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丘陵是连绵起伏的……江山如诗如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教学要求: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本单元课程预计安排13课时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能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大家有信息达到目标吗?(生答:有!)3、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二、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自由读古诗>2、后教,指名读古诗<尽量找中下等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3、练读三、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次先学后教)1、结合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尽闲厌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师总结。
四、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教师指导并范读古诗。
3、引导学生读古诗的前两行,体会作者的孤独之情。
4、指名说说古诗的后两行采用的修辞手法。
5、教师总结6、背诵古诗五、当堂训练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默写古诗第二课时望洞庭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洞庭湖游玩一番,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随机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1、认识“庭、潭、螺”并会组词。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并背诵、默写古诗。
三、自学指导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我们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得最准确。
四、比读古诗(第一次先学后教)1、老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读古诗,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都不认识的可以举手提问。
2、①自由读(3分钟)②指名读古诗,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③在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朋友想和你交朋友,赶快读一读吧!④练读,齐读五、比谁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1、出示拼音、词语洞庭ting湖潭tan面海螺luo(1)指名读上述词语,(尽量找差生读,中等生正音)(2)师:字音读得真准确啊!(师伺机表扬)那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比赛,比谁最快地记住“庭、潭、螺”这三个字的字形,再给它们组词,时间是2分钟。
2、指名用学过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
3、指名口头组词,说说识字方法。
4、总结六、结合课后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三次先学后教)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湖光:秋月: 未: 磨:遥望:2、结合注释和理解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诗句的大意,给大家5分钟时间,5分钟后老师来考考大家,咱们进行第三次比赛:看谁说的好!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4、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听,做好补充的准备。
5.师总结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背诵古诗(第四次先学后教)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洞庭湖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
2、引导学生找出一句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师总结:这首诗通过写洞庭湖秋天月色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八、思维拓展1、请会的同学说一说课外积累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2、小黑板出示《忆江南》、《惠崇春江晚景》,鼓励学生多背诵积累。
九、当堂训练1、默写古诗《望洞庭》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三课时忆江南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忆江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
二、出示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词,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之美。
三、自学指导接下来我们将在课堂上举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这首词读得即正确又流利。
四、读古词(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读——自由读古诗词。
2、后教——指名读本词,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五、理解本词(第二次先学后教)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字词意思:曾谙江花蓝忆2、指名回答3、根据以上词语的含义,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词的大意。
4、教师总结;六、读古词,感受江南的自然之美(第三次先学后教)1、再读本词2、指名说江南美在哪里?3、教师总结4、背诵诗词。
七、当堂训练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曾:谙:江花:蓝: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默写本词《忆江南》。
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4、齐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进行仿写练习。
6、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7、通过学习课文,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你们到过广西的桂林玩过吗?观赏过那里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吧!二、出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有三个学习目标: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自学指导讲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五次比赛:第一次比赛: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中的生字字音读得最准确。
四、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由读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纠正错误之处)3、练读五、比认读生字词(第二次先学后教)出示词语波澜壮阔无瑕翡翠峰峦雄伟骆驼危峰兀立连绵不断1、指名读以上词语2、全班练读六、比流利朗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1、自由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读4、齐读七、了解课文大意(第四次先学后教)1、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标出文章自然段,试说说每段的大意。
3、分段,并说说你分段的理由。
(提示:总——分——总)八、比会写字(第五次先学后教)<一> 先学:1、学生观察本节所学字词2、找两名学生板演(找写字不好的差生)<二>后教:师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进行指导九、当堂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wú xiá pān dēnɡluî tuo pínɡ zhàn ɡ( ) ( ) ( ) ( ) bō lán zhuànɡ kuî fēnɡ luán xiïnɡ wěi( ) ( )2、连线无暇的竹笋波澜壮阔的泰山翠绿的翡翠峰峦雄伟的画卷新生的屏障连绵不断的大海3、写出下列各字的形近字并组词。
瑕()峦()绵()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齐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进行仿写练习。
3、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4、通过学习课文,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听写生字2、抽读课文二、出示教学目标1、齐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进行仿写练习。
3、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4、通过学习课文,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三、新授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10分钟后比赛回答)(一)出示第一题1、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答案。
2、找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总起句)(二)出示第二题1、指名读第2、3自然段2、找出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并画出相关句子。
3、教师适机出示重点句,引导学生仿写师:漓江的山、水都那么迷人,那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三)出示第三题1、指名读第4自然段2、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3、齐读2、3、4自然段,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迷人风景(四)出示第四题1、师幻灯出示: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引导学生发现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和先赞美后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当堂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漓江的水有()、()、()的三个特点;桂林的山特点有()、()、()。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A:屋子里真热啊,。
B:今天的风好大啊,。
C:这里的人真多啊,。
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理清课文层次,明确写作顺序。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见到了哪些景物?5、研读课文,说说洞口、外洞、内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