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管理程序

编号:SM-ZD-81246 职业健康管理程序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职业健康管理程序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8职业健康8.1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本公司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导致中毒的危害因素:二甲苯、丁酯、环己酮等。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无可导致尘肺病的粉尘类危害因素:无应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安全办申报,并接受其监督。

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8.2.1公司每年底由安全办编制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由安全办健全和保管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8.2.2本公司作业场所符合GBZ1\GBZ2中有毒有害因素的要求。

8.2.3本公司场所分生产区、仓储区和车间办公室,没有员工宿舍,根据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要求,作业场所内不得设立长时间休息场所;公司作业功能区严格分开,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高毒作业和其他作业场所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8.2.4公司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材专柜,定期检查并记录。

8.2.5公司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周期为不超过1年,公司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告知检测结果;由安全办将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8.2.6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禁忌作业。

8.3劳动防护用品8.3.1本公司参照《广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不低于标准的原则制定了公司配备标准。

在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中,规定了从申请、采购、验收、入库、发放、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并要求安全办、车间、班组要监督、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8.3.2公司的各种防护器具均为定点存放,各相关岗位须加强定置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由安全办负责定期校验和维护,并做好校验记录。

8.3.4安全办负责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台账,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司管理人员均有权要求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相关文件、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表及批复资料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档案;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危害监测制度;职业危害监测报告及不达标的整改计划。

检测点设置及告知牌。

健康查体报告。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与检测记录台账。

职业卫生个体防护设施和用品台账。

附件:1、员工培训资料---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2、员工培训资料---穿戴防护用品,工作安全健康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用众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伤亡事故而制定的。

因此,仅靠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

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只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遵守。

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就会逐渐影响到很多人都不去遵守。

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创建清洁工作场所◎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尘和污物。

◎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凡严格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用人单位,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一定会取得成效。

创建安全、舒适而清洁的工作场所,要做到及时清理无用物品,归整有用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无毒分开,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例如,现场工作中发生有毒物品泄漏,由于没有及时清理,造成职业中毒。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要经常检查,不得擅自拆除。

当操作人员发生错误操作,或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便起到保险作用,从而能够预防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

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声等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健康。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当定期维护,并遵守:◎不得随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

◎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尽快维修。

◎即使安全装置正常,也不得接触危险部位,必须接触时应使用辅助工具。

◎必须拆卸安全装置或防护设施时,应切断电源,并加强信号联络。

◎保证安全连锁装置的正常运行。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敞开的袖口或衣襟,有卷入机器的危险。

进入密闭空间,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粉尘、毒物浓度超标的作业环境下工作,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劳动者发放、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并通过培训教会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

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也会损害健康。

例如,“粉尘通过佩戴的防尘面罩与面部留有的缝隙进入机体而危害健康”等。

因此,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选用适宜的防护用品◎如何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坠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坠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有于◆需要登高时(2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险时。

○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睛、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睛、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

○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防滑等手套,适用于◆可能接触尖锐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

○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作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宜的通讯设备。

○呼吸防护: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选用。

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

●如何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品种繁多、涉及面广,正确配置是保证生产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防护用品,劳动者有必要了解配置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的规定。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方法◎过滤式防护用品的选择应根据空气污染物选择过滤式防护用品,并注意:○防尘口罩不能用于防毒;未配防尘过滤元件的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尘;○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当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肤时,应选全面罩;○当颗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时,应选过滤效率登记最高的过虑材料;○当没有适合的过滤元件时,应选择供气式呼吸系统防护用品。

●防尘面罩的正确用法◎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得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

◎必须按规定使用防尘面罩。

◎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

◎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

●化学物质危险性的具体防护措施工作环境中化学物品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可通过呼吸道、胃肠和皮肤进入人体。

●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浓度极高或毒性级强的有害物质,使身体产生了迅速而剧烈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晕眩和麻醉等症状。

○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呼吸加速、窒息甚至死亡。

○五官:引起咽干、皮肤红肿和发炎、眼结膜炎和眼痛等现象。

◎慢性中毒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形成中毒现象,其病症可能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后才显露出来,形成职业病。

可能引起的健康损害归纳如下:○神经障碍: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

○呼吸系统:引发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哮喘、气管炎等肺部疾病。

○损害肝脏及肾脏:出现黄疸、肾炎、肝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等症状。

○消化系统:出现胃肠功能失调、呕吐、腹绞痛等症状。

○造血系统:引起血细胞减少、贫血等。

○泌尿及生育系统:引发肾病、不孕不育症等。

○致癌:可致肺癌、白血病、膀胱癌、皮肤癌等。

●使用化学物质的安全操作规程◎通用操作规程○从事有中毒危险的作业时◆有毒无毒分开。

◆尽量密闭或隔离毒物污染源。

◆保持通风排毒。

◆定期监测有毒气体浓度。

◆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送气面罩。

使用化学物质前必须认真阅读容器标签的资料或该化学物质的安全资料,并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则。

●有机溶剂作业的防护措施有机溶剂种类繁多,车间、仓库、试验室等各种工作场所均有使用。

有机溶剂挥发性强,易燃易爆,有些能在常温下挥发为气体,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损害多个器官。

使用时应熟悉溶剂性质,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溶剂。

◎防止洒漏。

◎切记容器加盖。

◎禁用溶剂洗手。

◎保证通风系统畅通,不得在通风口堆放物品。

◎不得在烟火附近或火星飞溅处使用。

◎作业时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

◎不得擅自关闭通风装置。

◎避免在下风处工作或停留。

●预防高毒物品的健康损害高毒物品是指广泛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质中,引起工人患职业病、皮癌、职业中毒、神经损伤等疾病危险性大的化学物质。

目前我国20xx年颁布的高毒物品目录有54种化学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