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1),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1 分 )(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1 分 )(3)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2 分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2分)(5)请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 ì bùk ě d āng()(2)我已歼灭及j īkuì()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索长江。
(3)老头子 zhāng huáng sh īcu ò() ,船却走不动。
(4)她不会 púf ú()前进,也不能快跑。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五一假期,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 “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5、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
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 4 分)例句: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
,。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抽考试题卷第1页(共 6 页)二、阅读(46 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一)( 10 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加点的字词。
( 3 分)(1)妖:(2)益:(3)鲜: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莲,花之君子者也。
8、对选择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边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C.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二)齐人攫金(9 分)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 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 ju é抢夺)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9、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10、选出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3 分)A、清旦衣冠而之市 B 、适鬻金者之所C、子攫人之金何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1、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分)(三)( 102分)6(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22 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24 小时内即飞渡过30 万人。
④ 21 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 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 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 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我东路 35 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 日可以渡完。
?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 21 日下午至22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也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2、“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 句(只填序号)。
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3 分)1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句中的“均”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3 分)1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其原因是什么?(原句回答)(4 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四)寻人启事(17 分)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的笼罩着椅子,就像母爱,冷而郁,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母不疼她,母除了外,最大的偏好就是苛求她。
必需、不准、制、独裁⋯⋯是女孩母的定,并作母的代称。
离开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已久。
女孩在留下一条后,于把划成了:“ ,我走了。
按你的意思去把成。
找我,我会活得很好。
忘了,我很漂亮。
”着留言,女孩感到复的快意。
令女孩意的是,母第二天就了 A 市的新媒体,登了人启事。
要花很多。
女孩心里高。
你永找不到我,女孩甩向火站走去。
在 B 市,女孩、做工,只有在离家的候才能品味到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把人启事散到了 B 市,次的人启事有一些的味道:“女儿,回来吧,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愧。
可不能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 市。
每天晚上,抱着有人启事的入睡,已成女孩离家后的一种。
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于在《 C 市日》上找到了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人启事,而是一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短短的几个字,女孩失眠了。
母打!女孩第一次通了那个自己心下念了百、千遍的号。
“此用女未,留言。
”挂上,女孩已泪流面。
合同期算了,女孩仆仆的赶回 A 市,近家情切,女孩着手按响了,开的却是陌生人。
原来了筹找女儿,几天前,母将房子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上多了一人启事:母,速。
15、第( 6)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分析一下女孩此的心情。
(4 分)16、女孩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一下女孩的性格特征。
(4 分)17、你喜文章的尾?什么?( 4 分)18、第( 8)段画“女儿,回来吧,不再⋯⋯不再⋯⋯”一句中省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系上下文。
( 5 分)三、(50分)19、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
无是美的自然光,典的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是刻骨心的故事,激人心的面,怦然心的瞬;或是生活中一次心的交,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的甘露,滋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要求 :(1)以“我心灵的甘露” 目,写一篇文章;(2)自文体;(3)不少于 500 字;(4)文中不得出真的姓名和校名附加(10分)下列名著段,完成1-3。
人和厂的老板刘四快七十了;人老,心可不老。
年的候他当兵,,人口,放王。
敢些生所有的格与本力气,心路,手段,交,八年文第一次抽考卷第4(共6)字号等等——刘四都有。
在前清的候,打群架,良家女,跪索。
跪上索,刘四并没一眉,没一个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来,叫作“字号”。
出了,他开了个洋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得怎么付人,什么候一把儿,哪里松一步,他有善于的天才。
夫没有敢跟他耍骨(注:皮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只好听他弄。
到在,他有六十多,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
租,他的比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
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北方口语,什么时候。
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于是,祥子找到了包月,就去住宅门;掉了事而又去拉散座,便住在人和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