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联邦政府权力的分配结构,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评价1787年宪法,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水平。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方式,探讨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和构建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美国宪法的特点并对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人结合本国实际,自我创新的结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

2、要辩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结合时代背景用历史主义的态度评价具体的事物,对事物的评价不可苛求。

3、要理解到民主政治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独特性,能学会为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则和评价
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流程】
课前渲染:上课之前,请学生欣赏美国国歌和一组图片,谈谈对美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大国崛起》视频片段。

请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目“年轻美国的窘境”。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年轻美国的窘境》一目。

一、窘境中的艰难抉择——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窘境 政治上: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各州握有各方面实权。

经济上: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商人利益,无力偿还巨额债务。

军事上:外敌威胁,内部动乱,内忧外患。

原因:松散的邦联体制 方法: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二、抉择下的分权制衡——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及实践
1.制定: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

2、内容:
(1)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与各州的制衡 (2)三权分立——中央三大权力部门的制衡 【角色扮演】
(3)平衡利益——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利益的平衡
3、原则: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原则
4、实践:
(1)1788年6月21日,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2)1789年1月,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3)1789年3月,选出第一届国会。

(4)华盛顿任总统期间政策措施:颁布国会法令和司法条例,整顿货币,发行公债,发布税收法令,实行关税保护政策,1791年建立第一个国家银行。

三、分权制衡下的成效——1787年宪法评价
①美国联邦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作用:增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确立共和政体,权力相互制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水准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还为世界其它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比如中华民国的《临时约法》)
③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四、制衡原则的新延伸——两党政治(学生自主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