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一、新闻性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对象,首先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是新闻形象。
也就是说,新闻摄影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报道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摄影报道的信息含量。
新闻摄影图片所表现的重点应是新闻信息量;新闻摄影图片的文字说明则用于交待图片本身无法交待的新闻要素,增加图片传递的信息量,增强图片传递信息的效果。
哪些情况之下新闻性比较突出呢?也就是说,新闻摄影报道应如何把握新闻性?以下几点,应引起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重视:1、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题材重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重大题材往往覆盖面广,波及面大,因此常常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所以,其新闻价值也就大而突出,报道重大事件的照片的新闻价值也就更大。
2、多拍独家新闻好新闻的内涵除了重大题材外,还必须是独家新闻摄影。
报道独家新闻所靠的是良好的新闻意识和独特的发现能力。
对于事件性新闻的报道而言,要想拍好、拍到独家新闻,靠的是第一个看到和拍到;而对于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而言,要想拍到独家新闻,靠的是第一个想到并拍到。
所谓独特的发现能力是“看到”、“想到”和“拍到”三者的统一。
独家新闻的独特性是其新闻价值大的主要原因。
培养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拍到、拍好独家新闻的根本途径。
3、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采访、拍摄的难度本身也是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尺度之一。
拍摄难度一方面是指拍摄过程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是指拍摄的技术难度。
例如,在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摄影记者常常冒着生命危险,有的甚至为报道新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读者的心里,这种历尽艰辛而拍得的图片,信息量大,新闻价值高。
所谓拍摄技术难度大的照片,是指所拍到的是人们难得见到的景观和形象,这样的形象因其难得一见或从未见过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在新闻摄影中,科技类题材的专业性程度搞,因此拍摄有较大难度,要用视觉手段告诉读者科技成果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需要摄影记者发挥想像力和创作力,用摄影语言来解读专业知识。
这幅作品较为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数码相机和电脑等高科技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对时效性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
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时效意识也必须大大增强。
当然,在大家站在同一技术平台的起点上之后,就出现了新的条件下的新的层面上的激烈竞争,具体表现为熟练程度方面的竞争和反应能力方面的竞争。
二、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作为新闻属类的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也是真实。
由于摄影图片具有真实可信,能满足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新闻摄影如果造假,更具有欺骗性,尤其是在电脑、数码相机和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日益简便普及,新闻的真实性更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一)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1、应做到事实真实——新闻摄影所拍摄的对象应当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拍得的照片还必须符合真人真事的本来面目。
2、应做到总体真实——从总体身上看,说拍摄的任务、事物的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事物的基本面貌、本质特点。
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加强采访,在深入了解了人、事、物的基础之上,把握现象真实背后说隐含的种种情形,从总体和全局上找到最能代表人、事、物根本特点的典型的形象和角度来报道新闻。
3、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
在拍摄时应多采用“不干涉对象”的方法,不搞导演摆布,不采用“美化”、“典型化”等艺术创作的方法来改变被摄对象的自然形态或自然状态,避免造成新闻信息量的减值,甚至是丧失。
4、新闻摄影的标题和文字说明的写作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应该准确无误,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更不能胡编乱造。
应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之上,交代新闻要素,点明报道的主题。
标题和文字说明的主题应具体、明确,重点突出,不能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涉及人名、地名、数字、引语等,更要反复核实,不得有误。
尤其是在采用引语时,都要准确无误,切忌断章取义,对直接引语更要核实准确。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上述几个方面的统一,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丧失。
(二)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现象至今仍有发生,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地传递新闻信息,而试图通过新闻摄影报道来强制读者接受某种观念或宣传某种主张和口号,不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报道事实。
2、工作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图片以意义和内涵《中国青年报》的图片编辑柴继军讲述了他的一次教训: 2005 年 1 月21 日,他作为当日图片编辑,在一版刊登了一幅新闻照片(1 月20 日,贵阳市将政府工程的最后一笔工资发放到民工手中。
