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项目部环境目标 (3)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5)第四章资源、资金 (7)第五章环保要求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8)第一节节能降耗管理要求 (9)第三节粉尘控制 (13)第四节噪音、污水、废油等污染物控制 (15)第五节射线检验环境管理办法 (17)环境管理方案表 (20)功能区划分图 (21)第一章编制依据一、有关的国家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见适用法律、法规及其标准一览表)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FCLP-01-03/01四、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五、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文件》六、《施工组织总设计》(质量计划)第二章项目部环境目标一、公司环境方针遵章守法节能减耗降低污染文明施工持续改进二、环境目标1、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最大限度节约能源;3、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消耗;4、实现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5、杜绝噪声Ⅱ级以上危害,噪声作业点合格率达到70%;6、杜绝粉尘、毒物Ⅱ级以上危害;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3,粉尘、毒物作业点合格率达到90%;7、生产及生活污水达标排放;8、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9、放射性事故为零;10、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关键岗位培训率100%;11、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发生应急事故,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12、接到相关方投诉或抱怨意见后,回应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13、向相关方宣传公司环境方针。
三、环境目标及指标完成计划说明:本环境管理方案所制定的目标要在xxxxxx工程中得以实现,施工过程要满足所制定的指标要求。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xxx项目经理部环境控制小组组织机构组长: xxx (项目经理)副组长: xxx xxx xxx环境管理员:xxx组员:各部室及各施工工区负责人职责及工作内容:组长:负责确定本工程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负责组织本工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活动;负责监督本工程环境体系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执行;负责本工程环境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落实与最终验证;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及体系运行情况;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承担环境体系要求的职责,参加小组会议环境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环境文件、记录的编辑、整理、报送;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环境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执行与更新;负责本单位环境不符合项的整改与资料整理、报送;负责督促本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负责与地方环保部门及其他环境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络;完成组长、副组长临时交办的工作。
组员: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参加小组会议。
xxx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第四章资源、资金确保环境体系运行正常,做到节能减耗;环境保护设备由项目部统一进行配备;环境保护措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在各工程项目的施工措施费用中列支,暂定20万元。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资金来源一览表第五章环保要求及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为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针对不同施工过程我们均制定了减少污染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监视与测量,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符合国家及当地的环保要求。
1、认真贯彻、宣传并执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在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中严格管理、持续改进。
2、各部门全员参与,归口管理,并强化员工培训。
3、单独编制xx项目经理部潜在重大环境影响应急预案。
加强培训、演练,形成含有本地消防队、医院、技术监督局、环保局、公司有关部门、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获取相关资讯。
4、化学物品的运输、贮存、发放等管理方面编制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
5、在保温、油漆等施工中加以细化粉尘管理措施。
6、编制《锅炉清洗方案》,明确灰环境管理措施,并对排放物管理上与业主明确责任。
如酸洗结束后,将酸用碱溶液中和,直至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到指定排放地点排放。
钝化液用漂白粉处理后,到指定地点排放。
7、认真执行公司及项目经理部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定期检查、总结、评比;加强对各种工业废弃物的管理。
8、〈调试方案〉由调试单位编制,在系统调试(如单机试转、锅炉酸洗、系统吹扫等)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手段来控制污水、废气、噪音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节能降耗管理要求职责1、工程管理部作为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负责规划与检查。
2、管理部、物资供应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材料控制管理工作。
3、综合办公室制订本机构的年度纸张节约计划;非机密性办公用纸必须两面均使用过后方可按废纸处理;推行无纸化办公、文件无纸化管理和网络化传输。
4、综合办公室设专人负责办公用车调度,实行派车审批制度,加强对办公用车使用的控制。
材料节约要求1、严格执行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办法、经营计划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及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等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2、施工单位按图纸、定额准确计算施工用料量,工程部门审核备料。
