(2013海南地理,9,3分)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15.(2013海南地理,10,3分)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
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10月下旬
D.11月中旬
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6.(2013福建文综,6,4分)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17.(2013福建文综,7,4分)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18.(2013福建文综,8,4分)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
A.3、4
B.5、6
C.7、8
D.9、10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下题。

19.(2013大纲全国,3,4分)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0.(2012重庆文综,1,4分)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
C.椰风海韵
D.大漠孤烟
21.(2012重庆文综,2,4分)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22.(2013课标Ⅰ,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
都”。

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a b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8分)
23.[2013广东文综,41(1),4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 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4分)
24.(2012广东文综,41,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和处,水深大于5 m的是和处。

(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和。

(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

(6分)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
25.(2012天津文综,12,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6分)
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

(2分)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

(6分)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

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6分)
支持的理由: ;
反对的理由: 。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上图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古老的纳西族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