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第三学期
理实一体化课程《果蔬加工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果蔬加工技术》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以果蔬为原料,依据物理学、食品化学、营养学、微生物学及食品加工原理加以处理,改变其形状、性质,延长其贮藏时间,提高营养价值或利用价值,制成新产品的原理及工艺。
是本专业毕业生从事果蔬产品生产操作和管理、果蔬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的主要技能课程。
《果蔬加工技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果蔬原料的结构、组成与加工特性及加工贮藏对原料的要求。
重点介绍常见果蔬果蔬汁、果蔬干制品、果蔬糖制和腌制品、果蔬速冻产品、果蔬综合利用的加工原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加工操作方法、原料、产品特点等。
通过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后,形成不同的学习项目,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穿插进行果蔬行业职业分析与规划、果蔬加工基本理论、职业道德规范及生产管理等内容。
对课程知识进行了重构,理论和实践并重,不断拓展外延知识,符合人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学生,中职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对于实践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尤其喜欢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活动。
但是,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接受能力有限,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I,使学生知道果蔬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熟知果蔬加工中汁制品、速冻制品、干制品、腌制品、糖制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各加工工艺的操作要点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能综合评价各种果蔬加工制品的质量;为果蔬加工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和发展一批服务与果蔬加工操作、果蔬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果蔬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够分析不同果蔬制品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果蔬加工的设备并解决一些常见机械故障;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食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并达到提高自己知识面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生产设计、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进校的一刻起即树立起职业精神,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果蔬制品的分类及对应加工原理;不同类型果蔬制品主要工艺流程、基本操作技能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果蔬制品加工质量控制。
难点:果蔬制品加工原理在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不同类型果蔬制品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法、实验验证法、案例法,结合讲授、提问、讨论等
教学手段给学生全方位分析课程内容。
为了讲清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职业场景,采取任务驱动法,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进度计划表
部系主任签字:教务主任签字:主管副校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