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PP
有颇多相似处,特别是在电性能和溶解溶胀性方
面相似。
1
②由于聚丙烯的主链骨架碳原子上交替地连 接着侧甲基,侧甲基的存在使聚丙烯的分子
链变得比聚乙烯分子链刚硬,也改变了分子
链的对称性,使分子链的规整性降低。
(分子链变刚会使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与熔融温度提高, 规整性降低又会使玻璃化温度及熔融温度下降)
2
PP的分子量对它的性能也有影响,但影响规律与 其它材料有些不同。
分子量增大,能使熔体粘度增大和冲击韧性提高
(符合一般规律外) 但又会使熔融温度、硬度、刚度、屈服强度等降低 (与其它材料表现的一般规律不符) 其实,这是由于高分子量的PP结晶较困难,分子 量增大使结晶度下降引起材料上述各性能下降。
其结果是使PP的玻璃化温度与熔融温度比
HDPE都有所提高(约40℃)。
2
③由于侧甲基的位阻效应,聚丙烯分子链在空间 不能像聚乙烯那样呈平面锯齿形,而是以三个单 体单元为一个螺旋周期的螺旋形结构,使主链变 短、变硬,柔曲性变差,耐寒性不及PE(它0~
10℃脆断)。
3
④与侧甲基连接的主链骨架碳原子是叔碳原子,
的密度很低,在0.89-0.92g/cm2之间,是塑料材
料中除了聚4-甲基-1-戊烯之外最轻的品种。
(由于PP的晶相与无定形相的密度差别较小,使PP比PE略 显透明)
PP 易点燃,离火后继续燃,火焰上端黄,下端蓝
色,有少量黑烟,燃烧熔融后滴落,发出石油气
味。
2
(2)力学性能: PP 与PE 相比,其强度、刚度、硬度、光 泽度都比较高。但在塑料材料中仍属于偏低的。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价格低
廉。
聚丙烯的丝及纤维制品主要包括单丝、扁丝和 纤维三类。 单丝的密度小、韧性好、耐磨性好,适于生产
绳索和渔网等。
扁丝拉伸强度高,适于生产编织袋,可用于包装
化肥、水泥、粮食及化工原料等。还可用于生产
编织布,防雨布。
纤维(丙纶)可广泛用于生产地毯、毛毯、衣料、 人造草坪、滤布、无纺布及窗帘等。 聚丙烯的挤出制品还可用来生产薄膜。 经过双向拉伸的薄膜可改善聚丙烯的强度及透
(5) 耐化学药品性: PP 是非极性结晶型的烷烃类 聚合物,具有很高的耐化学腐蚀性。
在室温下不溶于任何溶剂,但可在某些溶剂中发 生溶胀。
聚丙烯可耐除强氧化剂、浓硫酸以及浓硝酸等以 外的酸、碱、盐等。
(6) 环境性能: PP 的耐候性差,叔碳原子上的氢易氧 化,对紫外线很敏感,在氧和紫外线作用下易降解。
3
工业上生产的PP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但以等 规异构体占绝对优势。 聚合物等规异构体所占比例称为等规指数,又称 等规度。
工业化PP的等规指数约为90%~95%。
1
等规指数大小影响着PP的一系列性能。
等规指数愈大,聚合物的结晶度愈高,熔融温 度和耐热性也增高,弹性模量、硬度、拉伸、 弯曲、压缩等强度皆提高, 韧性则下降。 如下图所示是等规指数对PP拉伸性能的影响。
(3)由于聚丙烯为结晶类聚合物,所以成型收缩率比
较大,一般在1%-2.5%的范围内,且具有较明显的
后收缩性。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取向,因此在设计
模具和确定工艺参数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4) PP受热时容易氧化降解,在高温下对氧特别敏 感,为防止加工中发生热降解,一般在树脂合成时
即加入抗氧剂。此外,还应尽量减少受热时间,并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接枝、嵌段共聚,在PP大分 子链中引入其他部分;或是通过交联剂等进行 交联;或是通过成核剂、发泡剂进行改性,由 此赋予PP较高的抗冲击性能,优良的耐热性和 抗老化性等。 共聚改性 采用乙烯、苯乙烯单体和丙烯单体进行交替共 聚、或在PP主链上进行嵌段共聚、进行无规共 聚,这样可提高PP的性能。
早开发于1988年,属于高弹性热塑材料;间规聚丙烯具 有透明、韧性和柔性,但刚性和硬度只为等规聚丙烯的 一半;
间规聚丙烯可像乙丙橡胶那样硫化,得到的弹性 体的,力学性能超过普通橡胶;
因价格高,目前间规聚丙烯的应用面不广,但很
有发展前途,为聚丙烯树脂的新增长点。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PPR
避免受热时与氧接触 及铜接触。 (5) PP一次成型性优良,几乎所有的成型加工方法 都可适用,其中最常采用的是注射成型与挤出成型。
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在耐低温冲击方面、易老化方面、 成型收缩率方面、易燃烧方面、染色方 面等本质上的弱点,所以对PP进行各种 各样的改性,才能拓宽应用范围。
化学改性
电器外壳。
4
(4) 热性能: PP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在100℃以上 使用,轻载下可达120℃,聚丙烯的耐沸水、耐蒸汽性 良好,特别适于制备医用高压消毒制品。
