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2)第一章 EW10介绍 (3)第二章发动机传动机构 (5)2.1发动机传动机构的组成 (5)2.1活塞组 (5)2.2连杆组 (6)2.3曲轴 (6)2.4连杆轴瓦 (8)2.5曲轴轴瓦 (9)2.6止推垫片 (12)第三章气缸盖总成 (13)3.1气缸盖组成 (13)3.2液压挺柱 (13)3.3气缸盖 (14)3.4气缸垫 (15)3.5气缸盖螺栓 (16)3.6缸体 (17)第四章点火正时 (19)第四章润滑 (21)第五章冷却系统 (22)第六章排气系统 (25)第七章燃油供应系统 (27)第八章拆装正时皮带 (29)第九章拆装发动机 (37)9.1 分解发动机 (37)9.2装配发动机 (53)前言此文件所含信息于创建日起生效所有信息都可能修改。
所有设备都以陈述的方式介绍,并有可能由于程度、用途和时间而更改因此,必须参照制造者的“维修方法”或“技术信息”文件第一章 EW10介绍特性:——直列4缸, 16 气门——顶置双凸轮轴——多点电喷——高压缩比发动机(效率高)307通过如下改进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减少机械损失——减轻发动机重量——最大化进气和排气量——废气再循环(减少油耗)标识:1:发动机标识铭牌A:发动机代码B:机构标识C:生产序列号发动机参数描述:1:汽缸体2:曲轴轴承盖3:油底壳4:机油泵d:缸套307采用轻质合金气缸体,内嵌铸铁汽缸套;5个曲轴轴承盖铸成一体;轻质合金油底壳上铸有加强筋,以增强与变速箱连接时的强度,防止变形;机油放油螺栓置于油底壳的底部。
1号汽缸:飞轮侧下列部件之间的结合面必须涂上密封胶以加强密封:——汽缸盖——曲轴轴承盖——油底壳——机油泵第二章发动机传动机构2.1发动机传动机构的组成6:曲轴7:气环8:密封环9:油环10:活塞11:活塞销12:连杆13:连杆大头轴瓦14:止推垫片15:曲轴上半轴瓦16:曲轴下半轴瓦e:润滑孔v:连杆螺栓2.1活塞组活塞活塞特点——活塞销在活塞中采用“半浮式”连接,即与连杆小头是过盈配合,与活塞是间隙配合——活塞销孔中心偏离活塞中心线——活塞安装:顶部方向标记DIST指向正时齿轮——活塞与连杆装配方向:连杆油孔在DIST方向的右侧活塞环活塞上有两道气环,一道油环:——第一道气环——第二道密封环——第三道油环2.2连杆组连杆由锻钢模段而成,轴距为139 mm;同一发动机上的4个连杆的重量误差不得超过3g;活塞销压入安装在连杆小头中,在活塞中能自由转动;连杆杆身上加工有润滑孔,加强润滑;连杆轴承盖用螺栓固定到连杆上。
2.3曲轴EW10J4发动机曲轴为全支承形式,由铸铁模锻而成,有5个轴承和8个曲拐;曲轴轴向通过如下方式密封:——发动机飞轮侧安装了一个密封圈——机油油泵结合面安装了密封垫和一个密封圈曲轴的轴向定位在第二主轴颈处,由两片带油槽的止推垫片调整曲轴的轴向间隙,安装止推垫片时,带油槽的表面朝向曲轴曲拐。
轴向间隙为:0.05mm~0.15mm。
a:主轴颈磨削标记——涂上白油漆——磨削值(直径):0.3mm b:连杆轴颈磨削标记——涂上白油漆——磨削值(直径):0.3mm 注意:G区不应有任何维修和偏差注意:连杆颈向间隙在0.030mm~0.054mm之间,它是由连杆轴瓦(连杆大头)的三种类型来保证的2.4连杆轴瓦连杆上半轴瓦连杆上半轴瓦(小头侧)只有一个级别(带润滑孔)连杆下半轴瓦连杆下半轴瓦的级别标记在连杆M出和曲轴E处(发动机飞轮侧)连杆下轴瓦的级别是由连杆轴颈的尺寸来确定的——J:条形码——K:维修字符代码第一个字母对应第一缸,第二个字母对应第二缸,以此类推注意:从发动机飞轮端开始,连杆轴承盖分别从1到4进行了编号例如:曲轴上字符:37BF第一缸连杆字符:F第二缸连杆字符:C查上表,则:第一缸连杆下半轴瓦(3、F)对应:B级第二缸连杆下半轴瓦(7、C)对应:A级用同样的方法,选配其它两个缸的连杆轴瓦注意:如果色标不清或测量工具不精确,可将连杆下半轴瓦同一选配为A级。