至此,该市政府工程不拖欠民工一分钱工资)。
照片刊登后许多读者致电编辑部,指出民工手里拿的支票的日期是去年的,怀疑是假新闻图片。
后经编辑部与作者联系核实,该新闻事件本身是真实的,当天贵阳当地举行了有关仪式。
但是摄影记者本人为获得一张“直观、有效果”的图片,进行了摆布,拿了一张去年的支票作为道具。
而图片编辑也没有认真审核,造成了失误。
为此,编辑部专门向读者致歉。
3、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例:2004 年 5 月,凭《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2003 年第47 届“荷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的武汉晚报社摄影记者被照片中的当事人以侵权告上法庭。
原告陈英称:“这张照片是彻头彻尾由被告亲自导演、亲自编拍、一手策划出笼的。
2003 年 5 月初,摄影记者通过他人介绍来到中山大道的武汉色色婚纱店,要物色一对男女模特儿拍摄非典时期爱情故事的照片,当时从店内4 名模特中悬赏原告和另一女模特参加拍摄”“婚纱店为原告提供化妆和服装,摄影记者为体现拍摄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安排给两位模特两个口罩,并邀请婚纱店的摄影师、平面设计师一行共四五人,从婚纱店门口一直绕道江汉路步行街,摄影记者一路用数码相机拍摄了数十张照片,2003 年 5 月7 日,在晚报上登出的照片,除了过路的老人外,其他都是婚纱店员工。
”这起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再一次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研究“荷赛”专家刘庆云指出:“评论新闻照片必须分类而谈,切不可笼统去争论…能不能摆拍‟或…要不要艺术性‟等问题”摆拍是广告摄影的主要创作手法,艺术摄影中的摆拍是摄影师为了表达自己主观意愿的创作。
新闻摄影中“无中生有”的摆拍则违背了新闻传播活动的真实性原则。
4、道德品质问题美国东部有一位摄影师为了“一鸣惊人”,竟把自己的情妇带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给她喝下了放有烈性毒药的水。
当这位可怜的妇女垂死挣扎的时候,他拍下了十几个连续镜头。
更可怕的是,负责审理这一案件的法官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看了这些罪恶的照片后竟然十分欣赏,最后以“出于事业心”的杀人动机,从轻判处凶手。
还有一些人摄制假照片,是为了完成任务。
有些单位给记者规定了必须完成稿件数量的定额,迫于完成定额的压力,有的记者不惜以新闻真实性原则为大家,弄虚作假,导演捏造。
5、政治原因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常常会在离开政治舞台后,被从原来照片中抹去。
这种改变事实的做法,可以被看成因为政治需要。
6、恶作剧证明英国尼斯湖存在水怪的最著名的一幅照片是假照片。
照片的画面是尼斯湖的水面上露出一个海蛇似的怪物,有细长的脖子,像在游动和觅食。
这张拍摄与1934 年的照片,是 5 个人共同参与的人造水怪事件。
知道1992 年 5 人中的最后一位在临终前才道出真相——照片中的“怪物”时候他们花了几个先令买来玩具潜水艇,经过改装后再在上面按上胶木制作的海蛇头和海蛇脖子。
造成新闻摄影失实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远远不止这里例举的这些。
摄影记者要从多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同行负责的高度,来对待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不要为新闻工作和新闻摄影工作者抹黑。
三、形象性形象性是摄影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
新闻照片呈现的是直观的视觉形象,具有可视性。
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与新闻形象之中。
新闻照片形象性的主要特点: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抓取新闻形象在典型环境、典型状态下的典型瞬间是新闻摄影表现被摄对象和反应生活的根本手段和方法。
抓拍的新闻形象应有形象冲击力。
所谓形象冲击力主要是指:(1)吸引力。
夺人视线,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产生更进一步了解新闻形象的愿望。
(2)感染力。
使读者的思想感情被带入到新闻形象所反映的情境之中,被深深地打动,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3)说服力。
使读者被说服,获得同感,产生认同。
(4)震撼人心的效果。
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产生心理上的震颤,发出喝彩或惊叹声。
在形象表现力薄弱或缺乏形象价值、无法用摄影图像来表现时,应采用文字进行报道,或用文字补充图像的不足之处及无能为力之处。
第二节新闻摄影的优势我们在研究新闻摄影的优势时,主要着眼于以下的比较:一是与理性的逻辑思维为主的文字和语言相比;二是与动态画面的新闻记录手法相比。
一、视觉直观性和文字新闻、口语广播比较,新闻摄影的第一个优势在于视觉直观性。
语言和文字都是抽象的,人们需要借助语法和逻辑推理来把握语言、文字说描述的内容,根据经验判断、想像来完成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同时,语言和文字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而摄影图片以线、形、色、质等基本的视觉语言,将事物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看照片时的效果是“一目了然”,这种“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就是视觉直观性。
视觉直观性的优势满足了读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读者难得一见、无法想象或人眼难以分辨、无法看见的事物的报道,在形象地传递信息方面,摄影图片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二、现场可证性和文字新闻、口语广播比较,新闻摄影的另一个独特的优势,是现场可证性。
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都具有强烈的现场性,能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全方位体验三、瞬间永久性与新闻电视和新闻纪录电影相比,新闻摄影还具有瞬间永久性的优势。
和电视新闻、新闻记录电影相比,新闻摄影是对瞬间的凝固,以静态展示永恒,因此,比电影和电视的连续画面更简练、突出,更容易让人记住。
当然,新闻摄影也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功能上需要文字补充。
从整体上看,推理性、解释性和说理性强的报道内容,不适合用新闻摄影来表现。
对深度报道题材的选择性也逊色与文字报道。
今天新闻照片仍然在大众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影像丰富、媒介形式不断融合的今天,电视、互联网传播方式即使新闻摄影的竞争对手,也为其提供了调整和改革的机遇。
思考练习题1、新闻摄影的特性主要有哪些?2、新闻摄影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