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同步教学测试试卷地理测试试卷考试范围:必一必二;考试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一2题。
1.自B至C,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上海昼长于夜,且昼长渐短B海口市的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C 南极圈内的极夜区域逐渐扩大 D太阳直射于南半球2.地球由D公转至A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A.一直加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一直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3--5题3.资料日期中的31日所反映的可能是()A. 1月31日B. 5月31日C. 8月31日D. 10月31日4.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为()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5.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A. 3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B. 1日白天气温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C. 1日、2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D. 2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6.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四组气候类型中不再存在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7.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a"为海洋,b为陆地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下图为某区域大洋环流简图,箭头为相应的盛行风带。
据此回答8~9题。
8.若图示区域为大西洋,则a处洋流的名称为()A.加那利寒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秘鲁寒流9.图示洋流流向与下列地理事物运动方向相同的是()A.北半球地球俯视图的自转方向B.南半球的气旋C.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D.北太平洋台风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
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10--11题。
10. 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A.①B.②C.③D.④11. 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A.②B.③C.④D.⑤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13.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人口大量迁入15.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16.读右图,下列商业部门与下图中所属城镇对应正确的是()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B.甲为早点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点店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早点店17. 根据中心地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B.低等级的中心地无法提供高于自身等级的中心地的货物或服务C.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D.该理论是完美的,与实际完全符合读右图“某地农业用地地租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水源 D.气候19.如果要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B.Z地应该发展花卉种植C.距城市20—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40—100千米处读图“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共用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21.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2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发生了3次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多转向靠近大煤矿区B.鲁尔区钢铁工业——中国的鞍钢——宝钢的区位选择大致反映这一变化C.在早期的煤炭炼钢时代,钢铁企业多靠近大铁矿区D.二战后,钢铁企业多集中在内陆布局23.恶劣的天气会给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
下列运输方式中,受大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A.铁路B.高速公路C.水运D.航空2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25. 下列选项不属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压力 B.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计50分)二、非选择题(50分)26. 下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4分)(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2分)(3)说出图甲中1、2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3分)(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7分)27.读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⑴图中A处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功能)区,其主要原因是。
(5分)⑵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⑶一些大城市的高级住宅区大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8. 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图1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分)图1 图2(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8分)(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3分)(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6分)(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答案】 A2.【答案】B【解析】3.【答案】D4.【答案】 A5. C【解析】连续两日北京均为昼短夜长,且昼在缩短着,所以处于冬半年的冬至前。
连续3天的天气转晴、气温下降趋势明显,所以为冷锋影响。
连续3天的第一天,31日、1日气温及气压急速下降、出现阴雨;夜间气温是冷锋后冷空气控制的结果。
1日、2日夜间气温低,是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微弱所致。
2日白天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
6.【答案】B【解析】如果黄赤交角变为 0°,全球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基本不变,不存在季节移动的规律。
而地中海式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7.【答案】B【解析】环节③是地表径流,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8.【答案】C 9.【答案】B【解析】第8题,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再结合图中风向分析,可得出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即该纬线为30°N。
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若图示区域为大西洋,而a在大洋西部,应为墨西哥湾暖流。
第9题,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选项中只有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10.【答案】B11.【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
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2.【答案】A 13.【答案】A【解析】从图中植被类型可以判定,该图反映的是大陆西岸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荒漠带为热带荒漠带,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14.【答案】D 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14题,一地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两方面影响。
第15题,大量人口迁入对当地的影响是:住房、就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大。
但D项城市环境质量不会陡然下降,而是逐渐下降;错误。
16.【答案】B【解析】根据甲乙丙城市的服务范围大小,判断等级由高到低的依次为乙丙甲;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而等级较高的服务职能,只有较高等级的城市才具有。
反之亦然。
由图中可知,乙地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可以考虑做汽车销售;而甲地等级最低,可以做早点铺。
17.【答案】D【解析】中心地理论是人们目前研究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还不是很完美的,与实际可能有些不相符合18.【答案】A 19.【答案】 C【解析】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经济效益依次降低。
20.【答案】D 21.【答案】A【解析】22.【答案】B【解析】在早期的煤炭炼钢时代,钢铁企业多靠近大煤矿区,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多转向靠近大铁矿区,二战后,钢铁企业多集中在沿海布局。
鲁尔区钢铁工业——中国的鞍钢——宝钢的区位选择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23.【答案】A24.【答案】A25.【答案】B二、非选择题(50分)26.【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2分)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2分)(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2分)(3)1图气压带位置比2图偏北,(1分)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2分)(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3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温和多雨。
(2分)27.(15分)⑴商业区(1分)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