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艺术“+”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体育艺术“+”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实施方案及评价一、实施目标实行“体育、艺术、科技2+1工程”,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原则1、实施“2+1工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2、实施“2+1工程”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

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3、实施“2+1工程”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

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工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4、实施“2+1工程”要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为原则。

三、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2+1工程”组长:汪剑副组长:唐兆胜陈超黄若组员:一――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全体音、体、美任课教师。

特长带头教师:体育:钟娟程方传音乐:沈瑞芹李茜茜美术:赵亮朱静2、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1)、发挥“主渠道”作用。

我校将把实施“2+1工程”融入新课改之中,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

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

(2)、整合体艺课程目标。

学校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使“2+1工程”的指标落到实处。

(3)、充分结合家庭教育。

我们将把实施“2+1工程”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完成“2+1工程”的过程中。

四、实施办法1、体育技能、艺术特长的实施(1)、落实好“2+1项目”,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的基础上,把“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通过项目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运动队、艺术团等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

要围绕“2+1项目”组织开展对抗赛、挑战赛、才艺展演、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群体性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的激励作用。

广泛组织各种文体兴趣活动小组,定期组织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都从“2+1项目”中受益。

要积极组织体育、艺术活动走出校园,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共同营造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确保“2+1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安全。

(2)、我校“体育、艺术项目”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时。

使“2+1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

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举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

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兴趣组织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2、学校为每位学生编制“2+1”项目档案袋,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手册和档案的管理,体育、美术、音乐教师具体负责资料的完整收集。

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该项目的学习与训练,按照项目的阶段要求逐步完成项目目标。

五、“2+1”体育、艺术技项目内容体育类1、体操类:广播体操、绳操2、田径类:耐久跑、100米、跳远、铅球、200米、400米3、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垒球各班限报两项。

分为低、中高年级。

(1、2年级为低年级组,3——6年级为中高年级组)B、艺术类1、音乐表演类:课堂乐器(竖笛,口琴等)、音乐情景剧、舞蹈。

2、美术类:电脑绘画、漫画卡通、书法,手工制作。

各班限报一项。

分为低、中高年级组。

六、具体活动安排:七、“2+1”项目成绩的认定1、认定等级认定分为优秀、合格、待合格三个等级。

2、认定的实施方式按有关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认定;技能认定是认定的主要方式,主要由学校按照体育、艺术“2+1工程”所制定的项目要求和评价标准,具体组织实施,并根据测试成绩确定等级。

3、认定结束后,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将成绩填入“2+1”项目检测成绩表中,并将此表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八、“2+1”项目认定结果的处理1.学生“2+1”项目相关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学生“2+1”项目是否达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基础条件。

3.学生“2+1”项目三项均达优秀等级,学校授予“三星级特长学生”荣誉称号,并进行全校通报。

九、完善措施、确保“2+1”项目开展(1)开齐、开足并上好音、体、美、综合实践课程,确保课程的开课率为100%。

(2)科学安排“2+1工程”项目活动表”。

保障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2次艺术活动。

(3)通过广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养成积极参加艺体科技活动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为每个学生搭建了体育技能和才艺展示的舞台,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艺术节以及师生才艺展示和体育竞赛等小型多样的活动。

(5)通过完善各种评价制度等方式,让每个辅导教师、班主任都明确课外文体活动和竞赛开展的规范职责,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2+1工程”的开展。

十、“2+1”的项目评价标准(附后)“2+1工程”项目活动技能标准一、“2+1”项目体育技能标准(一)体育1.足球:合格标准:(1) 足球正脚背双脚颠球连续6个以上;(2) 比较熟练的运用左右脚的外脚背、内脚背运球绕杆并完成射门动作。

方法及要求:距离10米内放置障碍桶(或旗杆)5个,每个相距2米,最后一个障碍桶(或旗杆)距离球门10米。

从起点带球绕5个障碍桶(或旗杆)后射门。

优秀标准:达到下列其中任一项(1) 足球正脚背双脚颠球连续30个以上;(2) 熟练的运用左右脚的外脚背、内脚背运球绕杆并完成射门动作。

方法及要求:距离10米内放置障碍桶(或旗杆)5个,每个相距2米,最后一个障碍桶(或旗杆)距离球门10米。

从起点带球绕5个障碍桶(或旗杆)后射门。

2、篮球(1)行进间运球合格标准:男生行进间运球15.1~17.8秒;女生17.8~22.9秒。

优秀标准:男生行进间运球11.2秒以下;女生12.9秒以下。

方法:全程行进间运球(25米往返跑),根据成绩与动作计算具体分。

(2)双手胸前传接球合格标准:男生36~46次;女生14~30次优秀标准:男生55次以上;女生52次以上方法:学生站在线后对墙连续传接球(男生2.5米;女生2米),计一分钟内传接球的次数。

要求:单人原地对墙1分钟双手胸前传接球(1.5米),根据成绩与动作计算具体分。

(3)拍球合格标准:男生7~14个;女生7~14个优秀标准:男生23个以上;女生20个以上方法:在球场随意拍球。

3、乒乓球(1)颠球合格标准:30个优秀标准:60个或以上(2)对墙打合格标准:20个优秀标准:40个(3)发球合格标准:能发一个上旋球优秀标准:能发出上旋球(特点:低、快、长)(4)正手两人对攻合格标准:15个回合优秀标准:25个回合测试要求和方法:测试时每人三次机会。

4、跳绳合格标准:单人单摇每分钟达到80次;一带一单摇每分钟20次。

优秀标准:单人单摇每分钟达到120次以上;一带一单摇每分钟30次以上。

5、踢毽子:合格标准:男生5个;女生8个优秀标准:男生8个以上;女生11个以上测试要求和方法:连续踢,不限方式,即:正脚面、足内侧、足外侧均可。

不限时间,只测一次。

二、“2+1”项目音乐技能标准合格标准:能够准确地演唱音阶;能够较正确的,有表情地完整演唱适合自己音区2首学校必唱曲或教材上的歌曲。

优秀标准:能够准确地演唱大调音阶;能够正确的,有表情地完整演唱适合自己音区的4首学校必唱曲或教材上的歌曲,并能够配上自创的相关舞蹈动作。

三、“2+1”项目美术技能标准1.儿童绘画合格标准:掌握铅笔、油画棒与彩色水笔工具、材料的性能,能表现简单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认识各种颜色,初步感受色彩的表现力。

利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优秀标准:能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懂得合理组织画面,掌握基本的色彩对比、调和知识,了解色彩的表现作用。

能独立完成作品的创作。

2.剪纸:合格标准:掌握剪纸的基础相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剪或刻出简单的图案。

优秀标准:会熟练的使用刻刀、剪刀等剪纸工具,会对称剪、折叠剪、能剪刻简单的字样、花卉、鸟兽等小幅作品。

四、对教师评价办法:对于体音美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评价以对学生的评价为基础,测查每个班1/2的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等级,确定班主任和相关教师的教学等级。

计算优秀在被测查学生中所占比例,作为教师的认定等级,得相应的百分比分。

期末考核时按照比例计岗位考核。

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学生评价登记表班级:姓名: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教师评价登记表体育艺术“2+1”活动实施方案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201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