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

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 )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

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 )的整理。

A.历史统计资料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

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 )。

A.分组标志和组距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住户调查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 )。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直接调查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

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

A.历史属性B.物理属性C.社会属性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A.年内出生人口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

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

A.生产法B.成本法C.收入法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

A.借用外单位人员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

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

A.谁使用谁统计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

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长期资产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

,1 ,1 ,1 ,2二、多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 )。

A.比较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

A.先综合后对比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 )。

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

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各项之和。

A.劳动者报酬B.固定资产折旧C.生产税净额D.净出口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 )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

=15-=(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万元)5、答案: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一部()。

A.行政法规B.法律C.行政规章D.重要的规范性文件2、我国政府统计具有()、咨询、监督的职能。

A.调查B.分析C.信息D.预测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调查范围超出系统内的,由()审批。

A.部门领导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或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有关部门共同4、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A.统计人员可以不对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B.统计人员可以自行评估、修改所收集的基层统计数据C.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5、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

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D.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6、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标准B.统计方法C.统计制度D.法规性文件7、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资料,非经()不得泄露。

A.本人同意B.统计部门审批C.保密机关审批D.调查人员同意8、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在2年内累计()次以上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9、企业统计人员张某因疏忽大意,致使上报给统计机关的企业产值高于企业实际数据,其行为属于()。

A.工作失误但不构成违法B.统计犯罪C.伪造统计资料D.虚报统计资料10、一切()都必须依法如实、按时履行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

A.统计调查对象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11、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的集中统一。

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调查方法D.统计管理体制12、《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D.统计调查、统计监测、统计研究13、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

A.统一管理B.决定公布C.统一审批D.负责核定14、查处统计违法案件,调查人员一般不得少于()。

人人人人15、统计检查机构办理统计违法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后()内结案。

天个月天个月16、行政处分可以适用于()。

A.所有统计违法者B.所有统计人员C.机关法人D.国家工作人员17、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可由()决定变更。

A.各级保密委员会B.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D.单位统计负责人18、民间统计调查是()统计调查。

A.政府B.非政府C.部门D.地方19、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行政机关对给予()处罚的案件,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 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 D.通报批评20、统计行政诉讼由()负责审理并作出裁决。

A.人民法院B.检查机关C.仲裁机构D.上级统计机构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6道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相抵触。

A.部门行政规章B.行政法规C.统计法律D.地方政府规章E.规范性文件2、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

A.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实行统计监督C.开展统计执法检查D.进行统计调查E.进行统计分析3、《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统计报表B.典型调查C.综合分析D.重点调查E.全面调查4、()的行为,都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D.拒报统计资料E.伪造统计资料5、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属于(),负有保密义务。

A.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B.私人的单项调查资料C.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D.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E.企业的单项调查资料6、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警告B.罚款C.责令改正D.没收违法所得E.劳教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行政规章。

()2、《统计法》规定,我国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3、国家统计局属于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5、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但可以通过召开会议研究修改。

()6、统计资料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

()7、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8、对未标明法定标识或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统计机构有权废止。

()9、由于民间统计调查具有自愿性,所以调查者可以自行向社会公布民间统计调查结果。

()1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