这只能是临时万不得已的做法,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异响2.5曲轴轴瓦曲轴的径向间隙是通过三个级别的曲轴上半轴瓦和八个级别的主轴下半轴瓦来产生的曲轴轴瓦的级别根据不同的发动机类型来分组上半轴瓦级别数+下半轴瓦级别数曲轴上半轴瓦带油槽的曲轴上半轴瓦有三个级别曲轴上半轴瓦的选择:assembly 1+4:所有的曲轴上半轴瓦都配备标准尺寸为1.854mm或维修尺寸为2.004mm的轴瓦assembly 2+4:第一道和第五道曲轴上半轴瓦配备标准尺寸为1.861mm或维修尺寸为2.011mm的轴瓦;第二、三和四道曲轴上半轴瓦配备标准尺寸为1.854mm或维修尺寸为2.004mm的轴瓦assembly 1 + 5:所有的曲轴上半轴瓦配备标准尺寸为1.859mm或维修尺寸为2.009mm的轴瓦曲轴下半轴瓦主轴轴瓦级别标记在气缸体的A处和曲轴的B处,C处为维修字符代码第一个字母对应第一道曲轴轴颈,第二个字母对应第二道曲轴轴颈,以此类推从发动机飞轮端开始,主轴承分别从1到5进行了标号到生产序号174878为止的发动机主轴承径向间隙0.022~0.045mm之间,是通过4个级别的曲轴下半平轴瓦(主轴承盖侧)来实现的例如:曲轴上字符代码:A7H6D气缸体上字符代码:EPTG6查上表,则:第一道曲轴主轴颈下半轴瓦(A、F)对应:F级第一道曲轴主轴颈下半轴瓦(7、P)对应:G级用同样的方法,选配其它三个缸的连杆轴瓦注意:这一部分的发动机有两种曲轴轴瓦选配类型:1+4和2+4;当选配2+4类型的曲轴轴瓦时,应安装全新的曲轴轴瓦注意:如果色标不清或测量工具不精确,可将连杆下半轴瓦同一选配为A级。
这只能是临时万不得已的做法,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异响生产序号174879以上的发动机主轴承径向间隙0.019~0.049mm之间,是通过5个级别的曲轴下半平轴瓦(主轴承盖侧)来实现的2.6止推垫片曲轴的轴向间隙是通过位于第二曲轴轴颈处的止推垫片来调整的 曲轴轴向间隙:0.06~0.15mm 标准尺寸E :2.28~2.33 mm 注意:止推垫片无标识第三章气缸盖总成3.1气缸盖组成17:汽缸盖罩(合成材料)18:凸轮轴盖19:汽缸盖K:汽缸盖内废气再循环管道(铸造而成)P:装饰盖板汽缸盖和凸轮轴盖是轻合金制成每个汽缸有4个气门(两进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气门间隙由液压挺柱自动调节。
3.2液压挺柱对于机械式气门传动组件,为了避免热膨胀而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必须采用预留气门间隙的方法来解决,但由于气门间隙的存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冲击而发出响声。
采用液压挺柱,能消除气门间隙的存在,避免发动机运行时的气门噪声,同时也能避免由于气门热膨胀而产生的关闭不严。
气门液压挺柱结构示意如图3.3气缸盖气缸盖为整体式结构,材料为铸铝合金标识气缸盖的铸造标记位于排气管一侧:A:EW7J4B:EW10J4C处标记:E7用于EW7J4E0用于EW10J4在磨削过缸盖底面的气缸盖标上:“-0.3”在镗过的凸轮轴轴承的气缸盖标上:“A”以上两种操作都进行过的气缸盖标上“-0.3A”数据3.4气缸垫F:标识区G:打标区3.5气缸盖螺栓第一次装配:X = 144.5 ± 0.5 mm垫片厚度:4 ± 0.2 mm第二次装配:X = 141 ± 0.5 mm注意:如果X大于147mm,则必须更换新螺栓3.6缸体EW10J4发动机不带缸套,水套直接由缸体构成,缸体顶面可以修磨。
底面与曲轴轴线平齐,曲轴轴承盖整体拆装。
第四章点火正时点火正时结构A:止点:凸轮轴齿轮(排气)B:止点:凸轮轴齿轮(进气)6:凸轮轴正时齿轮(排气)7:凸轮轴正时齿轮(进气)8:正时皮带9:惰轮10:曲轴正时齿轮11:曲轴螺栓12:水泵齿轮13:张紧轮张紧轮的主要作用::——确保正时皮带的理论张紧力——补偿皮带张紧力变化凸轮轴A:进气凸轮轴B:排气凸轮轴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进、排凸轮轴的位置按下述2种方法确定:——位置1和2,油漆环——位置3和4,凸轮轴端面标记第四章润滑压力润滑由内部双轴心的机油泵确保完成。
机油泵在曲轴带动旋转。
——见下图机油泵减压阀的校准值:7bar4:机油泵34:机油泵外齿轮35:机油泵内齿轮6:曲轴B:卡箍机油容积机油压力控制试验条件 :——新油——机油液面处于油尺的最大刻度处第五章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组成:19:发动机44:出水室57:暖风热交换器58:放水螺栓59:节温器60:散热器61:除气罐62:水泵特性——独立于散热器的除气罐——双活门节温器——散热器是垂直循环,由风扇强制制冷——散热器和暖风热交换器由可拆卸的水管连接——一个放气螺栓安装在出水室上,第二个安装暖风热交换器出口处水泵水泵(泵体和涡轮用复合材料制成)紧贴在缸体外面;它适应于发动机的性能,可通过塞堵颜色辨认(“栗色”指代EW10);在水泵和汽缸盖上的进水室之间由可装卸的水管连接,由密封圈确保水管的密封性。
