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概述

水污染概述

水体污染
高一(9)叶加尔柴健黄显博黄超时徐重阳
水污染概述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我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

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

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

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

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

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

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化学性污染
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

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
(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

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

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1)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

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

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2)热污染: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3)放射性污染: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

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

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

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

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水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

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

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
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

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

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

中国水污染问题严重
中国的环境专家说,中国的水污染已“非常严重”。

中国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教授昨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就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透露以上信息。

他说,河流的水环境系统中有40%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全国人大将于今年制定“清洁生产法”,相信这也是世界上首个有关法律。

曲格平说:“总体来看,中国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压力。

这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环境治理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他指出,除了水污染,中国还面临其他四个“严峻”的环境问题:第一,江河特别是湖泊的“营养”太多了,富营养化的程度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例如滇池,巢湖,太湖等;第二,中国有660多个城市,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不好,特别是大气,处于一种“严重污染”的状况;第三,一些地区的酸雨污染问题严重,酸雨的面积占中国整个面积的30%;第四,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很大,大概有36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正面临水土流失的问题;第五,荒漠化的问题每年正以几千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询及若中国继续加强环保政策措施,会否对石油天然气和炼油厂等企业的利润构成压力时,他说,现在工业区在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确实越来越高,而且“根据现在中国法律的要求,这种负担会进一步提高,近期内不可能减轻”。

曲格平说,有关企业若想减轻这种压力,只能采取两条措施:第一,改进技术,减少污染;第二,对现有的污染进行治理。

湖南株洲清水塘工业区的排污口
《校园环境保护35条》
1.不燃烧烟花爆竹。

2.倡步行,骑单车。

3.不使用塑料袋。

4.双面使用纸张。

5.随手关闭水龙头。

6.节约粮食。

7.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8.尽量利用太阳能。

9.不食用口香糖。

10.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1.拒食野生动、植物。

12.不焚烧秸秆。

13.保护草坪,善待植物。

14.多用肥皂,少用含磷洗衣粉。

15.不焚烧垃圾。

16.不吸烟,力劝别人也不吸烟。

17.不穿野兽毛皮制品。

18.不乱倒垃圾。

19.不随地乱扔乱吐。

20.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21.保护青蛙。

22.不捕捉鸟类。

23.不虐待动物。

24.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25.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26.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27.宣传环保,做环保志愿者。

28.保护自然风光,不乱写乱画。

29.认识环保标志。

30.不过分装修房屋。

31.回收可再生资源。

32.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药品。

33.多读环保书籍。

34.少用袋装食品饮品。

35.提倡校园垃圾分类。

大家的倡议非常全面,的确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