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栓的介入诊疗ppt课件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栓的介入诊疗ppt课件
12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 导作用; 3、支撑作用; 4、交换作用。 常用: 长度150cm、260cm;直径 0.018“、0.035“。
13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造影导管:
作用:1、注入造影剂 ;2、建立通道 ;3、辅助支撑或开通 。 常用:4F、5F单弯造影导管。
28
女性,47岁, 因“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余,左前臂AVF闭塞6天”于2018-10-26入院, 诊断:高血压肾病,CKD5期,左前臂AVF闭塞。 拟行PTA手术
造影发现桡动脉近心端狭窄,远心端血栓形成并闭塞
29
女性,47岁, 因“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余,左前臂AVF闭塞6天”于2018-10-26入院, 诊断:高血压肾病,CKD5期,左前臂AVF闭塞。
4
Ⅰ 型狭窄:AVF吻合口及吻合口近心端附近的狭窄 Ⅱ型狭窄:AVF穿刺部位的狭窄 Ⅲ型狭窄: AVF相关的回流大静脉或中心静脉的狭窄 Ⅳ型狭窄:AVF供血动脉的狭窄
5
+ 介入治疗的指证 + 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 AVF狭窄/血栓的诊疗 + 介入治疗术后评估 +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
6
AVF直径狭窄率大于 50%,且具有下列一 个或多个临床/生理 异常:
1、血流量减少 2、静脉压升高 3、体格检查异常(震颤或搏动减弱)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18版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
7
+ AVF介入治疗的指证 + 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 AVF狭窄/血栓的诊疗 + 介入治疗术后评估 +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
8
基本设备:DSA机器,显示器,高压注射器,手术 床,监护仪,防护服等。
32
+ AVF介入治疗的指证 + 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 AVF狭窄/血栓的诊疗 + 介入治疗术后评估 +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
33
+ 技术成功:介入治疗后残余狭窄小于30%; + 临床成功:介入治疗后AVF功能得到改善,并且至
14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压力泵:由压力表和充压装置组成;为球囊提供压力。
15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球囊:
1、根据球囊材料特点:顺应性、半顺应性和非顺应性球囊; 2、根据设计特点:普通球囊、切割球囊、双导丝球囊、药物涂层球囊; 3、根据球囊的耐压能力:低压球囊、高压球囊、超高压球囊。
16
+ AVF介入治疗的指证 + 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 AVF狭窄/血栓的诊疗 + 介入治疗术后评估 +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
1
随着透析技术进步透析龄延长,血管通路并发症增加。
AVF狭窄/血栓为常见并发症。
2
+ 介入治疗的指证 + 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 AVF狭窄/血栓的诊疗 + 介入治疗术后评估 +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
3
任何物理检查、血流量测定、或是静态静脉压有 持续异常时需尽快行影像学检查,包括:
1、彩色多普勒超声; 2、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ghy);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ghy DSA); 其中DSA是诊断金标准。
塞。
造影发现血栓
24
+ 4、置入导丝及球囊:
+ 发现病变后沿导丝置入球囊至病变部位;
25
+ 5、球囊扩张:
+ 球囊扩张后维持1-3分钟
26
+ 6、确定疗效:
+ 扩张后取出球囊,再次造影确定疗效,核查有无并发症;
27
+ 7、拔鞘止血:
+ 治疗效果满意,取出导丝,拔除血管鞘,止血。 + 止血:1、机械压迫止血;2、皮肤缝合止血:8字缝合或荷包缝合。
9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手术器械: 穿刺针 导丝 血管鞘 扩张球囊 压力泵
10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穿刺针:
其作用是穿刺血管,将导丝引入血管和置入血管鞘,是介入诊 断、治疗术中的重要器械之一。常用的是二部件穿刺针:由外套管 和针芯构成。
11
AVF介入治疗常用器械
血管鞘:
主要用于注射药物或造影,引导导管、球囊导管、支架等血管内器具顺利 地进入血管。由外鞘、扩张器和短导丝组成。
1、体格检查异常,包括:上肢 有无肿胀,有无侧支静脉循 环,拔针后出血时间延长, 搏动或震颤发生变化;
2、AVF血流量下降; 3、透析时静脉压力明显升高; 4、再循环测定明显异常; 5、无法解释的透析剂量下降。
2006年K/DOQI血透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与 建议
AVF狭窄管腔面积减少70% 以上,且具有
+ 避免穿刺病变部位,感染部位,假性动脉瘤急性期及严重钙化的血管部 位;
+ 尽量单一入路,复杂病变可以选择多入路。
19
+ 2、置入血管鞘:
+ 选择合适的血管鞘(5-7F),血管鞘置入4-6cm以避免术中退出。
20
+ 3、血管造影:
+ 注入造影剂显示流入道、吻合口、流出道直至上腔静 脉;
+ 可以阻断血管鞘上方静脉逆向造影或使用造影导管至 动脉端造影。
21
+ 3、血管造影:狭窄
发现狭窄
22
+ 3、血管造影:狭窄
发现狭窄
未全程造影有时会漏过近心端的狭窄或闭塞
23
+ 3、血管造影:血栓
+ 表现为充盈缺损,造影剂沿血管壁行走,并包绕血栓,呈恒定的充盈缺损影。 + 疏松的血栓表现为柱形或条样的充盈缺损,可以呈中心性或偏于一侧,缺乏造
影剂包绕的部分表示血栓与管壁有粘连。 + 造影剂柱突然中断或部分不显影断端可呈凹陷状,表示血管内腔被血栓完全闭
17
+ 1、通路穿刺 + 2、置入血管鞘 + 3、血管造影 + 4、置入导丝及球囊 + 5、球囊扩张 + 6、确定疗效 + 7、拔鞘止血
18
+ 1、入路选择:静脉入路或动脉入路
+ 理想的入路:位置表浅、易于穿刺、与病变距离近、易止血。 + 尽量选择血管腔宽大的部位,减少穿刺并发症; + 管腔较细者可以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 + 向吻合口方向穿刺,常用于治疗Ⅰ和Ⅱ型狭窄; + 向静脉流出道近心端穿刺,常用于治疗Ⅱ和Ⅲ型狭窄;
术后造影
30
+ AVF同一病变在3个月内实行2次及以上PTA,需考 虑采取外科手术修复。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支架置 入:
+ 1、外科无法实行手术的病变; + 2、外科手术禁忌症者; + 3、PTA引起的血管破裂。
31
+ 中心静脉狭窄首选PTA治疗,在以下情况时可考虑 支架置入。
+ 1、PTA治疗后狭窄弹性回缩大于50%; + 2、3个月内狭窄复发。 + 如果PTA治疗失败结扎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