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上网搜到的其他院校的《信息检索》试题,有的会考,有的不会考,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可以借鉴,不做做题,怎么知道会怎么考嘞。
)A卷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B、口头信息源C、生物信息源D、实物信息源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A、载体B、纸张C、光盘D、磁盘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
A、期刊论文B、百科全书C、综述D、文摘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B、学位论文C、会议文献D、目录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B、学位论文C、综述D、文摘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A )。
A、人民日报B、学位论文C、科技期刊D、会议文献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AD )。
???A、学位论文B、图书C、科技期刊D、标准文献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B、缩微平片C、感光材料D、纸张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A 5大部分22个大类B 5大部分26个大类C 6大部分22个大类D 6大部分26个大类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S类目B、Q类目C、T 类目D、R类目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B )A、提高查全率B、提高查准率C、减少漏检率D、提高利用率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A、提高查全率B、提高查准率C、缩小检索范围D、提高利用率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A、倒查法B、顺查法C、引文追溯法D、抽查法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
A、数据库B、记录C、字段D、文档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A、检索与利用B、存储与检索C、存储与利用D、检索与报道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 )A、著者途径B、分类途径C、主题途径D、刊名途径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A、专利公报B、专利目录C、专利说明书D、专利索引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A、GBB、CBC、ZGD、CG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A、专利与标准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C、图书与期刊D、档案与标准20、20、ISBN是( B )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B、国际标准书号C、连续出版物代码D、国内统一刊号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1、文献的构成要素( A B C )A、信息内容B、载体材料C、信息符号D、纸、光盘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 B C )A、图书、期刊B、光盘、磁盘C、光盘数据库D、纸张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A、文献题目B、著者C、文献出处D、主题词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 C D )A、分类号B、著者C、书名D、出版社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A B D )。
A、叙词B、标题词C、关键词D、主题词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 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B、专利权人索引C、主题索引D、号码索引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A B D )A、主题途径B、分类途径C、题名途径D、责任者途径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 C )A、计算机检索B、文献检索C、手工检索D、全文检索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 B D )A、CABIB、AGRISC、EBSCOD、AGICOLA10、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A B C )A、著者途径B、分类途径C、主题途径D、刊名途径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三、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信息是事物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反映,也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
2、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3、文献按其加工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4、信息资源按其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信息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
5、连续出版物的主要类型有期刊、报纸和年鉴三种。
6、与标准有关的一切文献都称为标准文献。
7、数据库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的记录所组成的文档,每条记录又由不同的字段组成。
8、每一条记录是由三种类型的字段组成,即检索系统存取号、基本索引字段和辅助索引字段。
9、信息检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追溯法和循环法。
10、访问Web服务器时激活的第一个超文本页面称为主页。
11、搜索引擎有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两种检索方式。
12、在计算机信息检索中,用于组配检索词和限定检索范围的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 and 、or 和not 三种。
13、按构成原理划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表述文献外部特征的语言和表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2大类。
14、所需信息被检出程度的信息量指标为查全率。
15、文献查准率是与查询相关的结果占全部查询文献的百分比。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四、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10分,每题1分)1、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2、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
(√)3、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
(×)4、综述和百科全书属于二次文献。
(×)5、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期刊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6、核心期刊是指经常使用的期刊。
(×)7、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8、《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由分类号(代码)和类名来揭示信息的主题概念。
(×)9、题录型的检索工具,其著录项目包括题目、作者、文献出处、文摘。
(×)10、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文献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答: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有人类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2、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答:期刊是指采用统一名称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性出版物。
其具有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
期刊的出版周期短,报道文献快,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水平;品种多,数量大,覆盖了人类所有知识领域及各学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容纳性;拥有庞大的作者和读者群;期刊是传递信科技息,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手段。
3、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答:文献信息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的合理的多参差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其目的在于使文献信息收藏相对完备,保证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是同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并行子系统构成:(一)图书馆系统(二)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其系统(三)专利文献系统(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院标准馆系统(五)档案系统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答:信息检索的程序是指根据课题要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检索工具及系统,采用适当的途径及技术,查找所需文献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一)分析研究课题(二)选择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三)确定检索途径(四)编制检索提问式(五)原始文献的获取(六)修改检索策略B卷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B )。
A、文献信息源B、口头信息源C、生物信息源D、实物信息源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A、载体B、纸张C、光盘D、磁盘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B、百科全书C、综述D、文摘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B、学位论文C、会议文献D、目录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B、学位论文C、综述D、文摘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B、学位论文C、科技期刊D、会议文献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
A、学位论文B、图书C、科技期刊D、标准文献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A、光盘B、缩微平片C、感光材料D、纸张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A 5大部分22个大类B 5大部分26个大类C 6大部分22个大类D 6大部分26个大类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A)类目下查找。
A、S类目B、Q类目C、T 类目D、R类目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B)A、提高查全率B、提高查准率C、减少漏检率D、提高利用率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A、提高查全率B、提高查准率C、缩小检索范围D、提高利用率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A、倒查法B、顺查法C、引文追溯法D、抽查法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A、数据库B、记录C、字段D、文档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A、检索与利用B、存储与检索C、存储与利用D、检索与报道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A、著者途径B、分类途径C、主题途径D、刊名途径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A、专利公报B、专利目录C、专利说明书D、专利索引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A、GBB、CBC、ZGD、CG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B )A、专利与标准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C、图书与期刊D、档案与标准20、ISBN是( B)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B、国际标准书号C、连续出版物代码D、国内统一刊号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1、文献的构成要素( ABC)A、信息内容B、载体材料C、信息符号D、纸、光盘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C )A、图书、期刊B、光盘、磁盘C、光盘数据库D、纸张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BC )A、文献题目B、著者C、文献出处D、主题词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BCD )A、分类号B、著者C、书名D、出版社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