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史 填空题整理上 古代文学史 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 填空题整理上 古代文学史 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1~3章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第二章汉代辞赋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五章东汉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第五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

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篇。

4、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

5、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6、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

7、7、“天问”意思是。

8、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和时期。

2、汉赋和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汉宣帝时,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

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的精神,保持着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最后以对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到、再到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色彩。

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班昭的《》、的《述行赋》、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时期经倡导后发展起来的。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中主张诗歌“,”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和之间。

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的《》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文学的新纪元,《》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的《》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期、期和期四个阶段。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

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

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

《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

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成书于,是一部之作,其《》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第二章汉代辞赋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此文是以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

作者的另一篇赋作《》,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倾向。

2、枚乘是群体的杰出代表,《》载乘赋九篇,其《》、《》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的《》和《》,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因素加以了处理。

《七发》一文中以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和,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赋。

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6、去世和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和《》,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还有《》、《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和三人。

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领起,中间用铺叙,篇末又用结尾。

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如描写游猎主要用,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

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乃至的讨论。

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为旨归的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

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和《》。

扬雄赋作中,《》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四篇是他的代表作。

刘向的赋多不出《》窠臼,刘歆的《》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

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作了《》,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的《》,的《》也占有一席之地,的《》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和两类。

前者开了后代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代表作品为《》。

另外,的《》和的《》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等抒情之作。

此类作品中,的《》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的《》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

东汉末年,创作的《》、《》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一、解释:1、司马迁2、《史记》3、《汉书》4、《吴越春秋》4《封禅仪记》。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篇,大都出自之手。

它们分别是、、、、、、。

其中除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枚乘的《》、司马迁的《》和杨恽的《》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称它是“”。

5、司马迁,字,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少年时曾随学习古文《》,向学习公羊派《》。

后任,并参与制定了《》,因案被处以宫刑。

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年。

6、司马迁曾在》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为中心的通史,全书由、、、、组成,记述了从至年间大约年的兴衰沿革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