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战知识、侨法知识竞赛试题

统战知识、侨法知识竞赛试题

统战知识、侨法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及统战基本知识方面(每题1分,共55分)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A、增进友谊B、发扬民主C、大团结、大联合2、()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爱国主义、社会主义3、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A、重要法宝B、重要手段C、重要工作4、中央于()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

A、2005年7月24日B、2006年7月14日C、2006年7月24日5、简单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的联合。

A、集团B、政治力量C、政党6、2006年7月,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同志作了题为()的工作报告。

A、《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B、《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C、《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7、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正式定名为()。

A、革命统一战线B、爱国统一战线C、民主统一战线8、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A、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拥护祖国统一的劳动者C、全体中华儿女9、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根据新的变化,把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概括为15个方面,其中新增成份是()。

A、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B、工人、农民C、海外华人、华裔10、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创刊词中指出,()、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A、统一战线B、政权建设C、正确路线11、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位党外人士。

A、2B、3C、41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是在()上确定下来的。

A、中共八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六大13、党委统战部的基本职能是()。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B、为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C、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14、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是()。

A、民主党派成员B、无党派人士C、党外代表人士15、各级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

A、办公厅(室)B、宣传部C、统战部16、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

A、统战干部B、无党派人士C、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17、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

A、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8、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个民主党派。

A、8B、9C、1019、民盟的全称是()。

A、中国民主政团同盟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民主自治同盟20、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成员以()中上层人士为主。

A、文教界B、经济界C、医药界21、中国民主促进会的简称是()。

A、民进党B、民进C、民促22、农工民主党发展成员以()为主。

A、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B、工商经济界人士C、教育、文化、出版界人士23、中国致公党发展成员以()为主。

A、归侨侨眷B、华侨华人C、台湾省籍中上层人士24、九三学社最初是“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这一历史性日子,改称为九三学社。

A、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C、光复台湾25、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年“二·二八”台湾人民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为继续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斗争而成立的一个政治团体。

A、1946B、1947C、19482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多党制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7、中共中央先后2次颁发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时间分别是()。

A、1991年和2005年B、1998年和2005年C、1989年和2005年28、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9、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

A、知识分子B、自由职业者C、新阶层人士30、在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

A、拥护祖国统一的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建设者3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民主集中制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2、党外人士安排包括政治安排和()。

A、生活安排B、实职安排C、兼职安排33、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多党合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方针。

A、又团结又斗争B、团结、教育、改造C、团结—批评—团结34、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以()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A、思想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35、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即:以()为主,以中上层人士为主,以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为主。

A、新阶层人士B、大中城市C、高级知识分子36、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A、和谐B、稳定C、发展3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保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稳定C、各民族平等38、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A、民族平等B、各民族共同繁荣C、各民族共同发展39、我国现有五大宗教,分别是()。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B、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和基督教C、藏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40、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B、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C、带领信教群众致富41、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的原则。

A、自治、自养、自传B、自由、自主、自办C、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4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

A、党委B、政府C、党委和政府43、我国分别于()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

A、1996年1月;1997年1月B、1997年7月;1999年12月C、1997年10月;1999年12月44、海外统战工作是面向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华人、海外留学人员的工作。

内容是以()为目标。

A、统一祖国,振兴中华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促进改革开放,支持现代化建设45、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决不放弃使用武力C、一国两制46、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范围是:()A、海外留学人员B、归国留学人员C、海外留学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47、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组成。

A、自由择业知识分子B、个体户C、中介组织从业人员48、《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出的“十字”要求是()。

A、爱国、敬业、诚实、守法、贡献B、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奉献C、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49、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A、统战性B、联合性C、自愿性50、全国工商联的全称为()。

A、中国工商业联合会B、中华全国工商业总会C、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51、光彩事业是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参与主体,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为主要内容的面向“老、少、边、穷”地区的()。

A、扶贫事业B、经济行为C、道德行为52、党外知识分子特指()的知识分子。

A、未加入中国共产党B、加入各民主党派C、未加入任何党派组织53、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A、尊重创造B、尊重产权C、尊重信仰54、充分发挥党外干部的作用,保证党外领导干部对其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

A、任免权B、建议权C、决定权55、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的党外候选人的推荐提名工作由()会商有关部门负责。

A、统战部B、组织部C、政协二、侨法知识学习方面(每题1分,共45分)(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执法主体是()。

A、统战部B、侨务办公室C、归国华侨联系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适用的对象是()。

A、华侨B、归侨C、归侨侨眷3、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

A、所有权B、收益权C、使用权4、《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于()起施行。

A、1991年1月1日B、2000年10月31日C、2000年11月1日5、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

A、资助B、安置C、救济6、《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保护法实施办法》于()起施行。

A、2005年1月1日B、2004年7月1日C、2004年6月23日7、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审报核实。

A、华侨证明B、本人申请C、中国护照8、华侨要求回国定居的,按照国家出入境管理的规定对象发()。

A、中国护照B、身份证明C、回国定居证明。

9、()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A、侨汇B、财产收入C、境外收入10、同华侨、归侨有()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在申请认定侨眷身份时仍保持扶养关系的,其侨眷身份,经公证机关出具扶养公证后审核认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