PP 的熔融温度在164~170 ℃,100%等规的是176 ℃。 是很好的绝热保温材料。
PP 的热导率约为0.15~0.24W/(m K),要小于PE 热导率,
(2)聚合方法
①浆液法(淤浆法) 将催化剂加入到石脑油中组成浆状液(10份催化剂/90 份石脑油), 再将浆状液加入反应器并通入丙烯,在 50~60℃, 0.5~1MPa的压力条件下反应 8 h,可以得到转化率约 80%~85%的聚合物。 反应实质上是悬浮聚合。(可加入少量氢气调节产物分子量)
TiCl3 ,称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他成功地将丙烯聚合成具有高度立体规整(等规)度的 聚丙烯。意大利蒙特卡帝尼公司于1957年9月创立了年 产 6000吨的聚丙烯厂。
美国Avisun公司在齐-纳催化剂中加入第三组份 作为催化剂,确立了该公司的自创技术。于 1959
年建厂,规模为 9000吨/年。
PP 的冲击强度较低,特别是低温冲击强度低。 PP 还具有优良的抗弯曲疲劳性,其制品在常温下可弯
折106次而不损坏。
3
(3) 电性能: PP 为一种非极性的聚合物,具有优异
的电绝缘性能。
其电性能基本不受环境湿度及电场频率改变的影响,
是优异的介电材料和电绝缘材料,并可作为高频绝 缘材料使用。 由于PP 低温脆性的影响,其在绝缘领域的应用远 不如PE 和PVC 广泛,主要用于电信电缆的绝缘和
第三章 聚丙烯
一、概述
1.定义
聚丙烯是由丙烯单体通过气相本体聚合、淤浆
聚合、液态本体聚合等方法而制成的聚合物。
简写为PP。
2. 发展简史
1953年联邦德国齐格勒发明聚乙烯以后,即试图用
AlR3-TiCl4为催化剂制备聚丙烯,但仅制得无工业价值 的低等规度聚丙烯。
意大利纳塔继齐格勒后,对丙烯聚合作了深入的研究, 于 1955年首先发表他改进了的齐格勒催化剂即 AlR3-
由于甲基的诱导效应变得更活泼,使聚丙烯的
化学性质比聚乙烯有较大改变,
更容易受氧攻击而氧化,在热和紫外线或其它 高能射线作用下更易断链。
PP存在以下三种异构体:
(1)等规聚丙烯,其分子链上所有甲基皆位于分
子链一侧。
1
(2)间规聚丙烯,其分子链上所有甲基 交替地位于分子链两侧。
2
3)无规聚丙烯,甲基随机地分布于分子链两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也有80多家聚丙烯的生
产企业。聚丙烯目前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塑料
品种,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居第三 位。
3.分类 按结构不同,聚丙烯可分为等规、间规及无规三类。
目前应用的主要为等规聚丙烯,用量可占90%以上。
无规聚丙烯不能用于塑料,常用于改性载体。
间规聚丙烯为低结晶聚合物,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最
对于工业化生产PP 的数均分子量多在(3.8~ 6)×104之间,重均分子量在(2.2~7)×105之间。
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的比值一般在5.6~11.9之
间。
分析表明,这一比值愈小,即分子量分散性愈小,
其熔体的流动行为越接近对牛顿型流体,材料的脆
性也愈小。
四、聚丙烯的性能
(1)PP树脂为白色蜡状物固体,比PE透明,它
上述齐一纳催化剂是第一代催化剂,其效率低。以 消耗催化剂中的每克钛计,仅可制得1.3~3kg 聚合
物。
1gCl2作为载体,可使催化剂效率提高到每消耗
1g 钛制得 70~100kg聚合物。
三、结构与性能
1. 聚丙烯结构
①聚丙烯是线型链烃聚合物,与聚乙烯在性能上
明性,可用于打字机带、香烟包装膜、食品袋等。
另外,聚丙烯挤出制品还可用于管材、片材等。
聚丙烯的中空制品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力学性
能及混气阻隔性,可用于洗涤剂、化妆品、药
品、液体燃料及化学试剂等的包装容器。
二、合成方法
1. 单体制备
聚丙烯的单体丙烯也是由石油馏分(轻油)或天然气高 温裂解制取。
利用活性PP,采用分次聚合法、活性种 转换聚合法、活性末端结合偶合等方法 合成出许多功能性PP嵌段聚合物。如PP 和PE的活性PP物、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的活性PP物、PP和聚苯乙烯的活性物 等等。
交联改性
一般PP交联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其熔融粘弹性, 以适应发泡的要求,从而提高制品性能,如耐 蠕变、耐气候、耐腐蚀、耐环境应力开裂等。 PP的交联方法可采用有过氧化物交联、或氮化 物交联、或辐射交联、或热交联等。 也有硅烷的水交联技术,进行交联PP的。它是 用有机硅过氧化物和交联促进剂进行干混合, 然后在成型设备中制得产品,最后在热水蒸汽 的环境下,交联成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