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问卷】九年级科学拱墅区期末卷

【问卷】九年级科学拱墅区期末卷


系”的
是( )
A. CuO、Cu、Cu(NO3)2 B. Zn、Cu、Ag
C. C、CO、H2CO3 D. NaOH、NaCl、NaNO3 17. 小乐设计了图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热与电阻的关系”。其中 RA> R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瓶中所装煤油的质量一定要相同
B、用煤油而不是用水,是因为煤油不导电而水易导电
①取 2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 A、B,分别加入 2 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 A 支试管内加入 2 毫升新鲜的唾液溶液,振荡:向 B 试管内
振荡:
③同时将 2 支试管置于 37C 的水中,恒温水浴....
第5页
第6页
姓名: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密………封………线………内………答………题………无………效………………………………………
第2页
…………………………………密………封………线………内………答………题………无………效………………………………………
知人善教 · 激发兴趣 · 塑造能力
10. 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 c 处尿素浓度降低,则 b 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②若 c 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 b 可能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③若 c 处氧含量增加,则 b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④若 c 处含氧量降低,则 b 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⑤若 c 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则 b 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 NaOH 溶液 B. 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在 20s 到 40s 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60s 时,溶液中溶质为 NaOH 和 NaCl 12.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明。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成分
液体甲
液体乙
液体丙
(克/100 毫升)
(克/100 毫升)
(克/100 毫升)
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 液体甲经过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液体乙 B. 液体乙是含有葡萄糖的原尿 C. 结构②中流动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D. 液体丙取自图示结构的③
B. 消耗的金属质量:Mg<Zn<Fe
C. 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D. 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20. 下列关于人体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完全相同
B.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能进行无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
C. 血液中的葡萄糖一部分合成糖元,暂时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备生命活动利用
的是( )
A. 草木灰属于钾肥,能促进农作物根茎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B.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将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在铁质容器中混合
C. 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从而改良酸性土壤
D. 使用农家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4. 图示甲乙两套装置,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均不计。装置甲中 F1 和 F2 表
D. 人体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属于异化作用
第3页
第4页
知人善教 · 激发兴趣 · 塑造能力
考号: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19. (4 分)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小乐根据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判断出心室壁厚的是左心室,左心

(4)假如血液离开肺后直接流向身体的其他部分,而不流回心脏,从血液循环的角度分析,造成的后果

。(写出 1 条即可)
22. (4 分)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1)写出一
项人体内水的重要生理功能

(2)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图中途径③
获得水分。
(2) KOH 与 NaOH 的化学性质相似: K2CO3 与 Na2CO3 的化学性质相似。 【实验探究】
(1)取少量已泛黄变质的碘化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若要证明产生的气体是 CO2,请简述操作方法

26.(6 分)某厂家对其生产的电动自行车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速
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甲,牵引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乙。已知电动自行车在匀速行驶时,其电动机输
入电压 48V,输入电流 5A。则在 7- 12s 内,电动机中电流做
J 的功,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阻力

N,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为
A. 量取浓硫酸 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氧化铜 D. 倾倒稀硫酸
2.在纳米镍粒子的催化下,能发生如下模型所示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镍粒子属于非金属单质
B.表示甲烷,
属于无机物
C.该反应中,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的个数比为 1:1
第1页
知人善教 · 激发兴趣 · 塑造能力
3..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下
C、实验中通过比较煤油温度 变化来比较电流产热多少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电阻丝 RA 产热较多 18.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8V 恒定不变,R0 为定 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 后,在滑片 P 滑动的过
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
像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减少
13.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的改良,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对农作物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在 C 部位开始消化
B.脂肪在 D 部位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C.甲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D.流入 B 部位的胆汁含多种消化酶
4.小乐尝试确定自己的血型,她用 A 型标准血清检查,发现血液
会被凝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她的红细胞上有 B 凝集原
B.她的血清中有抗 B 凝集素
J


三,实验探究题 27.小乐通过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过程如下:
①取 2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甲、乙,分别加入 2 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 2 毫升新鲜的唾液溶液: 向乙试管内加入 2 毫升蒸馏水;
③同时将 2 支试管置于 37oC 的水中,恒温水浴一段时间后取出:
④往甲、乙 2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1 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现象。
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的原因是

(2)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经
过的途径是:臀部毛细血管→
→肺部毛细血管→.....(. 用图中字母、
数字以及箭头表示)。 (3)流入 C、D名的姓血为静脉血,颜色暗红;流入 A、B 的血为动脉血,颜色鲜红。
造成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
(3)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


(4)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


A. 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 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

C. 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
尿液
23.(4 分)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沿不同方向拉绳子,乙装置中 F3 表示竖直向上拉绳子;用 F1、F2、F3 分别将相

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为动滑轮,乙装置为定滑轮
B、拉力大小关系是:F1=F2=F3 C、F1、F2、F3 所做的功相等 D、F1、F2 所做的功相等,但比 F3 做的功少
15.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 2kg 的水和甲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均不
计热损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随温度的升高,甲的比热容逐渐增大
B. 甲物质与水的比热容之比为 1:2
C. 前 10 分钟内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D. 甲物质和水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不同
16. 如图为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某种物质可以进一步生
成另
一种物质,则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对应“转化关
8. 关于“制作血涂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实验的操作和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血涂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 推血涂片时,应来回推动几次使血膜均匀
C. 图中的细胞 A 是有凝血止血功能的血小板
D. 图中的细胞 B 具有抵抗病菌侵入的功能
9. 左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右表为取自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的液体成分说
A.无论水平还是直线运动,动能一定不变
B.若水平方向运动,势能一定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