3、供应部门以经过管理部审定的施工预算中单独列示的材料量做为控制依据,限额发料。
3、严格执行节余(赢余)奖励、超支(亏损)处罚的经营管理机制。
4、在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最优的下料方法,减少边角料的产生。
5、提高边角料再利用率。
节电措施及要求1、本现场施工电源业主统一布置,施工变压器6台其中320KVA的一台,560 KVA的2台,1000 KVA的3台,变压器出口设置配电室,各施工用电点设置一级配电盘(共22台);二级配电箱(盘)由项目部统一考虑。
1)现场夜间照明统一规划,使用大型板块灯(钠灯),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对于局部要加强照明才能满足施工的情况,接碘钨灯;2)设备尽量选用节能型,如电焊机不使用直流电焊机等。
2、严格执行节电规定:1)杜绝使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如电炉子等采暖、做饭;2)办公室照明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3)现场照明由电源维护人员负责做到天亮灯熄;无特殊情况,夜间不施工部位不开灯。
4)加强现场巡视,杜绝浪费用电,焊机不用随时切断电源。
节水措施及要求1、本现场施工用水管线统一布置;2、用水后随时关闭水门,杜绝长流水;3、提高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视,确保临时水管线无跑、冒、滴、漏;4、本现场基础施工地下水位较高,基础施工时要做明排措施,因此基础养生用水采用基坑内的外排水;5、小截面框架施工拆模后直接刷养护剂,杜绝用水管冲洒养护;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拆模后用塑料布覆盖并加盖草袋保温养护;7、泵罐车、地泵等洗车污水排放到沉淀池,水磨石施工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在后续有用水作业,并有条件在利用的情况下周转使用;8、提高施工质量,确保管道严密性实验、锅炉水压、管道冲洗等过程中无跑、冒、滴、漏;9、管道严密性实验、锅炉水压、管道冲洗等项目产生废水排放到老厂煤场冲洗水或冲灰水管网内,尽量不排放到厂区污水管线内。
第二节工业(固体)废弃物控制职责:1、工程技术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施工垃圾管理的总体规划及监督检查;2、安全保卫部负责危险、有毒垃圾的确认,形成记录;3、物资供应部制定可再利用废旧料的回收与管理措施,负责可再利用废旧料的回收与管理,并形成处置记录;4、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由工程技术部(整备班)统一清运,并形成处置记录;5、办公区、生活区的垃圾统一由后勤人员负责处理并形成处置记录;6、各施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垃圾的收集、存放的管理工作,负责将垃圾分类存放到临时存放点。
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1、危险及有毒垃圾:废药品、药物、化学试剂、废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废保温材料、墨盒、电池、焊条头、含油废物、废橡胶等;2、一般可回收利用废旧料:废钢、废铁、废工具、废纸、纸箱、废塑料桶等;3、一般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焊渣、药棉、针头等。
废弃物处置方式:1、放置(适用于电池、焊条头等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2、出售(废铁、废纸、纸箱、电缆皮)3、回收再利用(各种边角余料、包装物)4、现场就地填埋、焚烧(本现场不采用)5、运输到垃圾场(由业主统一处理)设施规划:根据需要设置分类回收场地及设施,包括各区域垃圾通道的布置、垃圾箱的数量及位置、垃圾临时存放场所等具体见图。
1、办公区每个卫生间设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废弃物垃圾桶各一个,废电池回收箱、废纸回收桶各一个放置在走廊,各办公室配有废纸篓;2、生活区宿舍楼后设置垃圾临时存放点一处;3、设备库区设置包装物回收场地,垃圾存放点两处;4、施工现场设废弃物临时存放场地,场地内设分类垃圾箱分类回收危险废物、有机垃圾等;废铁临时存放场单独划出、焊条头回收箱单独设置;5、垃圾露天堆放场设置在置场北侧,垃圾由业主统一处理。
管理要求:1、垃圾在存放过程中必须有明显标识,标识采用颜色代表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具体如下:红色代表为危险及有毒垃圾;黄色代表一般可回收利用废旧料;蓝色代表一般不可回收利用垃圾;2、临时存放场所内的垃圾不能混放,进行分类管理;危险、有毒的垃圾禁止混入其它垃圾中;3、对施工现场收集的垃圾,由工程技术部(整备班)组织定期运送到垃圾堆放场,严禁私自焚烧和丢弃、填埋垃圾;4、废弃物处置记录要记清处置时间、处置方式、处置人员等;5 、在垃圾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不散落、不泄漏、不混淆。
一旦在运输中发生泄漏和散落现象,必须及时处理;危险及有毒的垃圾应由保卫人员联系运输方式和运送场所,在运输中发生泄漏和散落现象,及时上报;6、工程技术部负责垃圾临时存放场设施的规划,确保存放场所有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并负责垃圾临时存放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节粉尘控制职责1、工程技术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在《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环境管理方案》中明确现场施工粉尘管理的总体规划并负责运行过程的监督检查;2、工程技术部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可会同安全检查、文明施工检查一同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依据《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要求进行处理;3、各施工单位在编制具体项目作业指导书中明确有针对性的粉尘防治措施及劳动保护措施,并对产生粉尘、毒物的作业项目及作业点进行控制;4、安全保卫部负责职责范围内安全措施的审核。
管理要求1、建筑用砂(中砂、细砂)、碎卵石、挖填土在运输中,表面应呈湿润状态,表面干燥的,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后进行运输,应覆盖牢靠,保证在运输中不致脱落或部分开口;2、建筑用石灰、水泥用塑料薄膜覆盖运输,堆放地点搭设专用棚库,封闭存放,防止泄露,并做好防雨、防水措施;3、露天堆放的砂、石、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要按规划集中堆放,表面覆盖塑料薄膜;4、运输车辆不超载,混凝土罐车每次出场前应清洗下料斗,自卸车、垃圾运输车出场前一律用苫布覆盖;5、施工场区,视具体情况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洒水以保证不产生扬尘,正常气温时,每天全面洒水不少于一次(雨雪天气除外);6、各施工单位严格按工程技术部划分的文明施工责任区进行管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7、现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每天定期清扫并洒水,防止扬尘;8、钢煤斗、烟风六道、水箱等容器类内部作业时(如:焊口打磨、内壁除锈、防腐等),要做好人员防护措施,保证通风,必要时戴防尘面罩进行操作,设置通风机;9、锅炉本体、管道等保温砌筑时,施工人员戴防尘面罩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