水泵由正时皮带带动,通过定位销正确定位。
维修拆装时确保该定位销正确安装到位双活门节温器44:出水室63a-63b:双活门a1:朝向进水管a2:汽缸盖冷却水出口a3:通向散热器的出口W——发动机冷机运转时,活门(63a)打开,活门(63b)关闭;冷却液在水泵推动下走小循环:——发动机——暖风热交换器X——温度上升阶段,2个活门处于半开状态;冷却液在水泵推动下部分冷却液走小循环,部分冷却液走大循环:——发动机——暖风热交换器——散热器(部分)Y——发动机热机运转时,活门(63a)关闭,活门(63b)打开;冷却液在水泵推动下走大循环:——发动机——暖风热交换器——散热器第六章排气系统排气歧管42:排气歧管45:内部导管(每缸一个)46:外部封套废气再循环19:汽缸盖38:废气再循环管39:进气歧管40:节气门42:排气歧管43:废气再循环阀(EGR)44:出水室1220:水温传感器1313: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320:计算机废气循环可以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减少低负荷时的打泵效应。
同时还可以减少排气管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EGR阀计算机根据下列信息决定是否打开电磁阀:——水温——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根据加速踏板位置而定)第七章燃油供应系统燃油供应系统的组成:37- 燃油分配管47- 碳罐48- 燃油滤清器49- Schrader阀50- 回流管51- 管接头52-喷油器53-燃油蒸汽回收管54-供油管55-燃油压力调节器56-燃油泵(安装于油箱中)特点:——燃油分配管总成没有回油管——燃油压力调节器置于燃油泵内——燃油压力:3.5bar燃油分配管上的Schrader阀49有如下的作用——关闭喷油器供应管路——检查燃油压力——检查传输燃油泵中的滤清器过滤掉0.15mm~0.20mm的杂质点火线圈整体式双静态电子线圈供应商:SAGEM火花塞供应商:EYQUEM,型号:RFN 52 Hz,长头,平基座电极偏差:1 mm拧紧力矩:25Nm备注 :第八章拆装正时皮带工具拆除正时皮带注意:关掉点火开关,等候15分钟,断开蓄电池接头,确保数据保存到ECU 脱开蓄电池接头拆除:前右轮前右挡泥板附件驱动皮带利用工具[6]、[7],钩住发动机的吊耳,确保安全拆除动力转向管固定螺栓2移开动力转向管拆除右侧发动机固定支架1注意:不要拧松的螺栓A拆除上正时齿轮室盖4转动曲轴,直到能够插入定位销A:手动变速箱B : 自动变速箱用工具[2]卡住曲轴用工具[1],卡住凸轮轴正时齿轮6、10拆除:螺栓3曲轴皮带轮5下正时齿轮室盖11注意:在没有卡住曲轴和凸轮轴之前,不要拆除曲轴皮带轮5拧松张紧轮9的螺栓8顺时针转动张紧轮取下正时皮带7安装正时皮带每次必须更换正时皮带注意:检查张紧轮9、导轮10及水泵11能运转自如,无摆动和发卡的现象;同时检查这些轮运转无噪音,无油迹利用工具[5a]转动张紧轮8,直到转过凹槽b 装上工具[5b],卡住指针a,取走工具[5a]将正时皮带7装到曲轴正时齿轮上用工具[3]卡住正时皮带7按如下顺序安装上正时皮带●导轮13●进气凸轮轴正时齿轮6●排气凸轮轴正时齿轮10●水泵14●张紧轮8注意:应尽量使正时皮带7与各齿轮和皮带轮外表面对齐拆除:●工具[3]●排气凸轮轴卡位工具[1]●张紧轮卡位工具[5b]安装:●下正时齿轮室盖●曲轴皮带轮5●螺栓3,预紧力矩:40±4Nm,拧紧角度:53°±4°(利用工具[4])张紧正时皮带注意:该项操作必须在发动机冷态在d处,用一个六角扳手按如图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张紧轮8转动张紧轮8,使指针a指向位置f注意:指针a必须超过凹槽g至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