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爱心行为的培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幼儿爱心行为的培养内容摘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儿童的任务。
近些年,早期教育大力提倡为幼儿的明天作准备,提出幼儿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具有合作、宽容、承受挫折、有爱心等健康品质。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在这21世纪,我们必须对幼儿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幼儿的爱心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培养幼儿爱心,促进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象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久而久之,养成了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应该给自己的不良品质。
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将爱奉献给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呵护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
因此,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
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需要双向交流,只有付出了爱才能得到爱,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
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
爱心培养从娃娃抓起婴幼儿期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婴幼儿时期。
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抓起。
在婴儿时期,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是孩子萌生爱心的起点。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作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父母要富有爱心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
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教孩子学会移情能力所谓移情能力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
比如当看到别人生病疼痛时,要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疼痛经验而能感受到并体谅他人的痛苦,从而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其实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
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为孩子着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的,不会一蹴而就。
保护好孩子的爱心有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
比如有个小女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用你倒茶”。
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小孩的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
卢老师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吧。
涓涓之水,汇成江海,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
自小给予孩子同情心和怜悯的情感,是在他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爱之情。
儿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反映。
所以,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儿童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
”邻居老人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人做事。
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经常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他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平时让儿童把自己的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的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儿童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家长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朋友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
”某地发生灾情家长可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冻极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我们去捐点衣服、食品送给在区的人吧!”……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关键词:爱心、对物的爱心行为、幼儿、培养一、背景和意义1、幼儿教育的改革向幼儿园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21世纪,人类社会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与此相适应,教育领域在价值观、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幼儿的品德教育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得以重视和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
在教育部2001年6月29日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突出了幼儿教育中情感、兴趣、态度、人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
而当今家长对这一方面的教育意识叫薄弱,无论是独生子女的家长还是非独生子女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方面,而对品德教育方面要求不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家长把孩子智力发展看成头等大事,识字、绘画、舞蹈、钢琴、珠心算等样样让孩子去学,而有意识引导孩子关心、帮助他人、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却要求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吃亏,这种错误的观念正是造成幼儿缺乏爱心的主要原因。
如何贯彻纲要的精神,使幼儿教育具有整体性是新时期幼儿教育对幼教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2、从区域活动中看幼儿的爱心行为幼儿教育不管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都是一个整体,在孩子眼里,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整体,他们更关注具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或者是那样,而并不在意这些感觉来自于哪个学科的范畴。
幼儿教育的发展就应该充分发展协调多种资源、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使幼儿成为一个系统,因此对幼儿进行教育不能过于分化。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区域活动便实现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区域活动的开设给幼儿爱心行为的培养即带来了挑战又带了机遇。
区域活动要顺应教育的需求,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玩具和操作材料。
这些玩具和操作材料的投入使用正是考验幼儿爱心行为的好时机。
要想延长玩具和操作材料的使用寿命就需要每个幼儿的爱护,即要要求幼儿具有爱心。
往往幼儿在对物的爱心行为相当冷落。
本班有在对待区域活动中的玩具和操作材料是没有爱心。
这可以从我班幼儿的举动中体现出来。
本班幼儿只要一听到区域活动开放就拼命地奔向自己喜欢的活动区,进入区角后就开始争抢玩具,藏玩具的情况,有的幼儿用手扔、用脚踢,当成了发泄工具,有的幼儿在放学家人来接时就把自己玩过的玩具随便一摊,一走了之。
既然幼儿对自己玩过的玩具都不能收拾好,他还能把掉在地上的玩具主动的捡起来送回原处,这简直是天方夜谈!玩具能经得起幼儿这样的折腾吗玩具还能以原来的面貌出现在区角吗所有的疑问可以在幼儿的爱心行为没有得以形成中找到答。
3、从饲养小兔看幼儿爱心行为发展是永不变的话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幼儿的道德品质是否也在发展呢?现就从本班幼儿饲养小兔中再看幼儿爱心行为。
有一天,小翔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小兔。
当时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一向被我们认为小气的他也学会了和人分享,担心的是本班幼儿连区域中的玩具和操作材料都不能爱护,小兔能照顾好吗这下不是给我找麻烦吗幼儿见到小兔格外兴奋,各个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得围在小兔身边。
自然地孩子告状的现象就增多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就毫无掩饰的流露出来了。
我听到孩子间一阵阵的争吵声“你为什么要推我啊”、“你不可以站旁边一点的”、“小兔不是你一个人的,你干嘛挡住别人”、“我和小翔是好朋友,你不是,你不能看”等等的吵声此伏彼起。
过了一会儿小翔的声音从吵闹中惊醒了大家,他说:“好了,你们不要吵了,再吵小兔就要饿死了,小兔也要安静的环境,你们一吵它就要烦了,然后它就不吃草了。
小兔和我们小朋友一样,讨厌噪音,你们再吵小兔就要回到兔妈妈的身边,我们就再有看不到可爱的小兔了,你们快闭上嘴巴”。
他的话音一落,全场一片安静。
这片安静给我这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思考。
为什么孩子们听到小翔的话能保持安静呢?这不就说明了孩子对小兔还是有很强的爱心吗?他们懂得了小兔和人一样需要一种环境。
于是,我接过小翔的话说:“对了,小兔是很聪明的,它知道了你们在吵嘴,它就不吃了,我们应该给它一种安静的环境,让它过得开心,你们说好不好啊?”所有的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会做到的,我们一定会做到的,你放心,李老师。
”此时彬彬脱口而出问了我一个问题:李老师,我们小朋友每天要吃饭,那小兔饿了怎么办啊谁来喂它”彬彬的问题又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有的幼儿说让小翔自己带菜叶来,小兔是他自己的;有的幼儿说让我们李老师带菜叶,因为李老师是我们的老师;有的幼儿说到厨房里要点菜叶;有的幼儿说让每个小朋友轮流照顾小兔一天;有的说干脆把小兔放到传达室给大伯管?经过讨论后我们最后决定让我们每个小朋友每天轮流照顾小兔一天。
第二天轮到包顺泽小朋友,他一大早就提着一袋青菜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对我说:“李老师,你来瞧瞧我带来的青菜可新鲜了,是我爷爷跑到很远的地方买来的,很鲜很嫩的,小兔肯定很喜欢吃的,是我特意吩咐我爷爷的。
爷爷说现在很多菜叶是打过农药的,小兔吃了会拉肚子”。
说完话就朝小兔的方向跑去,之后,他又对我说:“李老师,小兔的笼子好脏,我们一起把笼子洗洗干净,让小兔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听到阿顺的这些话我被感动了。
原来的阿顺是全园有名的皮大王,任性、缺乏爱心、没有同情心的人,曾经把我班的小乌龟从三楼扔到一楼,摔的粉身碎骨。
可现在他却变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轮到的幼儿都自觉主动地照顾好小兔。
一转眼周末快到了,周末小兔该怎么办呢我的问题一提很多小朋友都抢着要带小兔回家过周末。